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卷的实例解析

2019-01-05试题

  各位初中的同学们,这次为大家带来的是实例解析如何进行语文考试的试卷分析,希望大家看后有所收获有所成效。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这次段考,七至九年级的试卷都 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但也有几分的超纲题,让学生一筹莫展。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2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词语的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语境填空成语的运用、歧义句的修改、古诗默写、写话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5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作文,计50分。

  二、从教学双方来分析试卷得分高低,大致可以发现:

  (1)目前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还不够扎实;

  (2)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及过程,缺少整体的理性的认识,特别是从课内到课外语文能力训练的一贯性系统性不够;

  (3) 语文教学关注课堂多,关注课外少;关注课本多,关注生少;

  (4) 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整体不高;

  (5) 作文教学训练水平不高,机械有余,活力不足。

  三、关于初一、初二语文试卷命题的几点建议

  1、本着“围绕课标、贴近教材、靠近中考”的原则,针对当前全县初一、初二语文教学整体现状,从“地域、学生、教师、资源”差别等多个角度去构思、定位,试题难易度的比例分配为7:2:1,力求做到试题覆盖面及难易度适合全县初一、初二学生作答,以真正发挥出教师教、学生学的有效成绩的反馈。

  2、为了使学生能在进入初三后融会贯通的做到知识间的整合,在命制初一、初二试题时,应引导学生重视基础,重视方法,引导师生重视文本、关注文本、关注生活、关注感受。开拓思维,培养综合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为核心,进行试题命制。力求在初一、初二试题的引领上真正起到打牢基础,打好地基的作用,为的是升入初三能更显其实效性。

  3、初一整体思路:重视教材、热爱自然、留心生活、学会学习、更要懂得感恩、懂得为他人着想,让自己快快长大;同时更要懂得在生活与学习中学会坚强。

  4、初二整体思路:重视方法、学会多角度思考、拓展延伸、提升感悟、学会与人相处、学会讲话艺术、懂得爱是美好、爱是相互,需要真诚的同时还要讲究艺术;同时也要懂得人生需要一种坚持,一种认真,一种严谨,一种谦虚!

  总之,取代“知识立意”,已成为中考语文的命题原则和发展趋势。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中考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以“能力立意”代热点,营造真实的、现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应用已学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洋溢着充沛人文情怀的中考试卷命制将成为未来中考评价改革的方向之一。

  教学现状分析

  学生答题中暴露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以上试卷分析,结合平时听课调研所知,语文教学主要还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阅读教学,方法不当。

  语文阅读课时最多,但实际上一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并不强,考试中阅读理解也最拉分。究其原因就是教学方法不当。教师把教材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而不是将教材当成学材,当成很好的例子,真正用好教材,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迁移。这势必导致学生没有学会阅读方法,当遇到一篇新文章时感到无从下手。而且教师上课有时死扣教材,就课论课,不能激活文章中蕴涵的人文性,不能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能旁征博引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造成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学习语文感到索然无味。

  2积累运用,抓得不实。

  3.题海战术,缺乏指导。

  在实际中,教师布置作业时无论练习册质量如何,往往是让学生将一本练习册从头做到尾,很多课堂练习也并未经过筛选。让学生跳进题海,而教师却跳出题海,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学生整天埋头大量做题苦练,甚至重复做题,磨掉了学习兴趣,失去自我,变成做题机器。

  上面对语文教学现状分析讲解,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卷面成绩看,作文成绩最好,现代文阅读得分率次之,客观性试题得分不一。

  综观答题情况,学生暴露出如下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

  一些学生背诵效果不好,默写不准确。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仿写、说明一些基本知识还不会在语境中实际运用,没有转化为能力,缺乏语感。

  2.文言文词语积累不牢固,对篇章内容理解肤浅。

  对文言词语的含义把握不准确,如解释“走”的意思,很多人答错而正确答案应是“跑”。对文言文篇章内容理解、赏析能力不强,只会死记硬背,遇到活题不会变通。

  3.现代文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悟能力。

  4.作文缺乏个性。

  许多学生作文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相去甚远,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一是审题意识淡薄,主题不鲜明。有些作文中心不明确,还有些作文不在话题范围之内。二是选材范围狭窄、不新颖,编造材料、套用成文现象突出。一些学生平时只读课本,课外读书很少,文化视野狭窄,腹中空空。不少学生开头套用了作文题中现成的提示材料,,或全文就是把提示材料扩写了。写记叙文,许多学生选材平淡、陈旧,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个性,感染力不强。三是不能把握文体的基本特征,有些学生作文没有文体,出现了“四不像”的杂货摊式的作文。四是语言苍白,缺乏文采。说明平时学生语言积累少,词汇量小,文化底蕴不足。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下一篇: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