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雨纷飞时节散文

2018-09-30散文

  一直以来,对于雨有一种莫名的偏好。原因何在?似乎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反正,就是始终喜爱有加。尤其是“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更是成为笔者情感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调剂品。

  今年春节后,开始构思撰写一篇有关雨的体会文章。由于种种因素,迟迟不能完稿。总觉得没有进入雨之意境中去,甚至还有些平淡、乏味。或许是自己天生欠缺浪漫情怀的缘故吧,拜读过不少描绘雨景的名篇大作:谢冰莹的《雨港基隆》、墨人的《雨后溪头》、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林玲的《依然是雨》、刘湛秋的《雨的四季》等等,仍然萌动不了灵感。直到“5.12”特大地震的突如其来,哀伤之余,对雨顿生新的领悟;痛定思痛,逐渐有点“才思泉涌”了……

  那是一段终身不忘的日日夜夜。作为政法干警,笔者迅即奔赴重灾区救援和应急。抢险和疏散、安置受灾群众的初始阶段,日头高照的晴天并不显得闷热异常,倒是断断续续的淫雨霏霏,徒增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再伴随着频繁的余震,泥石流、山体塌方接踵而至,生命的通道被严重阻塞。

  在笔者曾经战斗过的、位于城区的一处救助站里,死里逃生的受灾群众“狼狈不堪”地冒雨涌来。不久,开始有各种型号的车辆,将大量的其他受灾群众陆续运至。永远铭记那个下着瓢泼大雨的黄昏,天空黯淡得好像要坠下来一般,往常运输货物的卡车,满载着各地受灾群众“鱼贯而入”。其中,无数辆运煤的大货车,因为厢体高于常人,乍看仿佛容量小,实际上,每辆都密密麻麻地蜷缩着百余名受灾群众。在湿滑无比的状况下,我们只能在引擎盖上站两人,车底站四人,将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搀扶下来。

  浑身淋透的受灾群众,同样“体无完肤”的救助人员,如同在上演一出“接鼓传花”的情景剧。受灾群众个个愁容满面、惊魂未定,多数都不同程度地受过伤,有的根本来不及作简单的包扎,有的甚至在路途中便停止了呼吸。笔者和同事们的手臂在机械地上下活动着,顾不上制服被磨蹭得污渍斑斑。终于安全了的受灾群众,女人们嚎啕痛哭,男人们泣不成声,我们救助人员怀抱中的孩子则久久不肯撒手……

上一篇:用平常心垂钓生活散文下一篇:阳台上的绣球花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