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2020-06-20实用文

  摘要:朗读,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消化的一种途径,还是学生丰富知识,积累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更是学生对文本的升华。因此,我们应重视朗读,并采取多样有效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真正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就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纷呈。

  关键词:感受;悟情;积累;升华

  一、朗读,表达心中感受

  我们深知,如果文本中所要讲解的内容并非都是学生熟悉的事物。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是有距离感的。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感觉非常吃力。此时,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不仅能让学生自己观察,还能让学生用眼睛触摸文本中塑造的形象。如此这般,才能让学生以心贴近文本,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发现事物的特点,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就能在心中架设与文本沟通,认同作者的观察,并与作者同悲共喜,然后用朗读表达心中的感受。例如,在教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画家和牧童》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对画家戴嵩的高超画技由衷赞叹,做了一番有效的铺垫。我先出示《斗牛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拉近与生活中不常见到的两头牛相斗的情形,再用视频出示。这样,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表达对画家戴嵩画技高超的赞美。如此一来,学生怎能不如痴如醉,兴趣盎然呢?

  二、朗读,促进学生悟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它告诉我们“多读书”的重要性。写好文章也得益于多读书,理解课文更是如此。试想,学生刚刚拿到一篇文章,在朗读正确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不管我们怎样精心设计导语,学生也不可能理解课文,感悟情感。对此,我们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通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借助各种阅读工具自由地、充分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的语言信息,把课文读通并初步读懂。这是引导学生悟情的基础。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的《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多进行几遍朗读。这样,学生的头脑中会渐渐显露出桂林之水的清,桂林之水的静,桂林之水的绿,桂林之山的奇,桂林之山的秀,桂林之山的险。有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第一自然段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学生也就明朗了。这样,学生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中心,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

  又如,人教版六年级的.《桃花心木》一文,文章中心是要让学生理解无论是人还是树能够在逆境中成长的就能成才,反之,就会像桃花心木的幼苗那样枯死。文中先介绍种桃花心木苗人的奇怪之处,有时它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紧接着,通过作者和种桃花心木苗人聊天才得知,这是种树苗人在模仿老天下雨,最后揭示文章的中心,像这样的课文,学生读得多了,理解课文内容也就易如反掌了。

  三、朗读,丰富学生积累

  知识不是通过一天两天的学习就能得到的,而是由学习者通过长期的辛勤地学习积累起来的。纵观世界博学之士,不也是靠积累而得的吗?当学生领悟了一篇文章,就得让他学会积累,这才能成为他的知识。怎样积累?这就得依靠朗读。例如,人教版六年级的《少年闰土》一文,文章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的特点,掌握人物的肖像描写。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闰土的外貌特征,如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通过朗读,学生对闰土的外貌就定格在脑海中了,脸蛋的形状是圆的,颜色是紫的,颈上还套上个银项圈。单元练习中,学生写出来的外貌就能抓住不同人物的特征。请看学生所写的《我的妹妹》一文中外貌的描写:我的妹妹,今年5岁,柳叶似的眉毛,嵌入水灵灵的黑珍珠般的眼睛,红扑扑的脸蛋,一笑,就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她是我们一家的开心果,只要她在哪,笑声就到哪……又如,学生在《我的爸爸》中是这样描写他父亲外貌的:我的爸爸,是个建筑工人,由于长期在工地上班,岁月已经在他那古铜色的脸上,刻上了条条的皱纹。虽然如此,但他的精神却十分饱满……又如,教学人教版第六册“积累运用五”时,当学生学习了对联“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等回文联后,我让学生进行反复诵读。

  通过诵读,学生就悟出了这些对联的特点:无论是顺着念,还是倒着念,都一样。这样,回文联的奇妙之处,学生也就无师自通了。于是,我给学生提供了词语:黄山,落叶,松叶;山东,长生果,生;西湖,回,游鱼;京北,输油,管。学生就不难、对出下联:“黄山落叶松叶黄山黄”“山东长生果生东山”“西湖回游鱼游回湖西”“京北输油管油输北京”……每对出一对下联,我都让学生正念几遍,反念几遍。学生因浓厚的兴趣朗读积极性高,在反复朗读中顺理成章地丰富了语言的积累。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其意就是要激励学生多读一点,多积累一些,日积月累,用到时就能信手拈来,随心所欲。

  四、朗读,升华学生情感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意思,体会深刻内涵,升华情感。例如,教学《掌声》一文时,我用朗读的教学方式教学该课。接近尾声时,我动情地告诉学生:老师想说说掌声:掌声是白帆,让小船儿扬帆远航!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跃跃欲试:掌声是蓝天,让小鸟自由飞翔;掌声是土壤,让花儿充满生机;掌声是清泉,让小鱼儿快乐嬉戏;掌声是雨露,滋润了万物;掌声是太阳,给了大家温暖;掌声是信心,让深处困难的人继续向前走……这样的课堂让我欣慰,因为,它点燃了学生的激情、喷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更可贵的是,它激发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感悟,让感悟因此而意蕴深远。朗读感悟,积累运用,是学生亲近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的金钥匙。让我们正确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采取多样有效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真正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我们的语文课堂,也会因这样有效的朗读而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成双锋.如何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222.

  [2]刘殿文,张春.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81).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主题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论文

3.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作用论文

4.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5.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6.三字经全文朗读在线听

7.“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的教育论文

8.板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

上一篇: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下一篇:中学语文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