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包括语文课在内的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在“必需、够用”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传统的中职语文课程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职教发展的新形势,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逐渐被淡化。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立足于能力本位,提出了从课程模式的构成因素入手推行中职语文课程模式改革的设想。
论文关键词:能力本位;中职语文;课程模式;建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门课程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都在大张旗鼓地进行课程改革,但是大多局限在专业课的改革上,语文课程改革尚未全面启动,语文课的教学现状仍令人担忧。尤其是教学模式,与过去相比没什么变化,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中职语文课程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传统的中职语文课程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职教的新形势。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偏差,目前职校生源的素质下滑较快,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令人担忧,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职语文教学主要承担着职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职责,对学生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中职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
过于重视阅读教学语文教学过程是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过程。然而,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仍将大部分教学时间用于阅读教学。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多学一篇课文或少学一篇课文,没有实质区别。况且目前的阅读教学只是孤立的案例(即课文)分析,学生早就习惯了这种缺少拓展延伸且程式化的语文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样的教学就是用大量的理论来指导学生的阅读学习,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难以得到实际可用的知识,难以形成职业能力。
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不高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按照阅读教学理论进行组织安排的,过于抽象。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基本按这样的程序展开过训练,因此,过于系统的理论对他们而言,一没有兴趣,二没有实际用处。绝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入学动机是找一份工作,他们需要未来工作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他们需要学了就能用的“快餐式”教学,而不太需要“高档宴席”。但在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要么应用文写作只占很小的比重,可供学生研习的资料很少,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所花的时间也少得可怜;要么干巴巴地讲解应用文写作的格式要求,教学内容十分枯燥,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这种教学现状使应用文教学形同虚设,质量不高,满足不了学生的就业需求。
口语教学随意性大目前的中职语文教材中,都把口语教学当成语文能力训练的一个环节,但其体系并不完善,缺乏合理的梯度性,内容也不完整,训练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教学中充其量只是简单地涉及。这样的结果是使得口语基础本就不牢固的中职学生在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后仍难以应付一般的求职面试。
阅读、写作、口语训练三者分离在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和教学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教学三者是独立的,教材把课文部分单独成篇,口语交际和写作指导单独成篇,在教学中这几部分也是被分别安排课时单独进行。这种安排看似全面,但实际上,阅读、写作和口语训练三者是不可分割的,这种设计在无形中割裂了阅读、写作和口语训练的密切关系,很难达到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的效果,浪费了教学时间。
教学方法陈旧,考核评价机制单一目前,中职语文课仍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以知识传递为主要目的,以理论考试为考核手段。教学方法陈旧无新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核评价机制非常单一,难以真正起到作用。
因此,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中职学校进行语文课程模式改革很有必要性。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应抓住机遇,及时进行语文课程的改革和探索,在中职学生素质大幅滑坡的现状下,迎难而上,逐渐改变中职语文课程“边缘化”的倾向,重新建构中职语文课程模式。
中职语文课应重点培养学生什么能力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中职语文到底应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呢?《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而结合中职学生的专业实际需要和市场调查的反馈,我们认为,中职语文课应培养的能力主要有:
语文专业能力从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中职毕业生的语文专业能力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阅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侧重于阅读习惯的培养、工具书的使用、精读泛读方法的掌握等。
(2)写作能力:审题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驾驭语言能力、公文写作能力。侧重于对中职生必需或常用的应用文写作的讲授。如条据、应聘书等与专业有关的应用文。
(3)口语交际能力:条理清楚、流畅的表达能力,听知和听评能力。侧重于普通话的考证考级、表情达意和组织语言的能力等。
(4)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即席发言、演讲、朗诵、辩论、钢笔字、黑板报出刊等表现能力。侧重与本专业相关的语文应用实践能力。
通用职业能力通用职业能力范围较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学能力,包括获取信息能力和整合信息能力;
(2)合作能力与协调能力;
(3)规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
(4)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负责能力;
(6)创新能力。我们在语文课改实践中应特别注意对学生上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