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练习题

2018-07-27试题

  我的叔叔于勒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挣钱挣扎挣开挣脱

  B.蛋壳蛎壳地壳金蝉脱壳

  C.煞白恶煞煞风景煞有介事

  D.更换变更更替万象更新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A.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

  B.比喻很有把握。( )

  C.形容生活非常困苦或窘迫。( )

  D.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

  3.下列各句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 )

  A.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C.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D.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4.将下面文段中用错的标点符号改正到□中。

  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5.填空: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短篇小说集《________》;我指的是________,他指的是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①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②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③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④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⑤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⑥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⑦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⑧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⑨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⑩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⑾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⑿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⒀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⒁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⒂父亲赶紧走去。我这次可跟着他走了,心里异常紧张。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样,土地性质怎样等等。后来谈到我们搭乘的这只特快号,随即谈到全船的船员。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⒃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⒄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⒅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⒆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6.根据画线语句判断:下面的文字应该交代的故事情节有什么?

  7.阅读⑦~⒆段完成填空:随着情节的发展,菲利普的心理发生了哪些相应的变化?故事情节:怀疑水手是于勒-- -- --得知水手是于勒

  相应心理: ( ) (担心) ( ) ( )

  8.从选段内容看,菲利普和克拉丽丝的性格有哪些异同?

  9.从选段结尾文字看,菲利普夫妇将如何对待再度落魄的于勒?

上一篇:《邓小平爷爷植树》课文同步练习题下一篇:课文《荒岛余生》阅读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