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禹治水课后题

2018-12-05试题

  《鲧禹治水》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治理洪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执著的信念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至今依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相关诗文内容,一起来看看!

鲧①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②,不待帝命③。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④。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⑤。

注释

  ①鲧(g n):人名,禹的父亲。 ②这句说:鲧盗取了天帝的神土采堵塞洪水。帝,上帝,天帝。息壤,据说是天帝的神土,能不断生长,因而能堵塞洪水。堙(y n),堵塞,填塞。③这句说:没有得到天帝的命令。④祝融:火神的名字。羽郊:羽山的近郊。⑤这两句说:鲧腹中生下禹,天帝就命令禹平定了九州。复,同“腹”。据郭璞注曰:“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也。”卒,最后,终于。布,同“敷”,铺填的意思。传说禹吸取鲧治水不得法的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终于治服了洪水。

阅读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鲧(g n人名)窃帝之息壤 B.以堙(y n堵塞,填塞)洪水C.鲧复(f 又)生禹

  2.翻译句子。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译文

  3.有人说,在如何治理洪水这个问题上,鲧失败了,禹胜利了,但他们父子都不失为古代人良与洪水进行搏斗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治水英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谈谈你对鲧禹其人其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鲧禹治水阅读答案

  1.C 2.B 3.大神鲧偷窃了天帝的宝物息壤来填塞洪水,不等待天帝的允许。 4.鲧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危胁之际,挺身而出与洪水进行斗争,并冒着生命危险,窃取了天帝的“息壤”,最终于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他的所做所为赢得了后世人民的景仰和歌颂。

  禹善于总结鲧失败的教训,利用疏导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治水斗争的胜利,从这一意义上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译文

  洪水泛滥起来,波浪滔天。(这时),大神鲧便去偷窃天帝的宝物息壤——一种能生长不息的土壤——来填塞洪水,不等待天帝的允许。天帝(恼怒)便叫火神祝融去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野,可是却从被杀死的鲧的肚子里,生出他的儿子禹来。天帝只得命令禹去铺填息壤,平定了九州的水患。

内容扩展

详细译文

  1、据说中国在古代闹过一次大水灾,那水势的浩大,灾害的严重,简直使人难以想象[1]  。大地一片汪洋,庄稼淹没了,房屋冲塌了,人们扶老携幼,都逃到山上或大树上去。有的人虽然逃到了山上或树上,但因为经不住风雨的吹打,特别是找不到食物,不久就冻死饿死了。有些人虽然侥幸逃到了比较大的山上,可以到山洞栖身,或用树枝树叶搭起窝棚躲避风雨,寻找树皮、野菜充饥,暂时维持生命,但人多树少,各种毒蛇猛兽也因逃避洪水上山,威胁人类,所以每天没有被淹死、饿死、冻死,以及被野兽毒蛇侵害而死的人,真可以说是掐指可算。

  这时,人们都苦苦地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把他们从死亡中拯救出来。但是高高在上的天帝,只顾自己在天庭中寻欢作乐,根本不把下方受害遭难的“蚁民”(在他的眼里,下方的人民就像蚂蚁一样不值钱)放在心上,对于人们的苦苦哀号,毫不理会。

  人们悲惨的遭遇倒是感动了天神鲧(gǔn),他命神鸟去偷窃能阻止洪灾的“息壤”(神土,能生长不息),“息壤”虽小,分量却不轻,鲧就叫来了神龟去驮,神龟将“息壤”放在地上,大地顿时好转。

  天帝知道了,就将“息壤”收回,并派火神杀死了鲧。三年后鲧的肚子突然裂开了,生出天神禹。禹出生以后,鲧就变成一条玄鱼游走了。禹决定像他的父亲鲧一样去治水,但他没有求天帝(《山海经·海内经》原文中是天帝命令禹治水),而是率领他的部下,前去治水。他们杀死了引起水灾的魔神共工的部下无支祈,但共工知道后,连忙逃走。

  禹主要的目的是疏通河道,许多神知道后,都愿意出一份力,伏羲送禹一幅八卦图,河神冯夷送禹一幅河图。禹收下后就开始治水了。连帮鲧偷“息壤”的神龟和应龙也来助阵,使得进展很快。但他们到龙门时问题就大了:龙门是个重要咽喉,禹和他的部下、朋友们花了5年时间才将龙门开凿出一个豁口,使河水畅流而下,一泻千里。

  禹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叫启,禹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就是这样,禹在治水期间,曾经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一次都没有进去过。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禹从南方走到北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跑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不顾风吹雨打,不顾艰险劳累,一直率领人们从事治水的艰苦劳动。经过了十三年,禹终于将大水治理好,完成了鲧的遗愿。

