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背景映照下的习作教学论文

2020-06-23实用文

  摘要:心灵背景是写作主体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其生活经历,在其心灵上的建构结果,是写作主体的情感倾向性、价值判断标准和语言系统的综合结构。建构学生的心灵背景一要沉淀生活感受,为心灵背景奠定深厚的基础;二要丰富心灵文化,为心灵背景充实深刻的内涵;三要优化语言环境,为心灵背景拓展深远的空间。有了心灵背景的映照,具备了主体人格意识的学生才能在习作中摈弃刻意的矫饰与编造,成就本真作文,赢得作文与人格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 心灵背景 习作教学

  写作主体的心灵背景是写作主体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其生活经历,在其心灵上的建构结果,是写作主体的情感倾向性、价值判断标准和语言系统的综合结构。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马正平认为,“写作表达是逻辑化的、理性智慧化和人格化的语言表达活动”,这需要写作者应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写作主体,并形成写作主体人格。而“写作主体人格的形成、成长与完善,还必须是以健康、丰满、广阔的心灵背景为基础的”。

  “写作”,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说法,在小学的第三学段,被称为“习作”。可惜,多数的习作教学,并没有看到建构心灵背景对习作教学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学生缺少习作题材的归因,总是归咎于“缺少生活”。其实这是对“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的肤浅理解,这种肤浅的理解导致了作文教学中的许多高耗低效的教学行为。如为学生“人造生活”的活动作文、游戏作文,就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而对学生习作语言的沉闷、呆板问题,也简单地归咎于“积累太少”,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诵“好词好句”。结果,背诵了大量的“好词好句”之后,作文几乎成了“搭积木”的游戏,新鲜而有活力的习作语言,还是产生不了,更遑论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了。

  其实,习作当中的“无米之炊”问题,本质上也是语言的问题,和习作语言缺少生命力的原因是一致的。语言“本体论”的观点告诉我们,语言不是形式,语言就是内容,是存在本身,是第一位的。程文超在《深入理解语言》中也说:“语言是一种符号,是人的特征。作为一种基本结构,语言具有组织新话语的能力,是接近人类心灵的结构。”所以,在习作训练中建构学生的心灵背景,才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根本措施。建构学生的心灵背景,应该成为习作教学的自觉追求。

一、沉淀生活感受,为心灵背景奠定深厚的基础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但未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感受。没有生活感受,就失去了观察生活的眼睛,失去了体悟生活的灵性。学生的生活经历需要定格,生活感受需要启发。要在生活中学会求真、求善、求美,唯有这样,生活经历才能转化为习作所需要的“生活”,并逐步累积,彼此作用,最后奠定心灵背景的基础。生活感受越深厚,心灵背景的基础也越深厚。在习作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重视学生生活经历中的心灵历程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真实、实在地观察、判断、推理,启发学生生动而深刻地感悟生活、积累情愫,主张学生作文从一己心灵体验出发,天真、纯真地再现生活感悟,透视其间蕴藏的生活的真谛和本质,达到胡风先生所倡导的“处处有生活”的境界。

  1.激发深沉的关怀

  对生命的感受,离不开对自然对生活的关怀。关怀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情怀。因为关怀而关注,因为关怀而敏感,因为关怀而动情。相反,一个人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就不会感同身受,就会形同槁木,成为没有思想和灵魂的空壳。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执着,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珍视与呵护,悲天悯人,正是一个习作者建构心灵背景的需要。

  首先要关怀自然。在作文教学中设计一系列开放性的活动,引导儿童走出书斋,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儿童的内心世界。在“走向”的过程中,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让儿童浸润其中,还原童心童趣,放飞童真童情。游戏,就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方式,但不是象牙塔里的游戏活动,而是亲近生活,与万物对话、接触。自由的、真诚的游戏可以使学生摆脱世俗的种种束缚,激发出生命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生命变得完整与丰富。如在“亲近自然”的活动作文中,儿童对话自然、享受自然、关爱自然、表达自然,既感受到了自然的温情,也感受到了自然的痛苦。一篇篇以“自然”为主题的作文就这样产生,它们有的呼吁环保的重要性,有的把草木看成了自己的兄妹,向自然界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和水土风雨,倾注了天真的人文关怀。当这种情怀成为心灵背景,就会在其它的生活和作文中得到反映。

