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论文

2020-06-20实用文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师继续教育 网络课程实践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教育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指导教师继续教育的网络课程设计,是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质量的关键之一,是帮助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

  建构主义是西方心理学、哲学的一个流派,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念之一。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类学习机制及教育活动的理解,它所提出的教育主张,已成为各国进行课程、教学及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种主导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学习者是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学习者获得的是经验,而不是一记忆事实或真理;学习者与别人互动和磋商而形成共识。

  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己越来越引起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乃至教师本身的重视。教师在其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往往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可以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引领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又可以因专业发展需要而成为课堂中的一名学生。在讲台上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在讲台下如何用自己以往的经验建构自身新的知识,这将是非常有意义的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这种双重身份的结合过程,同样又是一次新的意义建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学习以其灵活、开放、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指导教师继续教育的网络课程设计,是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质量的关键之一,是帮助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和前苏联早期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两位奠基者。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提出的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以及维果茨基在心理学领域创立的“内化说”,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莫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所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创设情境是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

  建构主义认为,人类的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它不是最终的答案,更不是终极真理,而是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被新知识和新理论所超越、所取代。建构主义将学生看作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己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对知识新的理解,没有任何两个人的知识建构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累积。知识无法通过教学过程直接灌输给学习者,他们必须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与他人协商、会话、沟通,在交互质疑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对学习的评价不应该以学习者记住知识的多寡来衡量,而应以学习中主动参与的程度、协作学习的能力和贡献、意义建构的水平等因素来综合衡量。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课程设计的意义

  1、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学习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协作和支持,这能够使其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来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够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中应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情境的创设、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体现、教师作为主导作用的体现以及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的呈现。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给予了过多的偏爱,把师生禁锢于抽象的知识牢笼之中,使用书本和班级授课制的教室几乎成为唯一的学习环境。这种单调而枯燥的学习,不仅将学生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隔离,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建构主义冲破了这种禁锢和牢笼,强调学习的情境性,认为学习应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中。利用网络的手段,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实现在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的有效途径。它能让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充分调动全部的感受力和从过去的生活中得来的经验去探讨与发现问题。而在真实情境中提出的问题才最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更能显示出对问题解决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情境创设的真实性也决定了学习者对学习主题认知和意义建构的程度。所以,我们在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时,对每一种媒体的效果、情境展开的过程、细节的运用以及问题情境的出现都应力求真切与真实。每种媒体的作用和媒体之间的结合都蕴涵着巨大的表现力和无穷的潜力,对真实情境的创设,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优势,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应善于利用多媒体的长处。

  2、在学习中提供多变与多样化的知识获取手段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社会环境建构个人对世界的理解。每个人的经验多种多样,且存在差异,因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和建构也是多样的。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应该紧密围绕学习的主题与问题,力图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提供多变与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去选择情境进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完成意义的建构。要让学生理解当前所学的新知识,就不应该把学生的视野局限于某种既定的理解,而应将学习的主题和问题置于更宽广的背景下,在更大的空间里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特别是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如讨论问题、疑问及解答、课程资源、测验试题、自主学习活动等,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和表达观点提供有力的工具,以此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上一篇:浅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双语教学探讨教育论文下一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体育学习动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