  2、上古时代,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那时,大地一片汪洋,庄家、房屋都被淹没了,人们只好逃到山上或树上去。因为缺吃少穿,饿死、冻死的人很多。人们苦苦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一位叫鲧的天神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想办法帮助人们治理洪水。

  鲧知道要治理洪水,只有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rǎnɡ)。息壤是一块几尺见方的黄土块儿,只要把它放在地上,说一声“长”,他便会迅速扩大,驱走洪水,露出陆地。鲧探听到了秘藏息壤的地方以后,就请神鸟带路,请神龟挖洞,偷出了息壤。鲧把息壤放在地上,说一声“长”,果然,息壤马上几里、几十里、几百里地伸展开来。洪水慢慢被赶退了,陆地重新露了出来。逃到山上、树上的人们重新回到了陆地,准备盖房子、种庄稼,重建家园。

  可是,天帝很快就知道鲧偷走了息壤。他大发雷霆(tínɡ),派火神祝融杀死了鲧,夺回了息壤。这样一来,洪水又重新泛滥开来,人们又陷入灾难之中。

  鲧虽然死了,但他的尸体过了三年也没有腐烂。一天,忽然一声巨响,鲧的肚子裂开了,从里面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

  大禹同父亲一样,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治理洪水,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

  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摸清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决定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

  治洪工程开始了。大禹亲自拿着镐(ɡǎo)头,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挖渠开山,疏通河道。曾经帮助鲧偷取息壤的神龟也来帮忙运送土石;神力很大的应龙也用坚硬的尾巴在地上划出深沟,来导引洪水。

  在治水过程中,最艰巨的工程是开凿龙门。龙门是一座大山,高高地横在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的去路,河水只好绕道从山脚下一条狭窄的河道穿过。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地干着。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流畅地流向了大海。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人们个个兴奋不已,围着大禹欢呼雀跃。大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人们重新返回家园,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人们非常感谢、敬佩大禹,便一致推举他为治理天下的君王。

  3、传说,古时候这里洪水滔天,吞没了大片的土地和山川,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舜帝派大禹到嵩山治理洪水。禹来到嵩山后,决定在太室山与少室山之间的轘辕山打开一条疏洪泻流的通道。那时大禹的妻子涂山氏,为了支持丈夫治水,也来到嵩山,每天给大禹缝衣做饭。一天,大禹在上工以前,对涂山氏说:“你听见我的击鼓声,就来送饭。”说完,就去治水了。涂山氏准备好饭食,单等着鼓声传来。

  大禹为了尽快凿开山间通道,就变了一只大熊,在山间来来往往,开山凿石,忙碌不停,连饭都忘了吃。谁知一不小心,竟把一块石头踢落崖下,恰好击在鼓上,涂山氏听到鼓声,急忙把准备好的饭食送到轘辕山下。可是她东张西望却不见丈夫的踪影,只见一只大熊在山间跳跃治水。她心中一惊,羞惭之下便向山下跑去。跑了一阵,涂山氏跑不动了,化成了一座巨石。大禹见此情景,大呼:“还我孩子!”只听一声巨响,石破北方,一个男孩出生了。这个男孩就是夏朝第二代君主夏启。石破生启的巨石高约10米,围长43米,人称"启母石"。所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指的这个地方。

  由于大禹和妻子涂山氏治水有功,大禹被封为夏伯,后建都阳城。大禹和妻子死了以后,汉代为表彰启的母亲涂山氏支持丈夫治水的功绩,便在中岳嵩山72峰中的万岁峰下,建了一座“启母庙”,并立下《启母阙》。

  4、大禹变作熊去凿山开道, 其实这是长期的劳顿改变了禹的形象。《庄子·天下篇》云:“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相传大禹患有半身不遂症,后步跨不过前步,只能勉强跳着走路,宛若巫师作法事,被称为“禹步”;长年风吹日晒,浑身漆黑,瘦骨嶙峋,尖嘴猴腮,与悟空形神酷似,却比不上悟空之灵巧。禹妻涂山氏见英雄的丈夫变成如此的形象,实在不堪,于情感上难以接受,她在羞愧逃避途中也变成了石头。

  而禹妻涂山氏女娇其本来形象则似乎是白狐。《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云:“禹三十未娶,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涂山氏若非白狐,为何有九尾白狐来造访禹以为其婚娶之兆?涂山氏若非白狐,何以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袁珂翻译为:“寻求伴偶的白狐狸呀,九条尾巴充实而强壮。”如果此说成立,则涂山氏就是由白狐变成石头的。有如花果山上的仙石能孕育生命,启即是破石而生的。“启”意即为“开”。

上一篇:藤野先生课后题下一篇:济南的冬天课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