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发展生态农业论文

2020-04-26实用文

  1重庆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重庆三峡库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一般海拔高,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很好,被现代工业污染小,武陵山,大巴山植被茂盛,绿树成荫,河流、水库、池塘、水资源丰富,大部分水质清新无污染,形成重庆地区罕见的绿色生态环境,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发展“无毒、无公害绿色食品”这一特色产业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重庆市开县满月乡,草原丰富,可以发展肉牛、山羊等草食动物,乡政府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在“特色”上做文章,带动扶贫示范区的建设,使扶贫示范区上了档次升了位。

  2重庆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市场信息传递不快

  重庆三峡库区农民,因为由于处在边远贫瘠的自然环境,交通闭塞,通信不畅,缺乏市场需求的更多的了解,更不用把握市场。大多是“凭着自我感觉抓生产,跟在别人后面搞调整”,产品质量不高,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和名优特新产品更少;品牌意识不强,持续发展力弱;产业规模小,形成不了支柱产业。

  2.2科技推广力度不大

  重庆三峡库区在农业科技,尤其是生态农业的种植、养殖技术推广上严重滞后。即使有一些实用技术,也是覆盖面小、科技含量低、粗放经营,产品成本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农民老龄化问题突出,年轻人不爱农、不懂农、不从农,“谁来种地”已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农民缺乏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

  2.3示范基地建设不强

  重庆三峡库区不少生态农产品没有稳定的生产基地,而是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或零星的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吸引不了市场,缺乏参与大市场流通的能力。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中介组织不完善,产业链缺乏张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滞后,大多数农副产品以原料进入市场,很难实现更多升值。

  3重庆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农业采取的有效措施

  3.1更新观念,切实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第一,要调整品种结构。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多、人多我新”的原则,向特色化、规模化、优质化、效益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并彻底改变主要从事种自养自足产品的现状,向生产更多优质的'产品转变,从而占领省(市)及国际市场。第二,优化资源配置。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吸收更多的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现有的山地资源,发展地方特色种植和养殖业。第三,要畅通流通体系。把分散、零乱的产品经营,通过专业合作社联系定点销售地,抢占市场,扩大产品销售。

  3.2树造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应该注重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努力提高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农技站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依托农校、农函大,搞好农民科技培训,鼓励“土专家”“田秀才”,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加工信息和科技承包服务。例如,重庆市移民局和西南大学合作,制定“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并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受益面广的高效生态农业项目。又例如,重庆市开县提出了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之路。在稳定粮油和生猪生产的基础是,着力发展柑橘、蔬菜、中药材和山羊、生态鱼、肉兔等特色产业。现有开县锦橙、开县木香、开县春橙、开县龙珠茶、“九龙山”大米、龙须牛肉、开县冰薄月饼、水竹凉席等驰名品牌。开县近年来,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

【库区发展生态农业论文】相关文章:

1.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策论文

2.生态农业文明发展的再思考论文

3.沼气生态农业发展与对策研究论文

4.当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论文

5.浅谈生态农业发展建议论文

6.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

7.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建议论文

8.生态农业发展近况研究论文

上一篇:浅谈生态农业发展建议论文下一篇:生态农业发展近况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