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自己远些可能对你更有用美文

2019-06-07经典美文

  我的眼睛离我太近,所以我总是看不见自己。

  ——尼采

  人这个物种很奇怪,长了一双眼,却始终看不见自己。

  除非,有一面镜子。

  而照见我们最多的镜子,就是别人。

  是的,我们常常通过他人,看见自己。

  这次,我和女儿通过敬老院的爷爷们,看见了不一样的自己。

  1.

  “有人吗?喂……”我双手抓着铁门摇晃着,朝着铁门里喊:“你好,请问有人吗?”

  “有人吗?”女儿也学着喊。

  我们两人此时正站在一家敬老院的门口。

  在第一天刚到这里的时候,我就看见离公路不远处的招牌——仙女山镇敬老院,几个字蹦入眼帘后,我做了一个决定——带着女儿去当义工。

  我们专门空出一整天的时间,主动上门“请愿”。很担心被拒之门外,毕竟以前做义工时,都有义工组织证明什么的,走正规流程。

  可是今天,略显唐突地带着女儿就来了。在门口喊了好几分钟都无人回应。女儿用眼神鼓励我继续,我又扯着嗓子喊起来:“你好,有人吗……”

  一个身穿黑色衣服,手里端着碗筷的老爷爷走了出来。“哎~”他应道。

  “您好,我们是……”老爷爷打断我,指着侧门的方向说:“这边进来,快来吃晌午。”(重庆话,吃午饭的意思。)

  这一声邀请,让人觉得好温暖。先前怕被拒绝而准备的一大堆开场白和说辞,瞬间都没用了。他们就像对待邻家朋友那样,无需多言就让我们进去了。

  简单说明来意后,院子里的老人们,都开心地笑了,就像我是被邀请进来的一样,他们脸上的笑带着温暖。

  人和人之间快速地融洽,会带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相互信任”所可以概述的。

  大抵,人有两次通过他人眼睛看见和认识自己的时候。第一次是通过妈妈的眼睛,看见自己,确定“我感”——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吗?我是一个好孩子吗?我受欢迎吗?

  第二次是通过他人的眼睛,认识他人,并建立关系,获得“我们感”,而后得以有机会重识自己。

  需要区分的是,是否通过他人的眼睛。因为我和自己眼里的别人建立的关系,是“我和你”,而不是“我们”。就像,爱就如他所是,而非如己所想。如他所是,才有我们,才有机会重新认识自我。

  除了“我”好、“你”好之外,“我们”都很好,这才是温暖的感觉。

  2.

  “没啥活可以干,你们就陪老人们聊聊天吧。”敬老院的负责人是夫妻俩,他们主要照顾这里的25位老人,老人们都是无儿无女的男士,年龄65-80岁,大都行动自如,比较健康。

  我从2009年加入中华义工联,在多家敬老院服务过。陪老人们聊天,是义工很重要的工作,我熟练地带着女儿开始进入状态。

  吃完午饭的老人们围着火堆坐下,在一间十几平米的砖瓦房里,房屋中央有一口大铁锅,安放在地上凿的坑里,里面全是烧尽的炭灰,新点燃的木头在最上面燃着火花。听说当地人家里都有这样的屋子,专门用来取暖。烤火聊天,是这里的日常。

  盯着我们两个外来客,老人们透露出像孩子一样的好奇表情。我以为会害羞的女儿,出乎意料地大方介绍了自己,还应爷爷们的要求,唱了歌,讲了笑话……气氛就这样活络起来。

  四月初的仙女山镇,挺冷的,还飘着毛毛雨。而交流,就像木炭燃着火,把寒冷从心里驱走了。

  “你们要去哪里?”爷爷们问。

  “流浪~”我讲了100天亲子流浪的计划和大体路线,有几个爷爷,开始给我一些建议,依据他们年轻时,在外做活路(四川话,打工的意思)的经验。

  龙门阵摆开了。我知道他们都是住在这附近的,有的老屋还在。我还知道他们喜欢逛集市买一些生活用品。他们平时喜欢打牌,打乒乓球,晚上喜欢看电视……他们还介绍了很多当地好玩的、好吃的给我们。

  这一番交流,我看见了大方的、灵活的女儿。

  她的自我介绍和表演,不是在别人的眼里找“优秀的自己”。我留意到她的用词,减去了炫耀,增加了陈述。

  通过她的用词,身体动作和回应的内容,我看见她对老人们的照顾。看见他人,在意他人的感受,并为此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我很欣慰,女儿不仅看见他人,也在经营关系。她正在积累经验,总结人际交往中的分寸感。

  通过别人的眼睛,看见他人,建立经营关系,并拓宽和确定自我,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灵发展过程。

  “我以老义工的身份告诉你,你是一个很合格的义工。”我小声地对她说。

  “嗯嗯。”女儿惊喜地点点头。

  虽然我还不知道怎么跟她说,但她拿捏到了义工的精髓:放下“我感”,注重“我们感”。

  3.

  不知何时,毛毛雨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了。有人提议打乒乓球,我和女儿就掺合着一起玩起来——输6球换人,老少皆熟的规则。

  一开始,我还顾及爷爷们的感受,小心发球。后来我才发现,我正常发挥,也未必能接住来球。

  有一位田爷爷,体力最好,打到最后,就只剩我们俩了。不知何时,计分开始失去意义,我们默契地开始打友谊球,追求球不落地。

  在这一来一回中,一旁的女儿看出了变化。我也突然看见了不同的风景。

  一个“我感”很强的人,谈话会围绕自己,打球时也难免想先发制人,追求“你看我多么不错”的感觉。这样交流变成了自夸,友谊球也会让对方和自己频频捡球。

  此时,球在两人之间画出了有节奏的线。每一下力度适中,球的位置刚好让对方舒服地接住,如果有变化,也要尽量抢救,并调整回有节奏的球线里。

  此刻,没有强调“我”,而是打出了“我们”,强调“我们感”,就是强调关系。

  一切人际交往中,关系才是被经营的主体。

  关系的稳定,是需要放下对“我感”的过度追求,而在意“我们感”。

  常常听到一句台词:“这日子你还过不过?”

  在婚姻里,你们曾为什么而奋斗,因什么而妥协,又为什么而坚持?

  亲子教育时,你为什么而改变?又因什么而学习?

  强调“我”的人,一定会有意无意地制造出更多的冲突。很多人都吃了太强“我感”的亏,冲突来自于没有“我们”,日子自然没法过。而强调“我们”,就是在处理矛盾,减少冲突,幸福日子才能过下去。

  一个好球过来了,回应一个好球。

  通过别人,看见了一个被很好对待,且能很好回应的自己。

  一个险球过来了,救回一个好球。

  通过别人,看见了失误被修正,被及时修复的关系。

  一个球过来了,没接住。捡起球,继续发球。

  一段关系,需要多次原谅,然后继续。

  若是无人回应,才是人生绝境。

  细雨中的下午,爷爷们打的是球,我学的是人生。

  围着火堆,细品分秒;挥臂球台,节奏无声。

  爷爷们通过我们这面镜子看见了自信的,年轻的自己。

  我们通过爷爷们这面镜子看见了善良的,无畏的我们。

  正如尼采所言:如果我能离自己远些,也许我对自己会更加有用。

上一篇:夫妻旅游早知道的优美文章下一篇:孤独才是我的大本营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