  其次要关怀生命。“只有对生命燃烧起深重的体验情感,对宇宙自然煽旺起无言的关怀激情,才会使你的每一个文字符号饱浸生活的奥妙,才可能使你的每一次写作行为融化贯注着深广的.智慧与亮丽的美德,才可能使你的有限的写作人生荡漾着青春的魅力与永恒的微笑。”马正平教授如是说。对待生命,不能游戏,而是敬畏、尊重、珍爱。有了这种态度,才会感受生命的美丽与伟大,才会在面对生命遭受戕害和毁灭时,激发悲愤的悲剧情感。这也是习作教育张扬习作主体精神、发掘主体言语潜能的重要精神资源。教师应利用现成的资源,开发潜在的资源,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感悟生命,关怀生命。就在最近的作文中,在没有教师命题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就写了《祈福马航》的作文,表达了对失联旅客的深深担忧和真诚祈祷。

  2.放飞童真的想象

  想象是孩子的天赋,想象的窗户一旦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就豁然开朗,真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丰富的想象能够联接已有的表象,激活已有的心灵背景,是创造新表象的动力源泉。奇特的想象,更是和个性化语言密不可分。所以,培植学生的想象力,放飞童真的想象,把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连通起来,让学生的心灵背景增加一块五彩缤纷的基石,是习作教学的一大重点。“创意想象作文”在开发学生的故事情节想象力方面,也许有着独到的功能。这种作文的内容,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指向学生的想象世界,契合了孩子喜欢幻想的天性。“创意想象作文”有根据词语想象情节、根据画面想象情节、传统故事新编、儿童小说等。如在看完《青铜葵花》之后,学生欣欣然又纷纷然尝试着写它的续集。其中有个情节创意是:葵花的父亲奇迹般地活了过来,经历了一番波折后,终于和葵花团聚,并把青铜接到城里读书。

  “学写儿童诗”是鼓励想象的另一方法。想象,本是诗歌的翅膀,学生在学习写诗歌的过程中,必须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冬天是一场彩色的梦》中写到:“冬天是一场五彩的梦/涂满了红的、绿的、黄的/蝴蝶正在悄悄粉刷各色的花朵/而彩虹还努力从阳光中偷盗水彩。”想象力的开发和放飞,改变了儿童的思维方法,丰富了儿童的心灵背景色彩。他们睁开了一双“寻找光明”的眼睛,他们的世界变得充满灵性和美好。

  3.加强感悟的建构

  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双“眼睛”就是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锻炼出来的感悟能力。没有感悟就没有建构。感悟就是在观察感受的基础上,产生“觉醒”。这种“觉醒”是原有心灵背景解构、新的心灵背景建构的标志。只观察不感悟,是好钢没有铸剑、骏马没有扬蹄。学生有了敏锐的感悟力,才能见微知著、化腐朽为神奇,就会从“熟视无睹”中发现“与众不同”,从“稍纵即逝”中捕捉“永恒魅力”。感悟力不会凭空产生,需要一次一次“用心”的观察思考的锻炼,需要一次一次观察的积累和碰撞。因此,多角度观察、比较观察,观察和阅读相结合、观察和争论相结合,是培养感悟力的好方法。

  另外,还要把各种“感悟”进行进一步的建构。习作不是一个简单的由“纳”到“吐”的过程,而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没有“建构”,外部形象进不了内心感受;没有建构,内心感受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心中无“感”,则眼中无“景”、笔下无“语”。通常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只满足于“积累”,但“积累”不是彼此毫无关联的“堆积”,而应是因某种关系形成的“结构”。“关系”的建立,需要一个参照背景映出其美丑真假,需要一个价值判断标准来去伪存真。日常的生活,进不了学生的心灵,是因为学生的“心灵”没有和生活建立“关系”,学生对生活没有情感响应、没有价值判断。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可以有所作为的是:对同一生活现象,组织一次“头脑风暴”;对同一题材作文,进行立意比较。如:教师组织学生了举行了一次“保蛋”活动,让学生对这项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要求要从“保蛋”联想到别的内容。于是有的同学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怀像保护脆弱的鸡蛋一样;有的认为“蛋”应该自己保护自己,只有自护能力才是最好的保护;有的打破蛋后,又偷偷地换了一个蛋,想到的是失败后可以从头再来;有的刚好相反,认为人生、机会、善良等等美好的事物,往往容易失去,却难以恢复等等。显然,学生开始尝试把阅读到的名人名言、自己概括的哲理性语言和这次活动的感受联系起来--这正是一个外部形象在内心的建构过程:当学生完整地把“事”和“理”说出来的时候,正是一个新的心灵背景完成建构的时候。

上一篇:大数据背景下的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探究论文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