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情日记模板合集7篇
一天将要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情日记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情日记 篇1
人的一生要经历过无数的考验和阅历。时间会给我们接受社会考验的机会,面对它却要很多的勇气和准备,每一次的考验将决定你对生活的态度和成长历程。
人生总是变幻无穷的,稍迹瞬息就可能变得让你无法接受,好比现在地震就是一个例子,一切美好的生活化为烟灭,天灾避免不可,面对它要一定的勇气和信心,想这悲惨的画面,心不尽打个寒颤,比起这些,尽管我们一无所有,也是很幸福的事,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活着真好,尽管我现在很不好,不知道怎么去概括自己,说不清楚,说不明白,有时候一个人真好,不需要说话,不要看着别人生活,我可以在房间哪怕是静静坐着什么事也不做,有时候我在堕落自己,拿堕落来惩罚自己的灵魂,希望等到慰藉和安慰,更多时候,我不理解自己的选择和行为,也许我只为自己而活着,更希望脱离任何跟我有关系的事和人,我只愿意一个人呆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做任何事不需要别人来为我担心和分忧,就因为不可能,所以才迷茫;就因为无法得逞,所以才无奈……
心情日记 篇2
今早在晨练的归途中,无意中大家聊到了野生鱼的话题。
曹公说:“昨天买的鱼上当了,不是野生的,一股土腥味,鱼肉子一碰就烂,没有筋道,恐怕是鱼塘鱼。”“我看是虾塘的,这时正是罗氏沼虾起网清塘的时候,这些杂鱼也就随着老少一起亡了。”姚女士的分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我市上有高邮湖,下有广袤的河流,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历来是不愁鱼吃的,更无食品安全的顾忌。近年来随着运东大片鱼塘、虾塘的开发,既鼓满了农民的钱包,又丰富了城市人的饭桌。然而因为环境污染、水质恶化、滥捕狂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河的野生鱼也明显减少,在河道港弯弄罾打鱼的也少了许多。物以稀为贵,近年来野生鱼类的价格也在攀升,有些稀有品种的野生鱼类要高出家养的好几倍。
有的鱼贩子将下河的塘鱼、螃蟹拉到运堤上卖,冒充野生的,以图卖个好价钱。怎样才能区分家养与野生的呢,一般人还是不能掌握,上当者大有人在。昨天在二桥卖的大小不等的鲫鱼就迷惑了不少人的眼睛。只知道大小一致深色的鲫鱼是家养的,却忽视了大小不一是因清塘的缘故。
所谓野生,是指在野外天然水域自然生长的各种鱼类,没有任何的人工喂养或人为干涉。就以鲫鱼为例,养殖的由于饲料充足,游动较少,所以显得较肥胖,颜色较深且大小划一。而野生的由于自己觅食,不断游动,所以显得瘦长,尾鳍比较大,鱼鳞颜色较浅略带青黄色,大小不一更是主要区别点。另外,家养的肉质较松,一按压就会凹陷下去,而野生的肉质较紧密,不易按压;家养的腹部内容物较多,野生的剖解下来内容物就那么一丁点;家养的味道鲜美程度要逊野生的一筹更是路人皆知的事。
为什么野生的就得到大家信赖,而家养的就放心不下呢,都因为害怕生长激素过多危害健康吧,特别是担心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危害。现在我们几乎都被生长激素、环境污染包围着,任凭你如何小心防范,也是防不胜防的。人为制造者是少数既得利益者,而受害者则是大多数民众。
现在一些菜农家后院种的是自家吃的蔬菜,大田种的是别人吃的'蔬菜,养鱼养虾的自己几乎不吃自己养殖的鱼虾,少数从事食品行业的不吃自己的产品……我们的食品安全成了大问题。这与以人为本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整个社会体系出现了道德缺失。
