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在会计学专业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毕业论文是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于大学学习的最后阶段完成的、据以获得学士学位的学术研究性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会计学本科专业论文,欢迎阅读。
会计学本科专业论文1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不断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有经济贸易的往来,就会不可避免的用到会计的计量属性,但是截至到目前为止,关于会计的计量属性虽然是非常明确了,并且用的最多的就是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然而关于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目前仍然是众口不一的,对此没有达成一致性,因此,本文就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基础做出深入的剖析。
决策有用性
关于会计的计量属性,我们所学到的有这样五种,简单的对五种计量属性进行介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是按照我们最初第一时间交易的价格作为计量入账的价值,这种我们叫做是历史成本;二是按照我们重新取得的资产的价值进行衡量,比如一台空调的价格,如果在年底进行盘点的时候发现多了一台空调,其价值难以衡量的情况,那么就按照当前市场上的空调的价值进行入账,这种我们叫做重置成本;三是可变现价值,即按照一定的会计计算公式进行价值的评估,这种计量属性主要用于对材料等存货发生减值情况下的价值确认;四是现值,也就是对于未来所能够预计的价值进行衡量,例如分期付款,就是采用这种计量方式,最后一种就是我们本文所要进行剖析的内容,即公允价值,也就是以评估双方都能够认可的价值进行计价,例如在进行股票、债权交易的时候,以最后的收盘价进行最终的价值确认并计价,在目前国际上,以公允价值为会计计量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下面就从两个方面对于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进行剖析。
决策有用观
目前在国际上,对于会计目标,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观点,大致上存在着这样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个是受托责任观,也就是受托者向委托者来报告关于企业资源管理的一些情况,其价值的衡量主要是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这个观点又是委托代理的理论基础;另一个便是决策有用观,顾名思义也就是提供一些对决策有用的价值,其提供的对象是一些经营者和决策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等。决策有用观是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虽然这个会计目标起步比受托责任观晚了些,但是应用上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已经被很多的企业所接受。
在受托责任观中,主要是受托者和委托者之间的责任划分,而且对于这二者之间的责任约束,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进行,可以说这种观点对于企业的要求是非常适用的,但是,这种观点也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改革而逐渐的不适用,很多的企业的股权越来越分散,而股东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股份份额,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加关心的是这些股份在未来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收益。因此,以历史成本为计价方式的这种观点就显得不太合理了,而以公允价值为计价方式的决策有用观却显得很有必要,因为这种观点,不是以当初进行交易的价格进行入账,而是以股票的出售日的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对于股东的收益也能够更加明确的看出来。采用这种观点能够为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衡量企业的资产做出参考,并且评估未来企业能够带来多大的收益,从而满足他们的需求。
相关性的质量特征--公允价值的理论前提
前面提到了关于会计目标的两种观点,从应用较早的受托责任观到随着资本市场和企业的不断变革逐渐被企业广泛应用的决策有用观,这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表现之一。那么,要想更好的实现会计目标,使决策信息更加有用,从而使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能够更加准确的对企业的资产等各项经济指标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就必须要保证相关性的质量特征,这也是公允价值的理论前提。对于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具有着非常强的优势,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更具有决策的相关性
在市场交易的环境下,尤其是当物价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时候,资产和负债的历史成本是具备决策的相关性的,但是,市场环境的不断变革,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市场的物价也发生了不稳定的情况,因此,以公允价值为主的计量模式就显得尤为的必要,它更加强调了公平性,并且能够针对目前的市场环境,更加客观的反映出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供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决策提供信息的相关性。
(2)收益的公允价值信息更具有决策的相关性
关于收益情况下的信息,判断哪一种更加具备决策的相关性,就要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进行比较分析,前者的收益主要是通过收入和费用之间的一个比例进行决定的,但是这样的一个决策的前提是保证收入和费用是在一个长期的会计期间内进行的,但是在目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很难保证市场环境的稳定性。而公允价值这种计量属性恰好是适应了经济环境不稳定的特点,运用综合收益报表来保证决策信息的相关性。
(3)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这种计量属性对于股票、债权以及基金等的价值的计量具有很大的衡量价值,以出售日所确定的资产的价值进行计价,这样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出资产价值的准确性,例如5万股的股票是以每股3元的价格进行购买,而在出售日那天改股票的收盘价是每股4元,那么最终股票的会计计价就是20万元。
本文通过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加深入的剖析了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基础,可以看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环境下,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逐渐被广泛的应用,并且保证了决策的相关性。
会计学本科专业论文2
一、在财务分析方面,探究相关的会计与统计(以因素分析法为例)
