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刀光剑影度一生名人故事

2019-03-02故事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熟悉的《劝学》诗,出自唐代的颜真卿之手,然而真正让他名动天下的并不是诗,而是书法。他的书法丰腴雄浑、骨力遒劲,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不过比他的书法更让人惊心动魄的,是他一辈子刀光剑影的人生。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名人故事:颜真卿,刀光剑影度一生,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名人故事:颜真卿,刀光剑影度一生

为拜名师两次辞官

  颜真卿是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为山东琅琊(今山东省临沂市)。他出生于诗书世家,五世祖颜之推曾写下着名的《颜氏家训》。不幸的是,在颜真卿3岁那年,父亲就病故了,家里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贫困。

  颜真卿继承了良好的家族文化基因,他非常喜欢读书,文章写得很漂亮,但他对书法情有独钟。这让母亲很为难,吃饭还是问题,哪儿有钱去买那么多笔和纸供他练字呢?

  颜真卿看出了母亲的心事,有一天,他手里拿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了,您别发愁了!”母亲疑惑地看着他。他说:“这只碗是砚,这把刷子当笔,黄泥浆可以当墨!”他在碗里装满了泥浆,走到墙壁前挥笔写了起来,写满后又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说:“这就是纸啊!”

  母亲笑了,颜真卿也因此练就了一手好字。

  26岁时,颜真卿考中了进士,在朝廷里当了校书郎,后来又外放到醴泉(今陕西省礼泉县)任县尉,负责管理地方治安。这件工作相当繁杂,起早贪黑,没日没夜,但颜真卿总要挤出时间练字。人们看到他写的字,都赞不绝口,可他内心里却十分苦恼,因为字写到这个程度,没有名师的指点,就再难有长进了。他想到去拜一个人为师,可想起此人的脾气,又有点犯怵。

  这个人就是张旭,擅长草书。他性格怪僻,最喜欢饮酒,为杜甫所列的“饮中八仙”之一(其他7位分别为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崔宗之、苏晋、焦遂)。喝得大醉后,张旭常常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有时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因此被时人送予了“张颠”的雅称。

  为了表示自己拜师的诚意,颜真卿毅然辞去了官职,赶到洛阳,投到张旭门下。张旭仔细地看了他写的字后说:“你的字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国家正是用人的时候,你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哪能在写字上花那么多功夫呢?”

  话说得很婉转,可颜真卿听得出其中的拒绝之意。他也不敢强求,只好告辞回到了长安。没过多久,他再次在朝廷中得到了任职的机会,可他一直对未能拜张旭为师耿耿于怀,于是又一次辞官。张旭被他的诚心所感动,点头收下了这个弟子。

  然而让颜真卿失望的是,入门几个月,张旭要么就是将自己书写的字和前代名家的字帖给他,要他“倍加工学”,要么就是带着他游山玩水、赶集看戏,“领悟自然”,丝毫没有把诀窍传授给他的意思。有一天,颜真卿实在忍不住,对张旭抱怨说:“我来拜门求师,是想得到您笔法的精微秘诀,为什么只让我临帖、参悟呢?”

  张旭不高兴地说:“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氏舞剑而得落墨神韵,除了勤学苦练和师法自然,哪有什么诀窍啊!”

  颜真卿从张旭的话中,明白了为学之道,于是他再也不去寻找捷径,而是埋头苦学,揣摩前辈笔法,把从自然万象中领悟到的神韵凝于笔端,终成一代书法大家。

粉碎安禄山“闪电战”

  颜真卿学好书法后,再次出仕,曾在朝中任监察御史,可是他也像许多艺术家一样,不通世事,一味耿直,结果在天宝十二年(753年)被贬到平原郡(今山东省德州)任太守。诗人岑参为他送行,不无担心地写道:“郊原北连燕,剽劫风未休。”然而,这个地方最可怕的不是气候的恶劣,而是憋着劲准备造反的安禄山。

