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20-06-17实用文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作为第一竞争力,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 下面请看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一县域科技创新样本考察:德清县“政产学研金介用一体化”做法与成效

  (一)政产一体,深化引导与支持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规定“每年以工业税收总额的10%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奖励企业的资金50%须用于科技再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从25%降至15%,减免额的50%须用于科研投入”。通过引入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中心,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中试基地等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财政每年安排科研成果转化专项资金5000万元。二是完善体制机制。以县、乡(镇)、企三级科技联络员例会制为载体构建科技管理网络体系;将科技招商纳入选商引资考核内容,把科技创新工作纳入乡镇、部门年度考核。[1]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如“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若干意见”等。截至目前,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83万人,年均增长12%,引进高层次人才1860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1名,省“千人计划”人才9名,市“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人才50名。三是保护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建立检索服务平台和托管机制。作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2014年专利授权数达到246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5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列全省第三及全市一。[2]

  (二)产学研一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促进产学研合作。由政府牵线搭桥,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技术需求对接,建立高效实用的技术信息交流和成果推介平台,如,德清创新驿站(上海技术交易所)、德清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大学)、浙江省网上技术交易德清市场等。目前全县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姻亲”关系的企业有530多家,新增科技合作项目年均达50多项。二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以“把论文写在车间里,把科研做到产品上”理念推进科技成果转化。[3]鼓励高校院所的研究成果借助企业开展中试工作,对建立中试基地给予资金支持与奖励。为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引导和鼓励企业借助高校院所的力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传统工艺改进方面合作。以佐力药业、金磊耐火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通过与院校合作,成功上市。三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创新团队。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和创新团队。全县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现有企业研发机构326家,其中省级以上研发中心50余家。

  (三)介用一体,推进创新载体建设

  一是科技创新平台。以升华集团、德华兔宝宝、恒立数控、我武生物等行业龙头企业的研发机构为依托,通过创新资源整合,建立起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科创园现代生物技术平台、数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木质装饰新材产业基地等多个行业技术创新平台,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省区域创新平台。二是科技创业平台。全力打造德清经济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等综合性科技创业平台。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德清经济开发区于2015年10月升级成功,已形成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特色机电、电子信息及软件开发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科技新城和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共建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已引进企业85家,联合国地理信息国际论坛永久会址和22个地理信息研发、产业化项目落户产业园。三是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全省首个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2500平方米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启用,截至目前签约入驻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达7个,其中不乏有中科院计算所、力学所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加盟。引导接入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等,基本实现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得到认定,在孵企业82家,累计孵化毕业51家。

  (四)科金一体,促进金融为科技创新服务

  一是健全科金服务体系。结合省金融创新示范县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建立以县科技金融服务公司、县域科技支行为主,科技担保公司、科创小额贷款公司、创新风险基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公司为辅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例如,由县科技局牵头成立的全省首家科技担保公司—德清县科技担保公司,“十二五”以来,累计为科技型企业担保金额15.9亿元。二是完善科金政策体系。出台促进金融创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小贷公司发展等科金结合的政策措施。设立1亿元科技信贷引导基金,2014年科技银行向181家科技企业贷款14.3亿元;设立3000万元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基金,2014年向银行、担保和小贷等机构补助46万元;设立400万元风险资金池,银行配套放大为4000万元的信贷资金,企业最高信用贷款额度为200万元;鼓励科技型企业上市,对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新三板挂牌、上市给予100万至1300万元奖励。三是鼓励承担科技项目。对科技项目给予信贷资金扶持,项目资金配套1-5倍。去年组织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86项,其中重大成果和共性技术转化项目31项;新列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58项,其中国家级28项;新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0项、省重大科技专项9项;争取各级技补助资金3265.4万元,新列项目数和争取资金数均列全市第一。

二德清县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创新意识氛围有待增强

  一是受小富即安思想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满足现状,怕冒风险,创新意识缺乏。调查发现83.5%的企业主对创新的认识较浅,认为传统工业为主的企业没必要创新,或认为企业的创新要求较高而本企业还没有经费和实力进行创新。[4]二是政府引领、鼓励科技创新的举措不够多,创新氛围不够浓,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环境尚未形成。

  (二)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部分企业的研发能力逐步提高,但研发经费投入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仍显不足,甚至有的企业没有研发经费支出。有些企业忽视科技创新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作用,经营上追求短平快,更加忽视人才培养使用。有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只能采取跟随、模仿甚至抄袭战略,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有些企业虽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技术外源性大,对区域块状产业技术升级的引领作用有限,同样对县域创新能力提升贡献有限。

  (三)创新平台建设有待加大

  一是生产要素制约明显。特别是土地制约。以县科技新城为例,由于属于启动建设阶段,安排的建设项目较多,需大量用地,但目前整体用地指标紧缺,制约了启动建设;二是资金限制。要启动科技新城建设,须先进行征地拆迁,而此项总需资金近10亿元,至少需筹措4.5亿资金。但银行融资需要一个过程,也缺乏必要的质押担保,尽早启动困难较大。而创业园分部属租用性质,租给创新主体的价位远低于成本价,面临收不抵支的局面。

  (四)创新机制有待加强

  从战略层面看,一些企业对技术中心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技术中心的定位还比较模糊;从运行机制看,技术中心的研发机制还不尽完善,组织保证机制还不健全;从创新投入看,侧重于对设备的投入上,对高端人才培养、研发人员培训、研发环境建设没有足够重视;从创新项目看,较关注短平快项目的开发,忽视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等长远技术的开发;从创新绩效看,较关注短期成果的评估,忽视知识积累、人才培养、战略发展等长期绩效的评价。基于上述问题,建立完善创新体系和长效机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五)创新型人才队伍有待优化

  “十二五”期间,人才工作取得较大进步,但创新型、复合型和高技能人才仍显不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642人,占全县职工总数15.8万的13.1%,低于省平均水平。企业专技人才相当缺乏,特别是R&D人才,全县R&D人员仅为1026人,占比低于省平均数。另外,人才引进的软环境建设滞后。高校院所等创新资源分布不均,海归人才与国内文化环境有待融合,商务生活成本偏高,教育、医疗等配套不完善等因素都制约了人才引进。

上一篇: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创新路径探析论文下一篇:提升自我创新能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