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问题解决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文章探讨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提升学生白我效能的策略。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从根本上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院校发展迅速,育人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教学改革的深化,为学生的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多数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大好时光和有利条件不断积累知识,充实自己,他们积极上进,刻苦学习,专业技能和身心素质都得到健康成长。但也要看到,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精神状态萎靡不振,存在着心理疾患。
据统计,在我国,存在一定心理困惑及轻度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高达25%~30%。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的纪宏教授曾在1378名大学新生中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偶尔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占25%,经常有此想法的占7%。北京1997~1998年做了一项规模较大的调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占16.51%;大学生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的水平,且均具显著性差异。说明大学生群体相对国内正常人群而言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沈阳某高校对其中3384名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显示,41.54%有心理问题,51.54%的学生有偏执倾向。调查认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精神压力、人际关系、贫富差距和将来就业四个方面。另一项规模较大的调查是媒体在2004年3月披露的:南开大学对天津市20所高校2.3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良好,占学生总人数的74.74%,但仍有25.2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
大学生存在心理疾患和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堪重负于自身成长的压力
处在青春后期的大学生,自我身心面临着五个重要的发展课题:完成学业、求职就业、自我认同、亲密关系和性。同一时期要处理这么多重要课题,自然会引起紧张。一些学生不堪重负,因而出现了烦躁、焦虑、抑郁和偏执等心理疾患,有的甚至出现侵犯、自虐等越轨行为,严重的则走上自杀不归之路。
心理学认为,抑郁是一种情绪的混乱,其最典型的情绪状态是无望和无助交织在一起。“许多抑郁的人可能丧失食欲而使体重下降,睡眠减少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有一些抑郁的人睡得较多,甚至多睡几个小时,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另外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很容易入睡,但睡得很早,而且一醒后再也难以入睡。随着饮食和睡眠的问题的出现患者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有身体要垮掉的感觉。”许多大学生陷入抑郁状态时也会选择睡觉、玩游戏、疯狂购物等(特别是女生)方式逃避现实。抑郁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它不仅使一个人思维迟钝,还会在不同程度上让人觉得存在的无价值感,会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忧虑最大的坏处就是摧毁我们集中精神的能力,一旦忧虑产生,我们的思想就会处于混乱状态,从而丧失做出决定的能力。”大学生处于抑郁忧虑的状态时就会无法集中精神去完成一些要求注意力长时间集中的任务,从而导致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挫折失败。
(二)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和困惑
经济全球化、信息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结果,直接导致了传统价值观念的裂变,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精神也被抛弃。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激烈竞争,也使社会出现了贫富差距、认知落差等问题。反映到高校,有的学生经常高消费,有的吃咸菜度日,强烈对比的结果,对于自我意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而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心理错位。
同时,社会的开放、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竞争,也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今天的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真正的“花花世界”,这个世界充满机会和诱惑,同时也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刚刚脱离父母掌控的大学生,尚未对如何选择并承担选择的后果做好准备,因此很容易陷入种种的困惑。类似如网络成瘾、执著于性生活追求等,也就出现在大学生的一些群落中。
(三)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
近年来,虽然上大学的比例越来越高,但中学的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中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可以说,大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是在中学形成的,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应试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去人性化”,即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而不考虑他们的其他需要,如休息、娱乐、交往、了解社会等等。中学生的成长任务被窄化为学习,而且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最狭隘意义上的“学习”。因此中学阶段很多成长的任务,如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意识、人际交往的能力、自我管理等等,都没有完成。一旦进入大学,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时,就变得很难应付,难免产生焦虑和挫折感。
(四)心理积弊的极端发泄
不少大学生对现状不满,他们感到痛苦难受,进而扭曲压抑,心理上积累了过多的负担,积重难返的结果是,容易爆发出过激的侵犯和越轨行为。著名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痛苦往往引起愤怒,痛苦的刺激导致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引起人们倾向于产生侵犯行为”’。大学生产生侵犯行为正是由于心中的不满与愤怒。这些不满与愤怒很多来自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学校的管理措施、大学生个人之间的攀比、对社会的看法以及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担忧等等方面。社会生物学认为:“
(1)侵犯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本能;
(2)侵犯是人类生活必有的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必须定期发泄;
(3)侵犯会以能量的形式聚积,遇有刺激会有发泄;没有刺激,但聚积过满也会发泄;(4)能量可以用开发替代竞技等富于侵犯性的方式进行引导。”当这些不满与愤怒以“能量”的形式聚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宣泄的需要,遇到有刺激或是聚积过满的时候就会以侵犯越轨行为的形式发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