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新疆舞孩教育随笔

2018-10-09随笔

  表演游戏中有了跳“新疆舞”的内容,孩子们积极参加,有时这个区域甚至有点拥挤。我连续多天参与并记录了孩子们自己编排“新疆舞”的一些片段,以此来解读孩子,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

  每个人要跳得不一样

  那天,孩子们和往常一样,依然自主选择玩伴进行游戏,其中有三个女孩组队,选择跳新疆舞。《达坂城的姑娘》的音乐一响起,三个女孩高兴地翩翩起舞,她们一个手拉着裙子转圈,一个转着手腕,还有一个单膝跪地和着节奏拍起了手。我情不自禁地参加了她们的舞蹈,一边垫步,一边问孩子们:“我们这样跳好看吗?”三个女孩齐声回答我:“好看呀,每个人要跳得不一样才好看呢!”

  听了孩子们的话,我有点担心,新疆舞的表演水平就这样吗?难道就这么让她们自顾自地进行下去吗?我该怎样指导,让游戏得以发展?此时,我的脑海中又闪出一个念头:孩子们只有5岁,一定要她们像舞蹈家杨丽萍那样舞蹈吗?于是,我决定继续观察孩子们的游戏。

  方向一样就好看了

  过了几天,三个女孩又去跳“新疆舞”。音乐一响起,三个女孩迅速排成了竖排,一起转着手腕。只见她们一会儿看看对方,一会儿嚷嚷着“这边、那边”,一会儿又暂停音乐讨论先从哪个方向开始。终于,三个女孩在音乐声中整齐地做出了转手腕的动作。

  孩子们在多次体验后,有了一些对“美”的新认识,可我还是忍不住着急,她们为了统一方向就花费了那么多时间与精力。要不要我“出手”帮帮她们?还是再等等呢?

  我纠结着,也反复思考着……我发现自己始终在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刀来看待幼儿。其实,幼儿的表演是自我经验的体验与再建构的过程,他们表达的是自己的认识和情感,这是他们独特的艺术表现特点。想明白了这些,我还是选择充分尊重幼儿,让自己再等等。

上一篇:曹奉昭心情随笔下一篇:不是云云的错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