  到任后,颜真卿“废苛政、黜奸小、除奸诡、进忠良”,深得百姓爱戴。着名边塞诗人高适称赞他“自承到官后,高枕扬清风。豪富已低首,逋逃还力农。”当然,颜真卿对安禄山的野心也心知肚明,悄悄地做起了防范。

  颜真卿以防汛为名,修筑城墙、赶制兵器、收揽壮丁,积储粮草。为了避开安禄山的耳目,他每天都是一副文人做派,吟风弄月,甚至还亲自主编了一部研究音韵的着作《韵海镜源》。安禄山派人来检查工作,他在好吃好喝好招待之余,还即兴写了一幅字,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着名碑帖《东方朔画像赞碑》。安禄山笑了,把颜真卿真的当成了一个只知道舞文弄墨的书呆子。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谋反,对唐王朝发动了出其不意的“闪电战”。叛军所到之处,守令要么开门出迎,要么弃城匿窜,没有敢勇猛地打一场的。没多长时间,叛军就直逼首都的最后一道防线潼关。唐玄宗李隆基束手无策,狼狈不堪,一边仓皇出逃四川,一边哀叹:“河北24郡,难道就没有一位忠臣吗?”

  这时候,颜真卿挺身而出,不等皇帝的诏令,誓言讨贼。他辖下3000兵马很快就扩充到万人,并与时任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县)太守的族兄颜杲(音稿)卿约定互为犄角,共同抗击叛军。

  平原郡久攻不下,安禄山寝食难安,又气又急。攻陷洛阳后,他派段子光带着洛阳留守李?的首级,前来招降颜真卿:“看到了吧,如果不投降,就是这个下场!”

  颜真卿不为所动,冷笑说:“我认识李?,这并不是他的首级。来人!把这个叛贼给我砍了!”

  此举一下子稳定了军心,河北17郡又相继归顺朝廷,颜真卿被推为联军盟主,统兵20万,横绝燕赵,军威大震。天宝十五年(756年),他指挥联军在堂邑(今山东省聊城市)大破叛军,歼敌2万余人。

  当时,颜真卿手中并没有精锐的部队,凭借的只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武装力量。但他却打赢了安史之乱以来的第一场胜仗,“颜真卿”三个字于是成了一面旗帜,连守在安禄山老巢的嫡系将领刘客奴都派人跟他联络,准备归顺。颜真卿当即派人从水路给他送去了10多万军资,为了坚定刘客奴的信心,他还把自己不到10岁的独子送去当人质。

  河北诸郡的归顺和堂邑之战,截断了叛军和老窝之间的联系,安禄山只好终止进攻潼关,回师河北。颜真卿的这一番举动,为大将郭子仪、哥舒翰等正规军重整军备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唐玄宗听到这些消息,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说:“我不了解真卿的为人,他做事竟这样出色!”

  在这场关乎唐王朝存亡的战斗中,颜氏一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先后有30多人为国捐躯。在常山战役中,颜真卿的族兄颜杲卿寡不敌众,被敌军俘获。安禄山命人将他押解到洛阳,亲自审问。颜杲卿拒绝投降,安禄山当着颜杲卿的面,砍下了他的儿子颜季明的脑袋。颜杲卿大义凛然,痛骂叛军,结果被用铁钩钩断了舌头,依然骂不绝口,最后被残忍地处死。

  数年之后,颜真卿满怀悲愤地记述此事,写下了着名的《祭侄文稿》。这篇用行书写成的祭文一气呵成,国仇家恨全部凝聚在了指尖,其中有好几处因为笔写干又顾不上蘸墨而形成的枯笔,让人感受到他当时苍凉悲壮的心情。这幅作品被后世誉为“在世颜书第一”,是唯一可以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比高下的书法珍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上一篇:康熙皇帝童年的八个不幸的名人故事下一篇: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为何能三上太空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