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说课稿汇总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本课《泥条头像》是“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本课的学习借助瓶子,引导学生进行立体雕塑的初步尝试。由于采用了搓泥条缠绕瓶子形成立体造型的方法,化解了难度,产生了情趣并以此了解变废为宝。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立体雕塑头像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
2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
3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用泥条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
教学难点:作品新颖、生动、富有美感。
本课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以实例为线索,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过程和体会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和五个精美包装的盒子:
一个装有一个彩泥团
一个装有长的泥条
一个装有一个空瓶子
一个装有缠满泥条的瓶子
一个装有制作完成的泥条头像
学生准备泥和各种形状的瓶子
教学设计:
一、 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礼物盒子,学生发现泥条头像。(其实是制作过程)出示课题。
二、循序渐进,解决重点。
1、搓泥条
以一段音乐为时限,教师和学生进行搓泥条比赛,看谁搓的泥条又多又长又匀称。泥条的准备是本课物质前提,如果真的是让学生自己搓,可能劲头不是很大,为了能达到快、好的效果,所以采用了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样一个环节当中。
2、绕泥条
由搓泥条到绕泥条,教师出示瓶子和泥条让学生发现泥条缠绕的瓶子更有兴趣。然后学生以四人小组进行缠泥条比赛,看谁缠的又快又好。
3、添加五官、装饰
教师奖励学生欣赏成人设计头像图片,让学生发现并说说头像特征(五官、表情、装饰)然后以记忆游戏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头部的夸张特征。再欣赏学生做的泥条头像图片,请学生来猜一猜泥条头像是怎么样的?(其实是让学生来说说自己心中认为的泥条头像的特征。)(五官、表情夸张)
五官:你还看到怎样有趣的五官?
装饰: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做
表情: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请你来做一做。
三、 动手实践,制作头像。
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瓶子的形状讨论研究做什么样的头像,如何分工制作。
然后学生制作教师指导。(以前学过泥塑方法)
四、作品的展示
将作品一件件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先进行个别欣赏再进行整体欣赏。作品的展示,是给到学生整堂课学习成果的一个证明,也给到了学生再学习的兴趣和再进步的平台。
五、拓展
欣赏雕塑艺术图片,拓展学生视野。
总之,整堂课的设计是在轻松的环境中开展,在教师的引导下,触碰学生的艺术学习的思维,在动手造型再改进后,一件件生动很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
美术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老人与儿童》,选自苏少版美术教材第三册第十七课。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一. 说教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小朋友们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特别亲近,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学生对这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非常熟悉,创作起来得心应手。同时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 我在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比较来讨论老人与儿童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想象描绘一幅关于老人与儿童的绘画作品,从中体验绘画的快乐。)
在本册教材中,只有本课提醒学生用线描来表现作品。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过于专业的线描知识可以不作太深入地探讨,只要求他们能结合所学的《画触觉》中运用不同线条、不同点的结合表达自己的感官感受,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运用长短交替、流畅圆润、粗细不一的线条,充分表现出老人面部的粗糙感和儿童的细腻圆润感,更深入地学习线条质感的表现知识,也为以后学习专业线描画打下基础。
1.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 认知目标
了解老人与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和运用线条所体现的不同质感来表现出老人与儿童粗糙和细腻的不同外貌特征。
②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主探索、运用线描的手法表现出老人和儿童的面部特征及动态熟悉的生活情景,创作出构图完整的绘画作品。
③ 情感目标:
通过各种感知,观察,回忆,让学生感受亲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品质。
2.教学重点:老人和儿童不同特征的刻画,通过创设老人与儿童在一起的情景,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3.教学难点:运用线条所体现的不同质感表现出老人与儿童粗糙和细腻的不同外貌特征。
4.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等
学生:美术用具,如水彩笔、彩铅等
二. 说教法
细致入微的教材分析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第一步,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又是关键所在。