每每想到这里,我就想到野生鱼,有时还会联想到更多的问题。
心情日记 篇3
20xx年 xx月 xx日 周x 晴
傍晚,天阴沉沉的,难道丙申年的中秋又是无月之夜?记得去年中秋的"超级红月"刚刚露脸,便又藏到密密的云层之后,不见了踪影。但愿今年中秋的浮云不再遮月。
八点过后,中天的云层渐渐散去,一轮圆月破云而出,虽然有些黯淡,但毕竟有了圆月,心头不禁为之一振。
小时候的月圆之夜,总喜欢仰望着浩瀚的星空,凝视着皎洁的明月,听着外婆讲着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想象月亮上的影影绰绰就是清冷的广寒月宫和吴刚怎么也砍不倒的桂树,总想在那些斑驳的阴影中找到嫦娥与吴刚的身影,而大人的指点又总与自己的想象对不上号,因而时常有"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的感觉。
八十年代初的大学时代,中秋节时能吃到一块月饼都是一种奢侈,但并不能说缺少欢乐,毋宁说那个时代的节日由于会改善伙食,更为让人期待。在中午的饱餐之后,下午的课余时间大家都忙着寻找劈材和枯叶,晚上东西两个操场就会燃起一堆堆篝火,篝火的四周围坐着的都是洋溢着青春的笑脸。大家笑着、喊着、唱着,尽情享受着中秋之夜的喜悦。而我始终觉得熊熊的篝火与满月的夜晚有些格格不入,火焰的红光破坏了月光的清冽,所以晚会结束后,总是喜欢独自徜徉在喧闹之后归于沉寂的校园,把自己融进浓浓的青光之中,想像着古人"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的意境。
毕业后走上社会,工作的忙碌和生活的压力使我们无暇抬头看天,无数个美好的月圆之夜在疏忽中悄悄溜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近年我对月亮的独钟之情,慢慢有了复苏。只要是朗月,不管是如钩还是如盘,总想用镜头把它记录下来,以寄托自己心中的某种情愫。风景分为现实中的风景和内心中的风景,虽然记录下来的风景与心中的风景差距不小,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去尝试。
月亮的亏盈,使人想起亲人的聚散,所以苏东坡有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感伤,而朗朗的圆月又让亲人们感到"天涯共此时"的慰安,于是便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期盼。
月光不会热烈,它总是清冷的,但这种清冷并不令人讨厌,反而会让人感到某种愉悦。尤其是满月,只要天气晴朗,它总会把银辉洒满大地。皎洁的银盘有时飞在云端,有时爬上柳梢,有时悬在楼顶,有时挂在街角。
站前的明月让人顿生羁旅之情,古迹的月华使人望远怀古,我曾凝望着龙门的夜月,想象着北魏和隋唐的工匠在这伊水两岸,沐浴着如水的月华,洗去一天劳作的疲惫。我豁然醒悟,当年的月光,也是来自眼前的明月,原来我与古人共享一轮圆月。
月亮一路走来,把古人创造的艺术瑰宝带给我们,而把工匠永远留在了遥远的过去。若干年后,在此欣赏美景的我也会消失,消失得片痕不留,一如从未到过这个世界。原来,在自然面前,人是那么渺小!
我居住的这个大院,位于古都西郊。这里的明月也独具风情,南山悠然亭上的一轮冷月昭示着"山间晴雨才经过,世事纷纭已笑谈"的哲理,牡丹小区的如洗银辉象征着大院生活的宁静,无名湖中的沉璧静影,把夜色装扮得分外娇娆,而高悬于司母戊微缩方鼎之上的朗朗皓月,又给人一种过分清冷之感,让人思考着这个大院未卜的将来……
月是故乡的明。在我心中最美最亮的月亮还是家乡的明月。它清朗如水,圆润如盘,把家乡的夜装扮得迷幻而富有诗意。自家小院中的月更是在无数寂静的夜晚悄悄爬上我的心头。那是苏北小城的一个独门小院,母亲生命中的最后十几年在那里度过,如水的月华透过丝瓜的藤蔓洒满院落,泻在母亲生前植种的盆栽之上,也许在这月朗的中秋之夜,母亲也在凝望着瑶台明镜,与她的儿子一样,寄托着心中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