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李之仪鉴赏试题及答案

2020-08-22试题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李之仪鉴赏试题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11分)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宋】李之仪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注释】①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14.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起句照应诗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

  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来源:学|科|网Z|X|X|K]

  C.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

  D.“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E.此词是咏怀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写景也是为了抒情。词人借登凌歊台抒发了内心的感慨。

  15.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试题答案:

  14.B、C[B项“强烈的情感”理解有误,该句在写景中流露出淡淡的惊讶、遗憾和惆怅,情感并不强烈;C项“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对诗意理解错误,这两句生动描写飞花与坠絮的情态,并无赞美前者有情、贬斥后者无情之意。(也有人认为飞花、坠絮本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但经过诗人的渲染,便都变成了含情物:飞花指他人之乘风直上,舞态翩跹,得意非常;坠絮喻己身之遭谤被逐,堕地沾泥,了无痕迹。)](5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15.①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②思归之情:作者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③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被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④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思想感情”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李之仪鉴赏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鉴赏

2.凌歊·铜人捧露盘引词作鉴赏

3.临江仙试题与答案参考

4.寒有怀鉴赏试题及答案

5.《鹭鸶》鉴赏试题及答案

6.《淮上与友人别》鉴赏试题及答案

7.春日思归鉴赏试题及答案

8.赵嘏《登安陆西楼》鉴赏试题及答案

上一篇:登楼感怀原文及翻译下一篇:母亲节心情随笔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