所以,围绕以上的重点、难点,并且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认知现状,本课以营造良好融洽的师生互动氛围为主线,创设的几个不同的教学情景为线索,充分动用学生已有生活体验,不断采用观察、比较、启发、欣赏、归纳、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图片的比较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在观察老人与儿童不同的外貌特征这一过程中,我采用比较观察法,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的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探究创作能力。
三. 说学法:
我认为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一张美术作品,还要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探究力、创造力。因此,一堂好课,教法的运用是必要的、学法的指导更是值得推敲。
造型是视觉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我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用不同点、线表现触觉的知识,引导学生抓住已学和将学领域中的共性,逐步深入的理解、掌握用不同的线来表现老人与儿童不同外貌的肌理感觉,并通过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情景,主动交流,激发兴趣,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展开回忆,并采用低龄段小朋友特有的线描表现形式进入美术创作的境界,感受到绘画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要全方位的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
1. “大家来找茬”游戏导入
师:下面是我们的游戏“大家来找茬”,小朋友比一比谁的观察最细致,仔细观察照片中女孩的脸、头发等。一会儿,老师要给大家来一个“超级变变变”。(生:头发变白,眼神变暗,牙变黄等)
(二年级学生拥有着无尽的活力和激情,以游戏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通过模像直观,让学生观察对比年轻人变成老人的图片,初步了解老年人面部特征。)
师:对比老奶奶的照片,我们小朋友的脸有哪些特征?小朋友们也可以摸一摸自己的脸,是怎样的触觉。
(学生通过对比观察,认识到儿童的皮肤白白嫩嫩,眼睛大而有神等)
再由教师总结因为年龄的差异,老人和儿童的脸部特征有所不同。顺势引出本课的课题《老人与儿童》。
2. 探索与发现(课件展示)
(1) 找一找
师:找一找,老奶奶的脸上哪些部位的皱纹分布最多! (生:眼睛、嘴巴、脸颊)
师:分别提问①长在额头上的皱纹 抬头纹
②长在脸颊附近的皱纹 表情纹
③长在眼角旁的皱纹 鱼尾纹
通过脸部照片皱纹的特写,让学生了解到在画老年人脸部皱纹时不是乱画的,而是在不同的位置添加相应的皱纹。(教师贴出相应的范图)
师:你们看这位老爷爷最近很烦恼,他的头顶光亮,好像一颗大灯泡!要是在漆黑的夜晚,他可用不着手电筒呢!(对于低年级儿童,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起学生注意力,许多学生都开心的笑了,为课堂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老爷爷的头发除了少还有什么特点?(生:变白了)
(顺势请学生联系生活回忆爷爷奶奶的发型,教师贴出范画。并针对其中一款卷发提问:为什么老年人会烫卷发,师生共同总结出:因为老年人头发少,烫卷发可以使头发看上去变多且美观、时尚。)
师:出示小朋友头发照片,请学生说出小朋友头发的特点黑亮、多等。
(由此对比出老人与儿童的头发也有所不同)
师:除了头发会变白,还有哪些毛发会变白?(生:胡子,眉毛)
(利用课件展示老爷爷不同样式的胡子照片并贴出范画)
(2).画一画
师:不知道老师六十岁会变成怎样的一位老奶奶?(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中示范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中学会运用线条及掌握线条的变化。在示范时,讲解与绘画同步进行,更能使学生掌握儿童和老人用线特点及刻画他们的重点。)
邀请两位小朋友上台尝试在老师准备的2张男、女孩面部添加皱纹,也可改变发型,使其变成老年人。由此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及学习热情。
师:出示老年人的站姿(PPT)
(3). 表演和巩固:
师: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景,请学生思考老年人在过马路,起床等场景下的行动是怎样的,小朋友在相同的情景下的行动又是如何。
现场请两组小朋友分别表演老年人和小朋友在走路时和起床时的动作。并选出最佳表演奖,奖励一枚小奖章。
(模仿秀一是为作业作铺垫,让学生不局限在老人与儿童的面部特征,动态此时就是更好的结合;
二是更好地掌握老人与儿童的特征;
三是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通过模仿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老年人因为年纪大行动不便走路时弯着腰,手持拐杖;小朋友活泼好动,腰杆挺直。)
(范画展示)
(4).交流想法 让学生回忆并讨论和老人在一起时最深刻的趣事,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品质。
3欣赏美术作品,学习绘画方法。
水墨作品。如何体现线条的流畅和粗糙。大胆地运用笔墨。
线描作品。如何用线表现老人和儿童的不同,初步理解线条的几种质感。
学生作品。同龄人在绘画时是如何表现老人与儿童的不同,使得学生感受到自己也是能画出来的。
4教师范画(范图)
展示(先贴范图再于黑板上画出老人与儿童的线描图)
5作业布置
(1) 运用线描的形式,画出一组老人和儿童在一起的'有趣情景
(2) 注意区别老人和儿童的面部特征及动态
(3) 根据老人和儿童的特征,利用点、线、色彩装饰衣服。
(4) 添加有趣的场景如公园、家、马路等,注意构图要饱满,色彩要丰富。
6评价反馈
学生完成作业后,把作品呈现在作品展示区内,然后组织群体学生参与评价交流,教师在学生评价时应注意评价方法的引导,尽可能让学生说,例如:最有创意的是,涂色最均匀的是(。这样的设计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表现能力和美术欣赏评价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生动的表现自己的情感,从而获得成功的愉悦)
7总结扩展
让学生欣赏多种表现手法,如水粉、雕塑、油画等表现出的老人与儿童造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并在总结中教师强调要关心、爱护老人和儿童,让世界处处充满爱,使学生的感情再次得到升华。
五.板书设计
《老人和儿童》这一课既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亲情,又要让学生尝试用线条的形式表达生活中最熟悉的老人和儿童形象,所以要让学生带着情感学习,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活动下有效学习,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