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的敢做成就了今天的思念食品励志人物故事

2018-09-25故事

  一切源于挑战

  1990年,从郑州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李伟踌躇满志地做过公务员、记者,几年之后,辞职下海。先后卖过芝麻糊、开过电子游戏厅、做过苹果牌牛仔裤的代理商。他说:“我对经营新项目有着特殊爱好。”其实,这些小生意并没有给李伟的生活带来大的转机,“只是找到一些做生意的感觉罢了”。

  1996年,李伟才真正找到一个发展的契机。当时联合利华生产的和路雪冰淇淋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畅销,百乐宝、可爱多、梦龙、千层雪等冰淇淋一支卖到4元左右,利润空间非常大。“要是能做和路雪的河南总经销就好了。”这就是当时李伟最想做的事情。没想到,这一简单的想法,给他后来的发展带来了莫大的商机。

  由于当时和路雪刚进入中国市场,仅在一线城市销售,像郑州这样的二线城市根本不在联合利华的考虑之列,因此当李伟跑到和路雪设在北京的总部要求做河南总经销时,对方根本不予理睬。

  固执的李伟没有气馁,先后往北京跑了不下10次,对方被李伟锲而不舍的诚意感动,和路雪在北京的总部开始对郑州市场进行评估和考察。

  在对方到郑州进行最后一次考察时,李伟从朋友那里借了2000元钱,在郑州最高档的酒店请对方吃饭,甚至不惜投其所好,和一帮哥们儿在餐桌上绞尽脑汁跟对方大侃足球。结果对方心花怒放,当场决定让李伟“试试”。

  这一“试”就一发不可收拾。李伟不仅通过经销和路雪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也给他后来进入速冻食品业提供了条件——当时和路雪在河南给李伟配备了5辆冷冻车,并建造了上千立方米的冷库容积。

“虎口夺食”,挑战行业巨头

  由于冰淇淋是夏季旺销商品,一到销售淡季,这些冷链资源几乎被闲置了。当时,郑州的三全速冻汤圆已畅销全国市场,而汤圆恰恰是冬季的旺销食品。“利用现有的冷链资源,夏天做冰淇淋,冬天做汤圆,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头脑灵活的李伟这样想。

  1997年,29岁的李伟决定做汤圆生意。他留意过往三全食品厂拉货的车辆,有时主动上前给司机端茶送水。慢慢地,他和三全食品掌门人陈泽民的大儿子陈南成了称兄道弟的朋友。

  似乎是一种巧合,李伟的新厂房恰好盖在了三全食品厂的斜对面。当年正值香港回归,记者出身的李伟给自己的企业取名为“思念”。一则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二来汤圆也代表了团团圆圆的美好希望。

  当时,三全已经如日中天,产值过亿,在郑州带动了一批企业的发展。对于不懂技术、没有销售渠道、周转资金也少的李伟来说,不要说和三全竞争,就是和那些起步稍早的中小企业抢口饭吃都很难,因此,李伟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

  到1998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前几天,思念汤圆的库存量已经达到了几百吨,由于没有名气,产品根本卖不动。而马路对面早已闻名遐迩的三全汤圆却供不应求,工厂门口等着拉货的汽车排了一两公里,经销商不仅要排队等货,还必须现款提货。

  眼看元宵节就快到了,尽管三全加班加点,但仍然有许多经销商不能按时提货。李伟看在眼里,决定来个“虎口夺食”。他派销售人员到经销商住的旅馆去游说:“思念有货,价格便宜,还可以赊账,拉一点试试吧。”拉货的经销商总不能空车而归,有些人等不及了,同意进点货试试,市场一旦接受了这个产品,后面就有“戏”了。

上一篇:猪倌彭良柱10万元把自己打造成百万富翁励志人物故事下一篇:宋英杰的励志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