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的毕业论文

2020-06-22实用文

  医学是一个从预防到治疗疾病的系统学科,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医学类的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前言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医生有三样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然而,生物医学模式的流弊与技术至上的迷思使得医生忘却了语言沟通与关怀的法宝。美国恩格尔教授所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让我们重新思索与认识这一医学法宝的效力。近年来在医患关系紧张,纠纷频发,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1]

  2001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和国际全球医学教育学会(IIME)制定的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明确将沟通技能作为重要的临床技能之一纳入医学生的培养目标。

  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批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2]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也论及了沟通技能目标。国内一部分医学院校率先尝试开设了医患沟通学课程(尤其是2003年以后).然而,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仍是一个薄弱点,大部分的医患沟通技能教学与培训还只是处于初步探索、经验总结、理论探讨阶段,[3-4]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系统规范、操作性强、易于推广的医学生医患沟通培养体系。笔者在对广东省医学高等院校的走访和电话调查当中得知,8所高等医学院校(中山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医学院、广州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药学院、广东医学院、佛山大学医学院),有1所学校将医患沟通学设为必修课、1所学校设为限选课、有2所学校并未开设这一课程,其他学校均为选修课。本文旨在归纳制约我国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教育存在的四大瓶颈,拟从国家、医学高校、教师三个层面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2制约我国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教育的四大瓶颈

  2.1胜任医患沟通教学的师资及团队稀缺

  医患沟通学是一门涉及到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行为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领域宽泛,内容繁杂。因而对于从事医患沟通教学与培训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及综合能力及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医患沟通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且能力有限,难以胜任医患沟通教学与培训工作,且应该由临床医学教师、医学人文教师、心理学教师等人员组成知识结构互补、综合能力协调提升的教学团队。我国专职的医患沟通教师鲜见,基本上由临床教师或医学人文教师兼任。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很多都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但是绝大多数从事医患沟通教学的教师知识结构有限或囿于临床工作繁重而处于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有临床经验者但缺乏沟通技能或教学技能,抑或沟通技能丰富的临床大夫却无法抽身承担医患沟通教学工作。而医学人文教师有工作热情且教学经验丰富,在一般人际关系的沟通原理与技能教学方面尚且能胜任,但对于临床会谈、手术访谈等临床专业领域等沟通技能方面的传授,则远超出了非医学背景的人文学科教师的能力范畴,所传授的沟通技能难免囿于教材且有“隔靴搔痒”之嫌,难以真正触及实质,也引发了医学生对于所学技能之实效性的质疑。

  在知识的分化和学科高度的专业化的时代背景下,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医患沟通大师未免过于理想化;因此,由各个医学人文教师、临床医学教师、心理学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则是实现之途。然而,当前各个医学高等院校也许有多学科背景的教师参与到医患沟通教学中,但是相互知识整合、资源共识、教学方法及能力提升的教学团队则未必形成。能胜任医患沟通教学的师资及团队的稀缺是导致医患沟通教学难以推广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从机制和体制上选拔与培养相应的教师及建构教学团队,是当务之急。

  2.2医患沟通教学硬件及机制环境的局限

  医患沟通教学相关硬件及机制环境是影响医患沟通技能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即医学生所学的沟通技能能否在临床实践以至于医务生涯中得以运用---也即医患沟通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学习医患沟通技能的环境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医学生学习沟通技能的硬件及机制等环境与氛围受到客观条件上很大的局限。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方法、视频观察讨论法、小组讨论法等都对相应教学资源硬件有所要求。例如,国外(例如哈佛医学院)医患沟通教学采用的是小组教学,一个教师带着7~9个学生。而这一成本显然在临床前阶段,而笔者的研究也显示为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少需要小班教学,要求课室的桌椅皆是可以移动式,以便移动通过改变座位以改变学习沟通的氛围,以利于实施角色扮演法或小组讨论法,除了投影仪、电脑、激光笔等一般的电教化设备,角色扮演法及小组讨论法有时还需要录音笔及录像机。临床会谈及体格检查等方面的沟通教学与评估有时尚需要在临床技能中心进行,并且需要有标准化病人的参与。所谓标准化病人(StandardPatient),即一个人受训练之后,能够精确地、重复性地、逼真地配合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等临床过程培训与考核工作,并且能够表现出案例所要求的病人的心理社会特征和情感反应。标准化病人,需要具备四项基本能力:一是能够表演案例所要求的病人角色;二是能够精确而全面地观察医学生的临床行为;三是在结束后能够完整回忆整个问诊检查过程并完成评估表格填写;四是能够面对面的向医学生进行口头的信息反馈。[5]

  标准化病人不是简单的“装病”,要求其每一次的表演都要基本一致,无论对象是谁,从而保证“标准性”,否则无法评估教学效果。可以说,标准化病人既是演员,也是教师。而训练SP要有大量的资金、时间、人力的投入,训练成本比较高。如多数SP均有报酬,这是一笔巨大的费用支出。因此,据笔者所知,当前在全国高校培养标准化病人并且用于医患沟通教学的学校不多。

  2.3适应不同阶段、专业方向的医患沟通教育的教材体系缺乏

  医患沟通教学的教材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关系到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在教材的选用上,要十分慎重。通常,医患沟通教材分为国外引进中译本教材、国内出版教材、学校自编教材。这三种教材各有利弊。①国外引进教材,即引进英美国家的优质医患沟通教材(中译版).这些教材内容中的医患沟通理论较为成熟,可操性、实用性强,且印刷美观,符合学生的审美心理。问题一方面在于一些内容译法难以达到信、达、雅之标准,读起来比较晦涩,某些内容脱离我国的'现实医疗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则是当前引进的教材实在是屈指可数(据笔者所知应只有6本左右),而且此类教材往往在4000本以内。②国内出版教材。至今国内已经出版了数十本医患沟通教材及专着。学术专着理论化太强又或囿于理念层面,不具有实操性,往往脱离医学实践运用,且不如西方国家医患沟通理论的科学性及系统性。而有一些教材普通人际沟通层面比较多,而无法体现医患沟通的专业性及可操作性。③学校自编教材。有学校采用自编教材属“活页教材”的性质,虽然可以体现学校和编写者的个性,但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此外,不同医疗专业内的医患沟通既有共性但也存在个性,需要打造适应不同阶段、专业方向的医患沟通教材体系。[6]

  2.4医患沟通技能研究方面的匮乏

  医患沟通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科学,其自身尚处于不够成熟尚待挖掘与提高的阶段。国外医患沟通学已有了近30多年的历史,有一些医患沟通专着出版,也有了专门的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但是总体来讲作为一门学科还不够成熟与完善。而在国外,医患沟通教育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也并不是十分的完善,在许多地方尚处于发展与成长阶段。而我国医患沟通技能的学术研究及教育教学研究尚处于较为贫困状态,基本上属于先天不足,后天也发育不良。一方面,当前从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人际关系学、医学人类学等方面深入研究医患沟通的理论尚不多见,对西方的医患沟通理论,所发表的学术文献中绝大多数是有关医患沟通的教育和教学方面,国内对西方医患沟通专着的翻译也极少,另一方面,针对我国特殊政治、经济、文化的医患沟通之本土化研究更为罕见。理论研究的贫困严重制约了培养师资的质量、不利于优秀教材的建设,最终也会波及到教学的实效性。

上一篇:医学类进修自我鉴定下一篇:医学类自我鉴定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