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训练

2020-08-23诗歌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训练

  导语:诗歌鉴赏属开放性较强的题目,但应该结合诗歌分析,所有问题均要从诗歌中来,避免离开诗歌进行猜测,或把自己的捕风捉影的看法作片面夸大。要从诗歌中找到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小编整理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训练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鉴赏技法

  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②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2.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余庆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A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B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A(不超过40字)

  B(不超过40字)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50字)

  3.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4.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①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②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诗人听筝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从诗歌的描写来看,筝声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2)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描写筝声的?请作简要分析。

  6.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①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黄金台愧少知已②,碧玉调将空好音③。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④。

  注释:①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 ④劲气:寒气。

  (1)“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

  (2)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7.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兰竹诗 郑板桥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

  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

  (2)上面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情趣和意境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8.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途经秦始皇墓 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1)这是一首怀古咏诗史,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崩”字的理解。

  (2)本诗以“经始皇墓”为题,三、四句却宕开笔墨去写汉文帝,这样做是否妥当?为什么?

  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①。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②。

  苦恨年年压金线③,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俭梳妆:“俭”通“险”,怪异的意思;险梳妆,就是奇形怪状的打扮。②斗画长:画出长长的眉毛去同别人争妍斗丽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手法。

  (1)清人沈德潜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唐诗别裁》第十六),请结合具体语句简析本诗是怎样刻画贫寒士人形象的。

  (2)这首诗有怎样的艺术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五松山①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②,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①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②“雕胡”,就是“菰gū”,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称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作美餐。

  (1)前人评价此诗的颔联中的“苦”“寒”两个字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李白谈一谈诗人在此诗中的形象?

  【参考答案】1答案示例:①“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2答案示例:(1)A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B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2)“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两诗各取一例即可。)

  3答案示例:(l)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4答案示例:①《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②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5答案示例:(1)悲怨(无限秦人悲怨声);包含的情感有:伤春之悲、怀人之愁,离别之恨。(2)①比喻。颔联中写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绕着花啁啁啼血,是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

  6答案示例:(1)首联通过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等动作神态表达愁绪;颔联用典,写空有黄金台,枉调碧玉歌,表达自己的孤寂惆怅。(2)情景交融的手法。(答衬托或借景抒情也可)颈联写秋风万叶,衬托其孤寂悲切;写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尾联以景结情,用梧桐夜雨,寒气萧萧,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全诗抒发了深沉悲切的亡国之痛故乡之思。

  7答案示例:(1)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来扣题,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2)两首诗都通过对不畏春残的幽竹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其“不改清阴”的讴歌,不为俗变的高尚节操的赞美。

  8答案示例:(1)一指始皇已死,二指秦王朝迅速灭亡, 三指生前生势显赫的秦始皇形象在后人心目中彻底崩溃。 (2)非常妥当,用汉文帝的谦和、仁爱与秦始皇的刚愎、凶残作对比; 用路人对汉文帝的怀念同始皇在人民心中地位的崩塌作对比,反衬出暴君的形象,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批判之情。

  9答案示例:(1)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则令人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2)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语意双关,蕴涵丰富。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不为世用、寄人篱下的愤懑不平之情。

  10答案示例:(1)“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心中的悲苦。“寒”字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2)用典故并稍作解释 李白的性格是高傲的,他有铮铮傲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可以“一醉累月轻王侯”,“天子呼来不上船”,在达官显贵、皇亲国戚面前,他表现得目中无人,桀傲不驯,可是在一位农民老妈妈面前,他却如此谦卑,毕恭毕敬,像小孩一样老实腼腆,这就是李白,天真可爱的李白,有可贵品质的李白。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训练】相关文章:

1.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3.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

5.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归纳

6.鉴赏古诗歌的表现手法

7.诗歌鉴赏中20种常用表现手法

8.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

上一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下一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题型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