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摸、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模式选择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它分为四个部分: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四、验证猜测,总结评价。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运用看、摸、说多种方法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对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在这节课教学中,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四、媒体的使用
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利用出示本节课实验记录表及探究结论,突出重点。
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