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女性审美观念的的延续与转变
摘 要:古今对于美丽的标准,始终是因时代和环境的流转而变化,温柔婉约是美,个性张扬是美,大胆性感是美,传统乖巧也是美……不同的时代也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美学体验。
关键词:审美观念;转变;美学价值
何者为美?何者又是审美?黄人在《序》中说道:“至萧梁哲储,始别加组纂,剖觚缋素,渐毗审美,而罗弋前修,未迕学礼之训”。审美便是用心灵去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能力,甚至可以像周国平笔下那只在众多的兔姐妹中,独具审美的慧心的白兔一般独特。
从最初生产力发展低下的母系氏族时代开始,审美就在一点一滴中应运而生。母系氏族时代的最大特点便是崇尚图腾,重视生产和繁殖后代。这样以来,粗壮结实的女人,在那个时候人类的审美观念中就是最美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新石器时代女神像的造型特点展现的就是粗壮结实。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和图腾文化的影响,简单也就成了另外一种审美观念,那时候女人的服饰或者装饰品,都很简单而实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逐渐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春秋到两汉提倡“柔弱顺从”的`美女观念占了上风,士大夫盛行“精致细腻”的审美意识。无论是“手如柔黄,肤如凝脂,颈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庄姜之美,还是“天下无双,荷粉露垂,杏花含烟,国色天香,无与伦比”息妫之美,都是美的那么精致,美的“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中国毕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终将经历各个民族的大融合,诚如魏晋时期一般,这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这也是在精神上最为自由解放的朝代。当南蛮、北狄、东夷、西戎之风扫荡全国,女性开始走向对于美的自觉的追求。女子大多穿着广袖短襦,曳地长裙,腰部束以“抱腰”,甚至还在头上插戴花钗和“步摇”,衣袂飘飘,环佩叮当,温婉妩媚,婀娜多姿,好不快活。连当时的男子也都有了独特的美感,那时的男子既有“龙章凤姿,天质自然”的嵇康,也有“明珠玉润”“花一般娇,粉一般嫩”的卫阶。一种个性美、自然美的审美范式便成为了当时的普遍追求。
当时光的年轮慢慢发展,在隋唐五代时期,一种雍容华贵,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审美铺散来开。如果去观赏唐代绘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人们最突出的印象,也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看看史书对武则天的描写,正是凭着宽额头、丰脸颊、圆浑而重叠的颈部及富态形象赢得了“媚娘”的地位,从而为她进一步接近权力中心奠定了基础。而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更是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胖美人典范。这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如唐人喜爱牡丹正是高贵丰满型的,塑造的骏马形象也都是骠满臀圆,连颜体书法都是肥硕、庄严而浑厚。这是一个民族进入生命力最旺盛阶段所洋溢出的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这正是唐人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热烈放姿、开拓进取、积极向上。
宋元明清时代是理学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时期,对女性的审美标准竟然建立在从健康自然到缠足陋俗这种病态雕饰的退化。女性美开始从华丽开放走向了清雅、内敛、甚至束缚,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渐渐倾向文弱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后来当缠足之风则遍及民间,“三寸金莲”也变成了对女性美的基本要求,“湘裙下三寸金莲,云鬓中两行翠凤”,“对襟披风轻巧巧,三寸金莲左右分”。当礼教的面容上呈现出严肃的狞笑,女人在贞洁的牌坊下抱着三寸金莲开始呜咽,那些冠冕堂皇的审美戒尺,终于在“回旋有凌云之态”的莲步轻移中逐渐妩媚。当秦淮八艳用婀娜的莲步“踢碎香风抛玉燕,踏残花月上琼瑶”舞动了多少人的心把性感焦点全部集中在“莲底纤纤月”的病态姿本,终于逐渐划上了带血的句号。
古今对于美丽的标准,始终是因时代和环境的流转而变化,温柔婉约是美,个性张扬是美,大胆性感是美,传统乖巧也是美。你说林徽因是美,因为才女风情气自华,他说邓丽君是美,即使是靡靡之音也挡不住心灵的追逐。现代意义上的美也渐渐走上了多元化,社会化。
美趋向多元化。胖则可爱,C则骨感,矮则依人,高则女王。正如古希腊的美学观点一样,“和谐即是美”,也如契诃夫的至理名言:“美不应当只美在天然上,还应该美在灵魂上。”不难看出,追逐美丽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美已经没有什么独特的概念了,你要你够自信,你也可以散发出一种由内而外地美丽。
美趋向社会化。跟任何事物一样,美也有它发展的主流,审美的层次因环境因时局而定,简单来说,以女性相貌身材为例,环肥燕瘦曾轰轰烈烈撵平了两个时代的美学理论,放在当时社会存在的状态来说,这在情理之中,在众人眼里,亦在情理之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并不只是谚语一则。它完全具备上升为美学论的定义。当今大学生年轻一族的审美,同样遵循美学发展主流。大势所趋。审美依赖环境,如此说,亦在情理之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审美也在进步。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黄人,《清文汇》,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社[M].1990
[2]《诗经》[M].中华书局,2006
【古今女性审美观念的的延续与转变论文】相关文章:
7.女性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