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运用体态语言的论文

2020-06-23实用文

  一、体态语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体态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非有声语言来传递知识信息、情感信息的一种语言。言语行为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手段,体态语言是言语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只有将两者和谐地结合到课堂教学中,才能使课堂更具有活力。我的理解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体态语,就是教师放得开,大胆,落落大方。

  (一)体态语言的正确运用可以丰富言语行为,更准确地表达教师情感 教师的体态语言,大部分是伴随着言语行为同时出现的。体态语的使用可以辅助或补充说明言语的确切含义,是语言表达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特别在小学阶段,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较差,认识事物需要具有一定的形象性,而体态语言所具有的形象性特点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使用恰当的体态语辅助言语行为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学会在情境中传授知识。如听过的一节语文课上,教师在讲述诗歌《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时,她结合意境,边描述边用动作渲染“举、低、望、思”四字的含义,配合眼神自然情感的流露,使学生融入其情景中,品味诗的意境,使得教学效果倍增。

  (二)体态语言在部分情况下可以代替言语行为

  小学阶段,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上课会出现分心或做小动作的情况。此时若使用生硬的言语行为进行制止,一方面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另一方面会不同程度地伤害其自尊心。有经验的教师若用亲切的注视目光会让学生自觉收敛错误行为,可取得“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学生迟到,为不影响讲课,教师可一边讲课,一边用眼神或手势示意学生到座位上去。

  体态语在小学中的重要作用,与小学阶段学生特定心理特征密切相关。小学阶段是儿童进入学校从事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的开始,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大转折期。此阶段的儿童各方面发展还未成熟,特别是意志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而且,此阶段的儿童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儿童关注着教师的一言一行,从教师那里获得的不仅仅是老师的言语所传授的信息,还从老师的体态语中获得了更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信息。另外,此时的儿童模仿力较强,对老师的模仿和学习将直接影响其身心发展及各种情感意志的培养。因此,教师体态语的运用是否得当,会给学生造成正面或负面影响。运用得体的体态语会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是课堂教学更富有艺术魅力。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会给儿童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情绪的高涨;课堂上教师注视的目光会给予儿童莫大的鼓舞。反之,教师的一个消极的手势语,也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和苦闷。

  二、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运用策略

  (一)手势语的运用策略

  小学教学中的手势语主要包括指势语和手、臂结合语。

  1. 充分发挥指势语的表意作用

  指势语是指教师利用手指表达意图、传递信息的体态语。

  在小学低年级课堂特别是一年级中,教师在教儿童识字、数数时可采用这种手势来表意数字。由于数字手势的形象性,儿童更容易理解,如教师在教儿童数“1”时,常用食指代表“1”,用食指和中指组成“V”型时代表“2 ”。但在教学中老师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带有轻蔑性的指势手势,如教师伸出小指对学生的行为表示轻蔑等。

  2. 使用合适的抬手动作表“起立”

  所谓手、臂结合语,即是利用手、臂结合来传递信息,如描摹复杂的事物状貌,传递丰富的内部情感信息,表达特定的涵义等。手、臂结合语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有抬手、招手、鼓掌、丁字手势及单双手下按等动作。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常使用“单食指指点学生起立”,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命令、强制之感,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疏远。而使用单双手上抬表起立则更显示出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从中让学生体会出教师的坦率与真诚,再加上亲切的微笑,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更乐意接受教师的要求。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多使用单、双手上抬来代表“起立”。

  3.恰当地运用“鼓掌”

  鼓掌一般代表着教师的赞许、欢迎之情,是课堂中学生有了出众的表现,教师给予学生的较高奖赏。在掌声中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赞赏,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但对学生进行鼓掌次数不宜过频。过频使用会使学生产生轻易就能得到的感觉,而不利于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教师在用掌声对学生表示赞扬、欢迎以外,还应注意另一种情况,即学生在付出很大努力后仍未取得满意的成绩时,特别是在课堂比赛中,教师可及时地使用掌声对学生的努力予以肯定,号召全班同学学习其努力精神,用掌声给他以动力,使他感到付出努力的价值,重塑信心。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用手、臂结合描述物体,表示形状、大小等;将手放于嘴边示意“不要出声”;用手托下巴表示“思索回忆”;形象的“丁”字手势示意“请安静”等。

