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的抒情散文

2018-12-18散文

  普天之下最平凡的就是母亲,最伟大的也是母亲。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了,但我总有一种幻觉,仿佛母亲始终陪伴在我的身边!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抹去了我们不少的回忆,却始终不会改变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又将我的思绪拉回到那叫人肝肠寸断的年月。

  那年10月,我还在远离家乡的南方军营中服役。这天午饭后,通讯员送来一封电报,“母亲病危速回”六个字惊得我顿时乱了方寸。这一年,母亲已到69岁的高龄。父母亲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他们经历了动荡战乱和贫穷饥饿,盼来了新中国的建立。解放后,含辛茹苦把我兄弟姊妹养大成人、立家成业,受尽了千辛万苦。当我从军后,10年前她老人家不幸身患疾病,但是她以超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终于挺过了危险关口。后来虽然落下了行动不便的后遗症,但她仍然拄着拐杖操持家务,家中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赢得街坊邻居交口称赞。正月间我休假回家时,母亲精神尚好,心情愉悦显得非常高兴。这时,家中突然发来电报,说明母亲病情十分危急,我不由得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冷静之余,我立即向部队请假,第二天一大早就踏上了回乡的路程。

  那个年代,交通还相当落后。下午三四点才到达成都,又遇宝成铁路塌方,不得不转道回家。在近40个小时漫长的旅途中,我如坐针毡,母亲的音容笑貌始终萦绕心头:母亲最疼爱我这个小儿子!她为我,真是倾注了人世间慈母所有的爱心!在我的童年时代,国家遭受自然灾害,家中吃了上顿没下顿。印象中,母亲白天参加劳动,回家后就操劳家务,一天到晚一刻也不闲着。到了晚上,当全家人休息后,母亲还在纺线织棉。半夜三更我们醒来时,母亲的纺车仍旧没有停止转动。她老人家以单薄的身躯,昼耕夜织,节衣缩食,撑起了我们这个十口人的大家庭。但是母亲深明大义,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她把自己的小儿子,义无反顾地送到了军营。我入伍时,正值中苏交恶珍宝岛事件发生,全国都在备战,到处都在准备打仗。我在祖国的西藏边防服役,老母亲整日里提心吊胆,以泪洗面。每当提及此事,姊妹们都伤心地直掉眼泪。后来,我在军中成为干部,国际形势也趋于稳定,母亲才愁眉舒展,宽心了几年。前年初春,我在祖国的南疆参加了保卫边疆作战。儿子在前线,后方的母亲急得吃不下、喝不好,常常彻夜不眠。那一段时间她最喜欢听广播,关心战况。有时不由自主地走到村外,望着火车站,盼望我平安归来!两个月后,当收到我们凯旋而归的消息,母亲才放下心来,竟然躺在家中昏昏沉沉睡了一天多,仿佛患了一场大病!这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两军交战时!母亲把她的全部心血倾注在自己的儿女身上,而远在异乡的游子也时刻惦念着母亲的健康,盼望着她能安度晚年。现在母亲病危,一路上我都在默默祈祷,盼望着她老人家能转危为安,再创奇迹。我恨不得插上双翅,立刻飞到母亲的身边。

  列车疾驰到了县城,我一分钟都不敢耽搁,心急火燎地赶回故乡。走进村中,看到人们异样的眼神和略显深沉的问候时,我心中七上八下,犹如乱箭穿心。当看到家门前搭起的灵棚时,我顿时才明白,自己还是晚回来了一步,几天来的期望变成了泡影,霎时泪如泉涌,差一点昏倒过去。原来,母亲没能看上他的小儿子最后一眼,竟然在一天前撒手人寰,离开了我们!是亲人们搀扶着我来到了母亲的灵前:当看到母亲躺在冰冷的棺木中时,我万念俱灰,哭地天灰地暗!

  母亲没有读过书,但她却做事明礼守信,待人宽厚仁慈,在村中乐善好施,这是出了名的。她经常教导我们要老实做人,厚亲睦邻,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母亲一生中经历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初到我家时,家境贫寒。她既持家务,又协助父亲做些小生意,忙里忙外,昼作夜纺,呕心沥血。平日里他勤俭持家,禅精竭虑,把自己一生心血献给了儿女,献给了这个家庭。晚年家道依然艰辛,农村实在困难,母亲一辈子只为他人着想,心中只有他人和儿女,唯独没有顾及自己,一辈子没有享过几天福。

  母亲溘然长逝,我真悔!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作为人子,我未能端茶递水伺候老母,未能在床前尽守孝道,我悔、悔!!妻告诉我,母亲病危后躺在床上好几天昏睡不语,顽强抗争不肯离去,是在等待着她远在军中的小儿子!弥留之际当亲人为她穿上寿衣时,她自知不久人世,才睁开眼睛拉住妻的手说:“我等不到老七了,看到你,就是看到了老七。”说完这话,妈好似了却了终生的夙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人世。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生别死离。而母亲离世,作为老人最为牵挂的小儿子,我未在床前尽孝,弥留之际没能看上最后一眼,这成了我今生今世永远的痛!

  人常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在思念二老的时候,我再一次对母亲说:“对不起,老人家!我当年回来得太晚了。相信九泉之下,您一定会原谅我的,因为您的小儿子曾经是共和国的军人!”

上一篇:鸟趣抒情散文下一篇:路的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