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和谐理念引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2020-06-20实用文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自主择业观、主动创业观和灵活就业观是高职院校面,的重要课题,需以和谐的理念整合资源、扩展内容、创新方法、建设队伍,进而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最优化。

  关键词:就业;自主择业;主动创业;灵活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令学生焦心、家长揪心、社会关心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每位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已步人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领域的影响开始凸现:企业降薪或裁员,上班族开始休无薪假期,大批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返乡。与此同时,约610万大学毕业生涌进人力资源市场。有专家預測,09年就业市场将进入十分艰难时期,企业对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有可能降至10年来的最低点。就业,无疑已成为2009年中国社会的一大关键词,如何解决就业问题也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点和共同谋求破解的难题。面对全新的就业形势,不少人在感叹:大学生毕业就要面临失业。但实际上,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一个原因与大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不能转变就业观念“有业不就”有关。因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和谐理念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促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十分重要。

  一、转变择业观念

  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念的主流是好的,是与社会需求,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合拍的,但部分毕业生中存在着需要转变的观念,比如:

  (1)自负。受陈旧观念影响,认为读书多身价高,谋职不仅挑城市、挑单位、还挑办公条件、工资、福利待遇等,甚至还挑单位的领导。

  (2)虚荣。自以为学历高,专业好,不愿放下架子,主动推销自己,害怕失身份,跌“价码”。

  (3)享受。视自己为“天之骄子”,看重安定、舒适的生活,怕吃苦、图享受,畏惧管理严、节奏快、负荷重、风险大的职业。

  (4)依赖。认为父母、亲朋好友、國家政府不会不管。

  (5)攀比。看到同学进了大公司,自己也非要找一个相近或更好的单位,全然不顾自身条件与用人单位的需求。

  (6)自卑。在职业选择中畏首畏尾,缺乏对自己的足够认识和信心,竞争力不强,悲观失望,听天由命。

  (7)保守。到人才市场本可一试锋芒,却退避三舍,不敢自荐。被单位看中,又不好意思“货比三家”。

  (8)被动。企盼“相马”,不习惯“赛马”,消极被动地等待伯乐出现,不急于找个好位置。

  以上种种都是导致毕业生待业人数增加的原因,致使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对高校毕业生质量产生片面看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在校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引发些许矛盾,诱发一些不安定因素。为此,把就业指导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用和谐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特别是转变择业观、正确评估自己,找准就业位置,切实排除择业认识误区,抓住机遇,自主择业、主动创业,灵活就业,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和灵活就业观

  择业和创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所谓择业就是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要,主动选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过程。所谓创业则是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拓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业绩的实践过程。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择业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择业的内在要求,二者相互联系。自主择业和主动创业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灵活就业通常指与传统的有稳定单位和工作场所的'全日制就业不同的各类就业形式的总称。目前,我国灵活就业形式主要包括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季节性就业,家庭就业,以及工作时间弹性大的其他就业形式,如小时工等。一部分劳动者不受雇于任何用人单位和个人,通过投入劳动、资本、知识等要素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而取得收入的就业形式,也属灵活就业,如:金融、保险等行业和直销业等。 目前,随着社会和学校各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努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转变了观念,选择去基层,去艰苦一点的岗位工作,或选择灵活就业方式,政府对此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以下几项观念:

  1、竞争就业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上岗将成为基本的常态就业机制。大学生应树立竞争意识,有拼搏精神,认真学习求职技巧和方法,学会推销自己,主动参与竞争,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择业实力。

  2、开放、自主、多渠道就业观。要打破地区和行业界限,不要认为某种工作不适合自己的能力身份就轻易放弃。要冲破“父母在、不远游”的家庭观念和“人不亲、土还亲”的地域观念,面对实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到基层、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还要从“专业对口”的定义中解放出来,根据需要进行职业目标的再生性选择,必要时可跨学科、跨专业实现多渠道、多门路就业。

  3、动态发展就业观。择业应从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考虑,追求长远利益。但面对发展变化的就业形势,还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职业目标的选择不一定一次定终身,而应在动态过程中,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发展方向,通过合理流动,不断优化职业目标,最终找到适合自己、能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岗位。

  4、积极自主创业观。择业是起点,创业是追求,是拓展职业生涯的关键。当今社会增添了许多新职业,既体现了新的社会需求,又体现了创业者的智慧和贡献。创业艰苦磨难多。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冲出“学历本位”观念,树立“能力本位意识”。努力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和灵活就业能力。

  三、以和谐理念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业

  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贯穿和体现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领导重视和各方面的积极配合。

  1、整合机制

  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组织领导机制、激励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和应急机制。

  第一、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工作职责之中,真正形成党委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大就业”机制,形成同步运行、密切合作、多管齐下、全员参与、优势互补的大就业格局。

  第二、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毕业生就业工作效益评估标准和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使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第三、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搜集就业信息,及时向学生发布;同时定期收集用人单位和往届毕业生的反馈意见,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第四、建立应急机制。对临近毕业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由院领导直接负责,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帮助联系工作单位。

  2、扩展内容

  高校的就业工作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指导”、“三个咨询”、“一个服务”。“四个指导”是观念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和创业指导。“三个咨询”是职业规划咨询、就业政策咨询和心理咨询。“一个服务”是就业信息服务。

  3、创新方法

  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能局限在就业技巧的传授上,而应该放眼职业生涯的发展,立足为成功就业做长期扎实的准备,始终将就业指导融入学业与校园生活的全过程。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就业指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就业指导,在思想教育、社团活动等各个方面渗透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4、建设队伍

  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关键在于构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因此,学校应该在人力、财力、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方面提供保障。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建设一支专业化、专家化、有事业心、爱岗敬业、关心学生的就业指导队伍。

【浅谈用和谐理念引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原则探析论文

2.用生本教育理念构建和谐语文课堂论文

3.浅谈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论文

4.浅谈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如何由就业指导向论文

5.用和谐的理念再创礼仪之邦作文

6.浅谈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论文

7.浅论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论文参考

8.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研究论文

上一篇:就业指导的认识论文下一篇: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