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时光,星移斗转,一眨眼,就又到了年边,过年的喜悦情不自禁地爬上了眉梢,厚那厚的年俗里所有的年事就放手做开了。
如今物质丰富,商店里的年货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很多年事再也不用自己劳累了,只要口袋里揣上钱高高兴兴地买回家,一家人就可以欢天喜地过年了。
童年时过年的虽然没有现在的丰盛,但大人小孩并没有因此而缺少过年的那份热情,幸福和快乐时刻洋溢在脸上。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除了红纸和爆竹要花钱买外,其它过年的食品就都靠父母亲自动手来做。因此,每逢过年前夕,我就看到父母白天黑夜忙碌而疲惫的身影,至今还忘不了自己对过年那份渴盼时的憨态神情,更忘不了父母起早摸黑为办年事而操劳的身影……
那个贫穷的岁月里,父母要时时用心为一家人过年着想,想着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过年缺衣少食。
“七长上,八长下,九月重阳挖到家。”过了重阳节,生产队就开始挖红薯分,这时候父母就开始想到了过年的事情。
红薯在过年时的用处可多了,既可以熬糖,又可以做零食“薯角”,还可以用红薯粉做丸子粑、蒸粉丝做年桌上的菜。
离年越近,父母就越忙碌,人也就越累,因为所有的年事都要靠父母起早摸黑去做,白天还不能耽误队上的生产。早先没有粉碎机,家家都是用内壁带齿的瓦缸将红薯磨成渣再洗粉。吃过夜饭,父亲就点亮了手提灯挂在院子里的树叉上,然后一下一下蹬着磨着红薯。父亲累了,在边上等候的母亲就接着磨。幼小的我就这样一直在旁边傻傻地看着,仿佛那晶莹的粉丝立即就要从父母的手心里做出来似的,仿佛一碗香甜顺口的粉丝马上就摆在了饭桌上,尽管夜深了很困了,但我心甘情愿地守候着、陪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