  (二)面势语的运用策略

  面势语能把各种复杂变化的情感信息最充分、最迅速、最敏捷地反映出来。罗曼罗兰说过:“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出的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课堂上,学生听课时总是认真注视教师的面部,教师的面势语对学生直接获取教师的情感信息很重要。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运用得体的眼神,会使学生自觉地融入到教师的授课中。

  小学教学中,面势语主要包括眼神、面部表情等。

  1.发挥环视、注视等面势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注重师生眼神交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同的眼神也融入了老师不同的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眼神主要包括环视、注视、怒视等。

  环视是指教师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环状观察,主要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监督等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维护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环视的作用不可忽视。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由于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上课后,学生一般不能立即进入课堂角色,使用命令语言可以使学生停止吵闹,初次使用命令语言会起到较好效果。但多次使用不仅达不到效果,而且会使学生心理上产生逆反情绪。此时若教师走上讲台使用环视目光,可使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师身上,以便教师正常授课,也可避免使用命令语言。课堂中存在“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对学生给予期待,学生就会发生相应于这种期待的效应。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也可以使用环视目光以鼓励、监督学生认真思考。但使用时应注意避免小范围的环视,应尽量注意到每个学生,以激发每位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专心听讲。

  另外,课堂教学中,老师在一定教学情境下直接亲切注视学生,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亲切的目光注视会给予学生鼓励和自信;学生偶尔出现的分心现象和小动作,可以在教师无声的注视中停止。

  教学中不恰当的眼神的使用,如瞪视、怒视等,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刺伤学生自尊心,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2.用微笑走进学生,创造和谐课堂气氛

  面部表情的正确运用,有利于建立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灵默契,使学生进入丰富的情感世界,创造和谐课堂气氛。

  面部表情使用最多的是微笑。教师的微笑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扉,沟通师生的心灵,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将微笑带入课堂”,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亲切感,学生喜爱的事血肉丰满、情趣盎然的老师,而不是表情呆滞、凶神恶煞的老师。一直紧皱眉头的老师,容易在儿童心目中形成威慑感。小学阶段的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威慑感的形成不利于儿童想象力和个性发展。教师应学会在微笑中表达自己满意、赞扬等情感。

  3.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面部表情

  人的面部表情是很丰富的。教师能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将对课文的美学价值的体会充分的表现出来,以弥补那些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微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接受知识和情感信息。

  教学中,不同的情绪应使用不同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满面春风显高兴,面若冰霜显冷傲,愁眉苦脸显烦恼,苦丧着脸显伤心,瞠目结舌显惊讶,双目圆瞪显生气。并且,教师面势语的使用应真正发自内心,让真挚的情感自然流入在脸上,使得学生能获得准确的信息。有血有肉有情趣的老师才会深得学生的爱戴。

  (三)身势语的运用策略

  身势语主要指头部、肢体以及躯干各个部位体态语的运用。

  1.使用身势语配合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可合理使用头部的体态语配合对学生的评价。如“点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较多,老师在对学生回答问题表示满意时会使用“点头”,课堂教学中尽量少用“摇头”,在学生回答错误时,应用微笑和适当的语言加以启示,引导学生的思维。

  2.形成良好的教态

  良好的教态是教师内在素质、高尚人格在课堂教学中的外部表现。教师应注重衣冠整洁,合理大方。在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中显现出为人师表的稳重与高雅,避免使用不良身势语,如背手、双臂交叉撑在讲桌上等动作。这些动作是教师的习惯性动作或不轻易动作。这些动作的使用,一方面影响教师形象,妨碍师生交流,另一方面不利于教师使用体态语言配合教学。如背手,常常显示出教师的威严,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压力,不利于学生与教师接近。一些不经意的动作,如教师用手玩弄粉笔或黑板擦,表现出了教师的不稳重或无精打采,若弄出响声,更会破坏课堂气氛。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站姿稳重而有力,形态端庄和谐,这样自然会增加教师讲课的吸引力,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教师运用体态语言的论文】相关文章:

1.读教师的体态语言随想作文

2.联系观的运用论文

3.《教师体态语言》读后感

4.略谈文字设计的运用论文

5.GPS在田间作业的运用论文

6.学会运用借议论文

7.心理学知识运用论文

8.教师创造性运用课程资源能力的培养论文

上一篇:运用规律快速解题数学日记下一篇:巧妙构思板图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