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

2018-10-07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汇报表

  教学设计

  一、分类整理

  1.出示一组口算卡片(贴在黑板上)。

  25+839+4036+759+2

  50+1621+642+347+30

  锻炼孩子们观察、分析的能力。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都是什么运算?(生:加法运算题)(板书:加法)

  师: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把它们分分类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a.25+821+636+759+242+3

  b.50+1639+4037+40

  第二种:a.21+642+3

  b.25+836+759+2

  c.50+1639+4047+30

  让孩子们在自己总结的过程中学习归纳、整理。

  师:告诉小朋友们你为什么这样分好吗?

  (如果出现第一种情况,在下面计算过程中再继续分)

  ┌进位加

  (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不进位加

  2.计算各题,总结计算方法。

  师:这些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计算出来吗?

  a.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请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b.突出进位加法。

  师:(指25+8)谁来告诉大家这一题是怎样算的?

  生1:5+8=1320+13=33

  生2:25+5=3030+3=33

  ……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仍然是练习重点。因此,进一步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体现教学开放性。

  c.练习:

  师:这一类的题目有很多,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谁愿意再给大家出几道这类题?

  找学生出题大家回答。

  把出题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分小组活动

  1.谈话明确任务、要求。

  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法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总结呢?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

  每个小组都有这样一张表。请你们把表填写完整,各个小组四个朋友合作完成。

  在引导孩子们总结加法后,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总结减法,给了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培养了他们概括、归纳的能力。

  2.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在巡视中,教师可以适当提示:瞧,这一小组四个小朋友配合得真默契,一个填表,一个写算式,一个算答案,还有一个当小老师检查对错呢!

  巡视中,教师提示的话比当做要求提出来要有效的多。因为孩子们喜欢表扬的形式。这样很多小组就会去模仿。一组做汇报,其他组评价,既可以做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又可以增加孩子们的练习量,比单纯做题效果要好。

  3.交流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们的结果公布给大家,让大家评一评。(把汇报表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小代表做讲解。重点提问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回忆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小朋友们自己出题,自己做题都很棒。

  课本上有这样一组题(P78第1题),请直接写在书上。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四、作业

  第79页的第1题、第2题。

  教学设计说明

  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是对全单元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和提炼,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相对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二是配合整理已学知识,提高学生计算、归纳总结等能力。

  因此,在本节课中,根据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年龄小,但已经有初步的归纳整理能力的特点,编排了加法、减法两种不同的复习整理方式。

  1.在加法中,突出教师的引导,从分类,到归纳总结,教师都是通过几道计算题来进行的,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性参与。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练习中,摆脱了以往教师出题学生解答的形式,而采用了学生出题学生回答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2.在减法中,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减法。由于有整理加法的基础,学生就有一种“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体验。

  同时,通过适当的表扬,激发了学生合作的欲望,让学生在不断合作完成“任务”中养成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上一篇:10的分与合的教案下一篇:一年级数学复习计划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