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属于道教名山。建福宫,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天然图画坊,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城山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青城山风景区导游词1
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你们好!因在此的朋友们来自祖国不同的地方,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相聚在里,这就是缘份,希望各位朋友都能珍惜旅途中一起同行的缘份,能在旅游活动中彼此关照。请大家跟随我。大家来四川之前一定听过“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广告词。今天我们就先“问道青城山”。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内,距成都68千米,距都江堰市区16千米。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郭,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千米,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千米,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则寒气通人,夏天则凉爽无比,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1982年,青城山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0年,都江堰及青城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青城山一都江堰旅游景区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自古以来,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于自然,不加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彰显青城山特色的还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其中圣灯(又称神灯)尤为奇特。上清宫是观赏圣灯的最佳观景处。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后,在上清宫附近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传说是青城山的神仙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称为圣灯。实际上,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青城之幽素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唐代“诗圣”杜甫来到青城山后,写下了“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1940年前后,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举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宫。他寻幽探胜,泼墨弄彩,作品逾千幅,还篆刻图章一方,自号“青城客”。20世纪60年代,张大千在远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罗画巨幅《青城山全图》,晚年自云:“看山还是故乡青”,“而今能画不能归”,终身对故乡青城仙山充满着眷恋之情。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青城山著名道教宫观——建福宫。建福宫坐落于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仅存两殿三院,为清代光绪年间(公元1888年)重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建福宫筑于峭壁之下,气度非凡。其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西行一千米,即至岩石耸立,云雾缭绕的“天然图画”。南宋诗人陆游有诗描写当时的建福宫是“黄金篆书榜金门,夹道巨竹屯苍云。岩岭划若天地分,千柱眈眈在其垠”。观宫内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庆符王妃的梳妆台遗址以及壁画、楹联等文物。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老君阁,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1260米,顶上原有呼应亭,取“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20世纪80年代末改亭建阁。2008年“5.12”特大地震毁坏后,今重建阁高33米,共九层,下方上圆,层有八角,象征天圆地方,太极八卦;外观呈塔形,尖顶,中堆三圆宝,寓意天地人三才。
重建以前老君阁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老君阁建筑群包括东华殿等处。其中东华殿的一百平方米,长五间,中祀东华帝君,左右龛分祀吕纯阳及锺离权。老君阁于一九九二年秋兴建,历时三载竣工。为八百里青城圣境,又创一宏伟奇观。
各位朋友,咱们的行程就要结束了,在这里呢,我想把祝福送给大家,我衷心祝愿咱们能够再次重逢在阳光灿烂的季节。谢谢大家!
青城山风景区导游词2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青城山景区参观游览!我是各位今天的导游小×,很高兴能陪伴大家旅行,在今天的游览过程中,请您全程紧跟团队,注意安全,祝您旅途愉快!
作为川中名山的青城山,背倚莽莽苍苍的千里岷山,面对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距离成都仅68公里,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早在汉代,这里就已经成为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青城山与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相距仅12公里,这一山一水相映成辉,并于2000年,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旅的精华景区。
青城山又称“赤城山”,因为传说中“赤城”乃是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道教创始人张陵当年在青城山一带创教传教,以青城山为道教祖庭的所在地。唐玄宗时力主道教,使青城山的道教宫观有了空前的发展,最鼎盛的时候全山有道观七十余座,现保存下来的有天师洞、上清宫、祖师殿等几座较大的宫观。青城山全山有三十六峰,峰峦如聚,林木茂盛,终年四季常青,状似绿树包围的巨大城池,故名为“青城山”。在蜀中众多名山里,青城山更是以其“幽”独树一帜,不管是参天古木还是通幽小径,无不与宫观楼阁相映成趣,幽中见奇,幽中见秀,难怪世人皆道“青城天下幽”。于是这一道一幽,就巧妙地构成了我们探访青城山的线索,让我们走进青城山,拜读道教文化,感悟幽深清静。
游客朋友们,我们一路走来,不知您是否在已感受到青城山独特的清凉幽静了呢?现在,我们来到了海拔1260米的老宵顶,而您眼前所看到的就是位于青城山第一峰绝顶之上的老君阁。
老君阁原为“呼应亭”,有“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后改亭建阁,而得名“老君阁”。老君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青城山所有的道教建筑,都依自然地理环境而建造,上下重叠错落有致,并都以“三”为建筑构思,体现了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乾坤概念。建筑上布满了绘画和浮雕装饰,表达了道家清静无为,健康长寿的思想。老君阁选择在青城绝顶上而建,上接天下连地,也正是对道教崇尚天人合一的最好诠释。当我们登阁远望,岷邛群山和天府平川尽收眼底,即使是山雾缭绕时,也能感受到天地间仿似仙境,有攀云登日之感。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老君阁曾遭受重创,好在修复及时,才让这绝世之作今天还能呈现在大家眼前。
老君阁的由来,是因为阁内所供奉的太上老君骑青牛巨像,请大家随我走进老君阁,一睹太上老君的风采。大家可以随我手指方向看去,眼前这座就是老君阁镇阁之宝——太上老君骑青牛像。老君像高13.6米,连牛身通高16米,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为蓝本,经许多学者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造像过程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堪称是自古及今绝无仅有的老君塑像。
老君即“三清”中的“太清道德天尊”,其原型便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据传,周昭王22年,老子对周王朝的衰败感到无力,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离开家乡,去四处游历。待他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函谷关的总兵尹喜将他拦了下来,因为尹喜在城关上眺望时,看到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漂移而来,接着,风骨非凡的老子就骑着青牛出现,所以尹喜认为老子是贵人,想要挽留。但是老子去意已决,尹喜想要留下他,于是想了一个为难老子的办法,让老子留下自己的一篇文章,如果老子写不出来,那么就不放他出关。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老子仅仅花了非常短的时间就将一篇文章写给了他,于是轻松地出了函谷关。而他留下的这篇文章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道德经》,文章中阐明“道”即是宇宙之源,是万物生化规律,具有清静无为自然的本性。老子出函谷关后,不知所踪,据说是羽化成仙。后来,老子出关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和演绎着,而老子出关时的“紫气东来”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其后,张陵创建道教,拜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有趣的是,老子出关所乘坐的青牛也成为道家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成为后来神仙道士的坐骑。
讲到这里,想必大家已按捺不住想要等阁远眺,众览青城群山,一尝飘然成仙之感了吧?接下来我们在此作短暂的自由活动,请大家一定注意脚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