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骑行探了城北的三个“营”:烈杠营、钓台营、磨台营。
烈杠营,在县城北约8里,省道S233线在村东穿过。去该村的目的源于在《厚重修武》一书上得知那里有关帝庙,而磨台营则有祖师庙。于是趁着周末,便前去打探一番。
出城北行不远,过了建设桥也就是几分钟的路程,就来到了烈杠营村。顺着村里的路西来,在路的尽头南拐,只见前面一处院落插有红、黄的旗子,直觉告诉我前面应该是个庙。果然,关帝庙就在此。意外的是它的斜对面,还有一个袖珍型白衣奶奶庙。奶奶庙不大,只是一小间屋子,带有小院落和大门。门前台阶上有一口井,四周砌有栏杆。想必是以前的井,旁边还有一个小碑楼,碑上刻有:供奉井泉龙王之神位。小庙不大却整洁。环顾一周,无可观之处,转身去了关帝庙。关帝庙比起奶奶庙气派多了,大门门额上挂有:玉帝关宫,关帝庙,一前一后两个匾。进得院来,迎面是三间大殿,雕梁画柱,黄琉璃瓦。殿前左右各立有一块石碑,刻的都是:“功德碑关帝圣像”;只是年代不同。所说的功德碑在大殿的西墙角处,记述了道光年间知县赵铭彝疏通河道修建桥梁造福一方的事迹。这也说明,为民做好事,百姓是不会忘记他的。通过庙里的石碑了解,乾隆辛巳年即乾隆二十六年(1761),黄沁泛滥,庙宇倒塌。据清道光版《修武县志》记载:“乾隆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雨,丹沁两河及境内山水骤涨,平地水深丈余,倒灌入城,县属二百六十村房屋庐舍秋禾尽淹,时以为奇灾。”民国年间,该庙再遭沁水之灾。今天的大殿建于癸酉年(1993年)五月。大殿东侧有断裂为二的残碑,碑首刻有《龙公德政碑记》。在大殿东窗下还有一通石碑,道是:《重修玉帝庙碑记》,“营之东隅旧有玉帝行宫不知创修于何时”,云云。清嘉庆二十年立的。进入大殿,正中有关公雕像,庄严肃穆。相传关帝圣像雕刻于明初,用一整块杨木雕刻而成,造型美观大方,刻工精良,栩栩如生,实为一件木质雕刻珍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大殿东西墙上绘有关公事迹彩绘,感觉比城西关爷村的关爷庙讲究些。院子西墙边上,立有许多功德碑,善男信女为庙里捐助时刻的,碑上徐姓居多。据了解,烈杠营村徐姓是望族,不仅人口繁众,而且人才辈出。据有人考证,明代开国元勋徐达的一支子孙为避祸而隐姓埋名来到修武烈杠营村。今烈杠营徐氏祖坟有一座墓碑,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所立,上书“曾祖耶耶四公之墓”,没有通常墓碑上的名讳,且按世系推算,这位“曾祖”四公的年龄与徐达之孙相近,与徐达受害后子孙四处流散之史吻合。此外,烈杠营徐氏在明清时期一度曾是当地显赫大姓,广有田地,家蓄武丁,世代好武,这又与徐达的武将家世相照。我有一同事,就是该村徐姓后人,据他讲,他们家谱上就写有先祖为明魏国公徐达。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是关帝圣君生日,烈杠营村都会载歌载舞隆重举办关帝生日庙会,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