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技术转移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多要素协作的复杂过程,是我国实践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三螺旋”是一种用于描述技术转移过程中各创新主体之间协作关系的经典模型,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技术创新及转移过程中密切合作、互相作用,在保持各自特有功能的前提下,适当承担其它主体的部分功能,由此形成螺旋状关系,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移[。三螺旋主体“互动自反”使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具有高度不稳定性与复杂性,促进了技术转移中介的诞生。随着技术转移实践的发展,学术界普遍认为技术转移中介平台已成为技术转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由此,本文将技术转移中介平台引人三螺旋模型,构成科研院所一政府一企业一中介平台的四螺旋结构,用于描述技术转移过程。
我国为促进技术转移活动投人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但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25%,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高投人、低产出的现状表明,开展技术转移效率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迫在眉睫。
国外的技术转移效率研究主要集中于TTO机构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方面,包括风险投资、技术受让方特点、TTO机构自身属性等。现阶段,我国技术转移效率研究基本上针对的是单一参与主体,忽略了技术转移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协同过程。廖述梅[3]针对校企技术转移效率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校企技术转移效率整体偏低,且受到专利、地区人均研发投人等因素的影响。范忠M研究了关系网络对科技中介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耿子扬[5]研究了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活动对自身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将从四螺旋创新体系的角度解决以下关键问题:第一,四螺旋参与技术转移程度与技术转移活动效益是否相关;第二,若两者存在相关关系,四螺旋技术转移参与度如何影响技术转移效益;第三,评价现阶段我国区域四螺旋创新体系技术转移效率现状。
1基于四螺旋结构的技术转移体系
2014年10月9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扶持研究开发及其服务、技术转移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学技术普及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等9大科技服务业[6]。科技服务业是一种围绕着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提供各种服务的新兴业态。技术转移中介和平台是指在技术转移实践过程中逐渐分离形成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转移中介和平台作为第四螺旋,使原有的技术转移运行模式产生了结构性变革,形成了基于四螺旋结构的技术转移体系。技术转移中介主要可为实现和加速技术转移过程提供各类服务,包括技术经纪、技术集成与经营和技术投融资服务等。技术转移机构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或法人内设机构。本研究中第四螺旋是指狭义上的技术转移中介[7]。技术转移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提供技术转移科技服务的新兴模式,是集技术转移全过程中数据信息、应用系统、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为一体的综合网络服务系统,是促进技术转移全过程中科研院所、政府、企业以及科技中介互动合作的媒介。其本质是电子商务与技术转移的结合,以科技资源整合为基础,层层递进,注重资源丰富性、资源有效性、资源贡献者活跃性以及资源商务关系的整合。
在理想状态下,四螺旋技术转移体系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即在没有任何外部作用的情况下,系统中各主体按照规则,各尽其职并自动形成的有序运行结构[8]。政府主要通过建立技术转移法规体系,颁布技术转移鼓励政策,布局产业创新方向,牵头大型科研项目,鼓励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对技术转移活动进行调控,从宏观上指导技术转移的发展方向,实现技术资源合理有效配置[9],推动技术转移体系运行;科研院所主要充当技术提供者的角色,位于技术转移创新价值链前端,主要通过推广自主创新产生的实用技术、承接政府及企业科研项目、建立科技园区、派遣相关领域专家到企业指导咨询、鼓励在校职工创业等方式,推动技术转移体系运行;企业处于创新价值链末端,主要扮演技术需求方角色,参与技术商业化过程;技术转移中介与平台主要为其它各主体提供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提高技术转移效率,为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转提供各种保障服务。综上所述,四螺旋结构技术转移体系中,科研院所、政府、企业以及技术转移中介既为技术转移提供驱动力,也受到体系中其它驱动力的影响。
2实证设计
2.1研究方法
2.2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借鉴区域三螺旋强度(TH)测度方法测量四螺旋参与度,选取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以及技术转移中介和平台参与技术转移的程度和效果,综合反映四螺旋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资源投人与互动力度,简称四螺旋参与度。
基于CCA/DEA方法研究四螺旋参与度与技术转移的关系,首先构建两组变量,第一组反映四螺旋参与度,第二组反映技术转移产出效益。由于现有统计口径中没有直接对应的指标变量,因而本研究借鉴结构方程模型中潜变量的测量思路,将四螺旋参与度与技术转移产出效益作为潜变量,在现有统计口径下甄选合适的指标变量作为显变量,对潜变量进行综合测度。
四螺旋参与度可通过以下具体潜变量Xi、X2、尤3、X4、X5,X6进行测量,如表i所示。选择“万人R&D人员数”等指标表征四螺旋技术转移体系中宏观人力资源投人;选择“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比”衡量技术转移中介的物质基础投人、“每名R&D人员仪器和设备支出”衡量科研院所、企业的物质基础投人;选择“企业R&D研究人员占比”、“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人比重”等衡量公司企业的技术转移人力和财力投人;选择“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衡量政府机关的技术转移投人;选择“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衡量科研院所、企业的技术转移参与度。并进一步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综合各潜变量的测量效果。
技术转移产出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潜变量Yi技术成果市场化、Y,高新技术产业化、Ys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测量技术转移活动的产出效益,如表2所示。
选择“万人输出技术成交额”和“万元生产总值技术国际收人”,综合表征技术成果市场化程度;选择“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等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指标,综合表征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选择“社会生活信息化”等检测指标,综合表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然后,利用技术市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3个变量,代表技术转移过程产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典型相关分析两组变量及相关统计数据均来自《20i4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以中国内地每一个省市为一个决策单元,求出典型变量U和V以及典型相关系
数,并利用构造的效率模型和单一变量边际产出弹性模型,进一步进行技术转移效率评价。在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前,对所有变量作对数化、标准化以及正向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