对会计核算的财务分析而言,如何用各项指标去评估和分析一个企业的状况是其本质所在。期间,统计学这一科学方法论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为财会人员提供方便,大大提高办事效率。下面以财务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因素分析法为例,来探究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谓的因素分析法,简单来说,就是应用相对比较数学化、比较抽象化的方法,在某一经济因素(当然并不仅仅局限经济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一经济指标进行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的考察,笔者认为,此方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先是要确定本企业在这次研究中需要分析评估的指标,然后再根据刚刚所确定的影响该指标的各因素的方向和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计算出相关结果即可。
因素分析法作为现在统计学上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企业会计的财务分析方面的'应用更是非常普遍。在会计财务分析中,我们需要将统计学中,较为优秀的、领先的方法予以具体化、实用化,使之与现代会计中无法解决的、比较复杂难以处理的问题相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真正体现会计学与统计学两者相互联系的优越感与时代感。当然,统计学中除因素分析法外还有许多与会计学相联系的方法,比如平均数法,相对数法,长期趋势分析法等等,它们都是应用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现有数据进行分析,所以数据的真实性、高精确度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而会计学中的财务方面恰好以提供真实的、可靠的数据为基本前提。由此可以知道,统计学作为一门比较广泛的、实用的工具,在与会计学相互结合、相互联系的时候,两者都将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个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因素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二、在财务管理方面,探究相关的会计和统计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财务管理与统计分析这两门应用型的学科也得以不断丰富壮大,并赋予了它们新的含义。现代的财务管理在原有定义基础上,对一些企业的投资、融资、现金流量、资产及利润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统计学也在飞速发展,不仅在企业的现金流的数据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其他方面分析时也起到了经营管理的作用。如今,统计的方法在财务管理中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也愈来愈地被应用其中。苛刻的条件必然就有严格的要求,对财管知识的了然于心,仅仅只是第一步,必须能运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对相关的会计处理进行加工和提炼,以达到高效的标准。
例如,在某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对本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存货的发出会计处理,其采用的移动平均法、算术平均数法,究其本质而言,这几种方法都是源于统计中平均数的概念,在成本会计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一企业的经济状况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其次,对于管理会计中,庞大的财务数据,应用统计学的相关与回归分析中的知识与方法,可以更好地为企业出谋划策,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光明的蓝图,从而为企业日后的经营规划奠定基础。
三、在金融预测方面,探讨相关的会计和统计
当代经济发展的速度可谓之快,一个企业,一个公司如果想在竞争日益残酷的现状下得以生存,必然要转变一些传统的经营理念,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因此,公司的金融方面的预测尤为重要。财务预测,既是对公司自身的、未来的财务状况及其所面临的种种风险进行预测与评估,又是对公司所处的这整个活力市场进行预测。在一个公司的内部,财务人员往往要根据本公司现有的历史数据,充分结合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在这期间必然要用到统计学的许多方法,两者加以整合,才能更好地达到财务预测的标准,进而使企业内部资源更好地调配,使企业走出低谷,迈向成功。
统计学中的大多数方法和理念都可以在财务预测中得以体现。如单变量分析、风险指数模型,多个判别分析,条件概率模型等,这些古典的统计学思维,不得不说大大推动了财政预测的交易速度。就以大家较为熟悉的条件概率模型为例,来简单地阐述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条件概率模型的本质:它们都建立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概率函数的基础上,往往比较常用的是最大似然法。一般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没有参数满足两组之间的协方差多元正态分布。这样在同等条件下,比财政预测的较为简单直白的线性模型分析,具有较宽范围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财务分析,统计方法的应用,这是两者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合,也在某一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率。没有统计方法的渗透,任何财务分析的结果都将是苍白无力,难以使人信服的。
四、结语
总之,会计和统计是两个难以相互割离的话题学科。人们常说,会计中有统计,统计中也有会计,这话一点不假。从最近这几年来看,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会计学与统计学的飞速发展,两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日益密切,无论是统计学在上面所探究的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和财务预测这几个与其结合相对较多的方面,还是在企业信息化要求下统计学的应用,都彰显了会计学与统计学相互渗透与融合的特点。
笔者认为,在明确“统计学中的方法在会计学中得以应用,会计学中的概念在统计学思维中得以延伸,只有渗透与理解,才能在日后的研究中,打开另一片天空,迈出一个新的高度”这一精髓的同时,也要求我们在日常财务与统计的工作中,互相理解,以他长补我短,相互取舍,相互促进,这才是探究会计学与统计学的意义所在。笔者认为,一般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考。首先,在会计中“想”统计。在会计的财务中,管理、分析、预测都少不了和数据打交道,而有数据的地方,就有统计。所以说,无论是做财务分析,还是财务预测,在面对庞大、毫无规律而言的数据库的时候,就十分有必要“想想”统计的方法与思维。这样,就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份简单的数据列表,在快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达到了高效、准确的目标,给财务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也增加了统计的内涵,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经营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其次,在统计中“想”会计。作为统计人员,日常的学习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财政、会计学中很多的数据知识。尤其是随着现代会计学的丰富,也就对统计人员提出了更加苛刻、更加严格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将这些数据有效地运用到财政金融的方方面面,还需将会计学的知识牢记心间,慢慢地使自己掌握多种统计的途径,在将来,自己能有一技之长。最后是通过整合全面的会计应答和统计信息。在会计学与统计学的基础知识面前,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将“会(计)统(计)不分家”相互的联系发挥的淋漓尽致,才不愧为当代一个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