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的模拟试题

2020-06-30试题

故都的秋的模拟试题

  一、填空

  1、第4自然段中有一段文字:“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这一段文字是写_________。

  2、第5自然段中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本文开头和它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

  3、在11自然段中“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 Golden Days 的枣子的样子”是_____的颜色。

  4、这段文字:“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 Golden Days。”其意思是说________。

  5、“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段文字所用的比喻分别喻________________。

  6、用一个成语概括5题句子中所比喻的意思。_____________

  7、“我愿意把寿命和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句抒发了 。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

  郁达夫(1935年4月)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注]来看,曰论辩,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来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从文章的主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

  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种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的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选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则,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了好的散文来么?

  注:《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

  1、第一段有三个用粗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

  答:①和②__________

  ②和③__________

  ①和③__________

  2、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__________;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__________;至于他所说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__________的问题。

  3、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第一重指□□□□□□□□。(不超过8个字)

  第二重指□□□□□□□□□□□□□□。(不超过14个字)?

  4、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书的看法是□□□□□□□□□□□□□□□□□□□□□□□□□□□□□□□□□□□□□□□□□□□□□□□□(不超过48个字)

  5、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这个发现也解答了另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地球绕日公转的天数为什么渐渐减少。这是因为地球体积膨胀影响了它的自转的速度。众所周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是基本不变的。同时科学家也发现,每过一年,一天的时间就要延长0.5秒,每过一个世纪,一天大约延长1分钟。古生物学家在距今5亿年前的珊瑚化石中发现,珊瑚虫身上反映年轮的条纹表明,当时一天只有21个小时,每年有420天。地球的这种变化,现在也没有停止,我们可以预测,再过2亿年,一年将只有250天了。

  “另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指的是( )。

  A、地球上每年时间在减少的原因

  B、地球上每年天数在减少的事实

  C、地球上每年时间都延长的原因

  D、地球上的这种变化到现在也并没有停止

  【试题答案】

  一、填空

  1、北国之秋的清、静、清闲

  2、北国之秋来得静,来得悲凉

  3、像橄榄又像鸽蛋淡绿微黄

  4、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5、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

  6、相形见绌(或相形失色)

  7、作者对北国之秋无限依恋、爱恋之情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

  1、不同 ;不同;同 (① 指《古文辞类纂》中对文章的各种分类;② 指由各类名所决定的文章的内容;③ 指文章自身的内容,它决定文章的体。

  2、主题;表现形式;白话与文言(或“语言运用”)。

  3、封建正统思想(或“封建的三大厚柱”);陈旧死板的表现形式(或“陈旧死板的行文方法和章法”)

  4、虽然它的材料丰富,但它的思想是严守教条的;虽然它能分门别类,但它的分类不够合理简明;(意思对即可)(从“材料”和“分类”两个方面分析;有辩证特点)

  5、A、C(注意“心”,即主题,而不是“体”,B、E中均有表现形式(“体”)的内容在其中,故排除;D项“应反映民族文化”显然作者没有提及,所以A、C是正确选项)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B

【故都的秋的模拟试题】相关文章:

1.故都的秋模拟试题

2.《故都的秋》模拟试题附答案

3.《故都的秋》课件

4.《故都的秋》教案

5.《故都的秋》的课件

6.故都的秋课件

7.故都的秋简单教案

8.《故都的秋》教学心得

上一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想飞就飞下一篇:故都的秋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