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感研究新思路论文

2020-04-26实用文

  一、正本清源,准确界定语感内涵

  “语感”一词,最早出现在夏丐尊的《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后的一信念》一文中,他主张“传染语感于学生”。对什么是语感?他解释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讲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如此,真的文学也如此。”

  夏老的有关培养语感的主张一提出来就得到叶圣陶、吕淑湘等人的共鸣。特别是叶圣陶老先生,多次对语感作了深刻阐述,如,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他认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的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常叫做‘语感’。”在同一篇文章里,他继续深入论述语感在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作用,“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有时,他还特意引用夏丐尊上述的一段话来印证自己对什么是语感的看法。吕淑湘则从语言的三要素出发,把语感分为“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进行深入研究。

  夏、叶、吕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语感研究,对语感内涵、特征和语感实践作了拓荒性的工作。以后研究时断时续。研究集中在对传统教学经验的发掘。对语感及语感培养,大多放在语文能力培养中论述,少见专门论及语感。

  直到九十年代,语感研究掀起一个高潮,对语感性质、特征、培养作了大量研究,既有大量的研究论文、又有专著问世。研究领域也多有拓宽,如对什么是语感,有从哲学的角度加以界定的,如,“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觉的理解。”(王尚文)有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界定的,如,“语感是对语言的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能力”,(杨炳辉)“是对言语内涵的一种直觉能力”。(余应源)有从教学论角度加以界定的,如,“语感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李珊林)有从语言学的角度加以说明的,如,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李海林)“一方面,语感包括人对语言的结构模式和运用模式的掌握”,“另一方面,“语感还是一个语言反应机制。”(巢宗祺)

  综观不同时期对语感内涵的研究,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对语感的“感”,看法是比较一致的,“语感的基本语义是‘感’,即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性直觉层面上的言语能力。”(潘新和)而对语感的“语”的认识,后来者的研究,离语感首倡者的初衷甚远。从上述对“什么是语感”的例举中可以体会到,后来者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把语感的“语”理解为一般的言语能力,而初期的研究特别是首倡者的研究,都把语感的“语”定位于特殊的言语能力,即“理解文学语言的能力”。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春雨、田园、新绿、落叶才会引起人们诗意的联想;要是在说明文或议论文里,“春雨“就是春天的雨,“新绿”就是刚长出的草和树叶的绿色,“落叶”就是从树上掉下的叶子,又何必要有那么多的联想,那么多的感慨?后来的研究者大都忽略了这一点,把语感泛化为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能力,说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正本清源,该是还“语感”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了: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是对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直觉性、综合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语感的主要特征。

  理解语感的文学意义,也就不难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把语感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了。

  叶圣陶、夏丐尊等老先生有着深厚的传统文艺理论基础,语感的提出和“意境”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古代文论中,非常重视“意境”的创设与欣赏。意境,就是“在重视个人感悟的同时,强调心象与物象的相互渗透,以构成特殊的情调,传达出象外之旨。”“前人创设的意境,会引起后人相类似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代代相传,层层累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物象与情感之间相对稳定的结构关系。如“黄昏”勾起人们对时间的感慨,“月亮”激起人们对空间的遐想,“细雨”引发人们的禅思等。”(王正)语感,就是对这种“物象与情感之间相对稳定的结构关系”的直接感悟。培养语感,也就是培养感悟、体验意境的能力,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培养理解和鉴赏文学的能力。

二、认识到位,从语文素养认识语感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以下简称“新课标”),“语感”的地位大为提升。1999年以前历次语文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课标等)均未提及语感,2000年修订大纲,在“教学建议”的阅读条款中,开始提出要“培养语感”,新课标则把语感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多次提到“语感”,如“培养语感”“形成良好的语感。”“……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等。

  语感地位的提升令人瞩目,究其原因,是语感固有的文学意义、以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华与“语文素养”的新理念的合拍。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培育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1、“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2、新课标还把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内容具体细化,“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无庸讳言,在语文素养的三维目标中,

  文学性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特征,这不仅可以从新课标制定者的解读体会出来,还可以从新课标实验教材大量增加的文学作品得到佐证。语感的综合性、情感性、形象性和语文素养的特征的高度吻合,从而使语感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上一篇: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论文下一篇:CCFCSP认证及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