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散文

2018-10-10散文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初识这首诗,是从歌里听到的。一位曾在山区支教的老师,拿一把吉他,带着他的学生,在央视舞台演唱,孩子们是合唱的演员。一首歌曲,让嘉宾席和观众席一个个泪流满面。屏前的我也是眼睛濡湿。

  他说他是大山的孩子,不是最俊的那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个。他从来没有当过老师,下决心去支教的时候,一直在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教学。

  因不会作曲,他就把古诗照搬过来,用吉他自弹自唱。按照自己哼哼的曲调写下来。支教前,他弹唱了八首。2013年到了贵州某一山区小学支教后,他把这几首歌教给孩子们,没想到,孩子们竟然特别喜欢。在唱歌中,不仅学会了古诗,还懂了诗意。

  孩子们的兴趣给他极大的鼓励,于是,一首首经典的古诗词演变成他的歌词,在吉他的伴奏下,唱响山区。孩子们干净的声音犹如天籁,清泉般洗涤他的身心。他在那所小学支教两年后,回到城市,和他的孩子们,分别了许久。

  登上央视舞台,伴唱的却是阔别几年的孩子们。他问孩子们,记得我教你们的《苔》吗?一群孩子,齐齐点头。于是,一首干净到纯粹的歌曲,久久回荡在脑海,一群流泪啜泣的小孩,让人心疼不已。

  我很敬佩那位支教山区的梁老师,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努力追求未来。是的,尽管山区经济落后,生活贫困,但是只要努力绽放,就会芳香四溢。

  乡村诗人余秀华,她脑瘫,她也招惹一些是是非非,但是无可厚非,她的诗歌写的极好。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她用摇摇晃晃的身子,支撑一首首令人赞赏的诗歌。对于余秀华而言,她卑微到尘埃,她的光华不及小小的苔米,可是当她闪亮的才情展露时,足以和牡丹媲美了。

上一篇:忽对林亭雪的散文下一篇:给将赴灾区兄弟的一封信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