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的人生哲理

2018-07-17人生哲理

  小时候浅读西游,便对英雄下了一个定义:拿着如意棒,带着紧箍咒,穿着虎皮衣,斩妖除魔的猴子。于是乎,便每天拿着一根木棒,没天没地地大叫自己是齐天大圣。长大后重读西游,却不禁感叹自己的思想已被形形色色的“另类西游“所感,便有了另类的想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话西游的人生哲理,欢迎来参考!

一、唐僧

  倘若要我评价我心中的唐僧,一个词:不喜欢。

  毕竟想要我一个六欲皆在的凡夫俗子,去理解一个四大皆空的和尚,实在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不过我不喜欢唐僧的主要原因,当然不只因为他是个和尚,而是源于齐天大圣孙悟空。

  且说一路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哪一次不是孙悟空站出来,斩妖除魔,力保唐僧。可唐僧呢?当孙悟空用火眼金睛看出前方妖孽时,唐僧可曾领过情?妖魔不分,是非不辩。袖子一甩,便把孙行者打回花果山,却又在被妖怪拿去时,大叫:“悟空救我!”可笑,可悲,可叹。想来,论忠心,徒弟中当以孙行者为首。可惜,一片忠心却被唐僧当做驴肝肺。他不解孙行者的机智,不明孙大圣的本领,却又在危难时想起这根救命稻草。

  不过,唐僧也真是本事大,一个凡人,能让当初的齐天大圣如此死心塌地地跟随。佛主能压孙大圣五百年,却不能去其玩劣;观音能赐其紧箍咒,却不能收其任性;玉帝故做威严,却不能在孙猴子面前摆威风。可见,能收孙悟空之心者,除唐僧也不做二想。

  但唐僧无疑是善良的,那佛家根深蒂固地思想让他的生命纯洁无暇。他不忍伤人性命,见人卖鱼都要放去。只可惜,在那个妖怪横行的世界,恐怕唐僧便是善良反被善良误吧。

上一篇:直面人生的哲理下一篇:人生哲理文章:快乐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