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制衡机制论文

2020-06-22实用文

  1 概述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铁路客货运输票据、运输进款资金流动和运输收入实现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承担着运输票据管理、运输收入审核、运输进款管理、运输收入会计核算、运输收入稽查、运输企业之间清算等多重职能。由于铁路运输联劳协作的特点,运输收入管理渗透于运输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而运输收入风险管理也贯穿于运输收入管理的全过程。因此,加强运输收入管理、堵塞运输收入管理漏洞、确保运输收入安全完整是规范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保障铁路运输收入不受侵害的重要内容。随着铁路旅客运输市场化经营持续推进、货运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结构变化,客货运输产品供给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铁路运输收入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为此,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制衡机制的研究,不仅是完善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内控制度的要求,也是运用风险管理理论深化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需要。

  1.1 风险管理与内控制度理论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管理科学,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衡量、风险控制等风险构成要素,根据风险的随机性、复杂性和变动性特点,分析风险的影响因素,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评估,依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可能导致的损失程度,采用风险衡量的方法对风险进行等级分类,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的过程。

  内控制度是指企业管理层为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信息的正确可靠,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因此,内控制度是控制内部风险发生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企业内部运营规范和标准,防范由于内部运营漏洞而带来的损失,有效地监督业务流程的运行情况,及时报告违规业务。

  由此可见,内控制度是通过有效使用各种资源而达到既定管理目标,其实质是一种管理控制,其各个要素分别处于不同阶段互相促进、互相弥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内控制度的扩展,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衡量而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防范各项风险偏差带来的问题,其目标在于控制和减少风险损失。因此,将风险管理与内控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可以把风险管理渗透到各个管理环节,从而提高内控制度效率,发挥风险管理作用。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内控制度建立了运输收入管理岗位及人员的约束机制,明确运输收入票据管理、运输收入审核、运输进款管理、运输收入会计核算、客货营业收入清算、代收款财务核算、运输收入稽查等工作均集中在单位运输收入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合理设置和划分运输收入管理工作的机构、岗位及职责权限,坚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1.2 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及影响因素

  铁路客货运输组织改革给运输收入管理带来诸多变化,一方面,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内控制度,发挥内控制度的管理控制作用;另一方面,应将风险管理与内控制度相结合,分析运输收入管理环节的风险源点,将风险管理贯穿于运输收入管理的全过程,从而有效控制和减少风险损失。因此,实现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实质上是运输收入风险的管理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政策因素。一是运价政策。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受运价政策影响较大,在运价形成机制上滞后运输市场竞争,运价灵活性不强、应对运输市场能力不足,难以形成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比价,造成运输市场的无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运输收入的政策风险。二是铁路改革政策。客运方面,多样化的客票营销渠道带来售票支付方式的改变,同时带来客运收入结算风险;货运方面,全程物流服务、零担货物快运、批量货物快运、一口价项目等货运产品,在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计费条件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带来运输收入新的风险和漏洞。

  (2)内控制度因素。主要从机构设置合规、岗位责任明确、票据管理规范、进款核算准确、人员素质达标、信息化管理完善等方面建立完善内控制度。一是网络支付、移动终端支付及银行承兑汇票等进款结算支付手段的多样化,为运输收入管理带来新的风险;二是自动售票机、取票机、代售点、移动终端网点越来越多,运输收入风险监管的源头增多,导致运输收入管理产生新的业务风险。

  (3)数据信息资源因素。在运输收入风险源点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有效利用运输生产信息系统的大数据资源,而在源数据层、数据导入层、数据服务层、访问控制层、业务处理层和综合分析层减少接口数据的处理环节,给运输收入管理带来相应的技术风险。一是接口数据没有经过加密或相应的保护手段,容易造成信息泄露风险;二是接口文件信息不完善,如运输收入接口文件中未提供退票是否改签的相关信息,给运输收入审核人员对退票合规性的审核带来风险;三是运输收入审核系统与票据系统没有对接,给运输收入审核和票据管理带来风险。

  (4)人员素质因素。从运输收入管理实际来看,运输收入管理人员既要求懂财务管理、又要求懂生产业务流程,而且随着运输收入管理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站段收入管理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人员风险使运输进款资金安全受到影响。

  2 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分析

  2.1 运输收入风险管理目标及原则

  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目标是根据铁路运输收入目标,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方法,针对运输收入票据管理过程及进款资金流动过程等业务环节已有的或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衡量风险发生的频率及损失大小,系统地评价风险危害及影响,进而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确定运输收入风险预防和控制策略,建立运输收入风险管理制衡机制,实现运输收入管理有序、安全可靠、风险可控的目标。

  运输收入风险管理应全面系统地考虑运输收入管理各环节形成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通过运输收入管理环节、业务流程及风险特点,建立运输收入风险管理原则。

  (1)全过程原则。从组织机构设置、岗位职责、规章制度、作业标准、风险管理、监督控制、信息化系统、设备环境、应急处置、人员培训和考核激励等方面,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检查全过程风险管理。

  (2)整体性原则。全面系统地考虑岗位、票据、计费核算、结算、解缴、列报、审核等各业务环节形成的风险因素,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从整体上实现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的监督管理。

  (3)闭环管理原则。贯穿运输收入风险管理全过程,从数据源点、岗位设置、管理流程、业务环节等方面,设置预防性、维护性、日常性和应急性等多层次风险控制手段,形成运输收入风险的闭环监控。

  (4)动态管理原则。充分认识运输收入风险影响因素,尽可能客观地反映运输收入存在的风险源点,使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衡量与实际风险影响相一致,适时对运输收入风险进行动态控制。

  (5)可操作性原则。运输收入风险管理方法或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

  2.2 运输收入风险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依据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目标,按照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原则,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2 个方面入手,构建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在外部环境,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主要是受政策市场环境影响,产生政策风险;在内部环境,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从中国铁路总公司 (以下简称“总公司”)、铁路局和站段 3 个层面考虑,结合运输收入内控制度管理环节风险源点,主要包括业务风险、技术风险和人员风险。由于运输收入外部环境风险与内部环境风险相互影响,通过构建运输收入风险管理体系,实行运输收入全过程风险管理,形成风险控制闭环。

  2.3 运输收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分析

  目前,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信息系统是铁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主要来源于铁路运输生产信息系统,采集了客票、货票、运杂费、军运费、包裹费的原始数据和运输收入审核数据,以及进款和票据的全部数据,最大限度地实现运输收入关联审核,为运输生产经营分析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按照全面推进铁路大数据库发展和应用要求,实现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信息化也是我国铁路大数据库建设的必然要求,尽管目前在铁路局层面已经建立起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信息系统,但缺乏对运输收入管理大数据的风险综合分析功能。因此,在铁路大数据库中,运输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应建立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补充风险库和问题库,实现对人员岗位设置、运输收入管理数据及其风险数据的综合分析,提升运输收入风险控制能力。

  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框架的设计思路如下:首先,从铁路大数据库中提取铁路运输收入相关政策、业务、技术和人员等信息,在铁路运输收入票据管理、票据审核、进款管理、会计核算子系统的基础上,完善综合分析系统,对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既有的、潜在的风险信息进行识别及分类,并汇入风险库;其次,对识别的风险通过风险评估得出风险等级,建立风险等级库;最后,对风险数据库内已经发生的风险信息汇集到问题库,问题库中风险信息采取处理方法得到解决或控制后再反馈到风险库,对风险库进行动态调整,实现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目标,也为构建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制衡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上一篇:平面设计立体空间的建构浅析论文下一篇:加强农桥建设与管理的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