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名人故事

2018-08-29故事

  到底要不要读董桥?是个问题。

  “你一定要读董桥!”罗孚说。上世纪80年代末,这位香港知名报人(笔名柳苏)应沈昌文之邀,给内地《读书》杂志写了这篇流传甚广的评论《你一定要读董桥》。

  罗孚引用了董桥《中年是下午茶》一文来展现后者文笔的趣致:“中年是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是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是吻女人额头、不吻女人嘴唇的年龄,是杂念越想越长、文章越写越短的年龄。中年是下午茶,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取几滴希望……”

  对于1980年代的内地读者而言,董桥的文字来得确有惊喜,起码于传统的中文书写中另辟蹊径:一半是从明清小品里继承的灵动趣味,另一半则是从英文随笔里偷来的琐碎渊博——何止是掉书袋,通篇尽是书袋。

  罗孚在文章里说,力荐董桥,是要告诉大家香港不是沙漠,它有文学的绿洲,甚至是精致的文学。“(董桥)使人想起余光中、陈之藩……但他们大约只能算半个香港或几分之几个香港”,而董桥的风味,就是香港。

  推荐引发强烈反响,《董桥散文》开始红遍海峡两岸三地,而此前,董桥的书只敢在人文气最浓重的台湾卖,怕香港没销量。此后二十余年,董桥的各类随笔、文选在内地出版近30种,读董桥,成了一种流行,一种标签。

  “你一定要少读董桥!”20年后,才子冯唐说。他嫌董桥的文字甜腻:吃一口,有滋味;吃几坨,不但倒了胃口,还坏了牙齿。

  而董桥那段交代自己对炼字造句的郑重的文章亦被冯唐拿来戏谑。董桥说:“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名字的每一篇文章。”冯唐回应:好像对着一个60岁的艺伎,涂着一张大白脸,说我扎扎实实用功几十年,计计较较每天画我的脸,一丝不苟,笔无虚落,我没有辜负见过我脸蛋上肉的每一个人——只觉毛骨悚然。

上一篇:农夫分鹅故事下一篇:戏子陈道明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