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分析论文

2020-06-26实用文

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分析论文

  摘 要: 以个体社会适应的行为方式为观测点,以个体社会适应的心理历程为线索,采用《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方式问卷》,对 416 名体育大学生和非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品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1) 体育大学生与非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品质存在显着差异,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明显优于非体育大学生。2) 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品质在性别和运动成绩级别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3)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心理品质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四年级在自尊自主和压力应对这 2 个维度上的均值低于其他 3 个年级。4) 不同运动专项的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品质特征显示,开放自信、自尊自主是不同体育项目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心理品质的共性特征; 田径项目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及在开放自信、客观现实、情境调控 3 个维度上的均值都显着高于篮球和竞技体操项目大学生。此研究结果,为证明体育教育在促进和改善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作用提供了更加明确具体的实证依据,对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学校体育水平和质量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 体育大学生; 社会适应性; 心理品质特征; 体育教学; 课程改革。

1 社会适应性评价的整合理论建构。

  1. 1 社会适应性及其评价的研究评述 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已从理论阐述和实证调查两方面证明,体育运动对人的社会适应性有显着影响,体育能够促进个体社会适应性提高[1 -3].但是,由于对社会适应性的界定不统一,使得此类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1) 在视角上比较片面,已有的研究者是以各自学派的基础理论为依据,从其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确定研究的切入点,一部分学者关注个体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将其看作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过程[4 -8].也有学者将社会适应性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表现为个别差异的人格结构[9].前者只强调个体社会适应的动态行为过程,而后者则注重个体社会适应的静态心理品质。2) 研究所使用的工具也有局限性。我国的学者们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才逐渐开始放弃使用国外社会适应性量表修订版,开始研究和编制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适应性量表。有一类量表的编制是从人格角度,通过使用语词清单的方法,构建个体社会适应性心理素质维度[10]; 还有一类是以以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为测量社会适应性的依据,以学生所处校园情境为线索[11 -12].这些量表的使用,虽然从不同侧面考察了被试群体的社会适应性特征,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采用语词清单测量法,有可能会因为被试词语理解能力的差异所产生的歧义导致测量偏差。采用情境线索的量表测量的是个体社会适应性的不良行为特征,尽管在个体适应性不良表现的程度上有较为确切地观测,但是并不能对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做出评估。因此,在检索相关研究成果时会发现,此类研究所得出的一致性结论大多只是笼统而概况的,多是将体育运动群体与非体育运动群体这 2 个群体的整体特征做比较,通过差异比较发现并证明体育对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产生影响并具有促进作用; 但是并没有探讨体育运动群体自身社会适应性所表现出的心理特质,也没有深入分析不同项目运动训练在社会性上所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性; 因此,有必要从整合的、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究个体良好社会适应性所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征。

  1. 2 社会适应性评价的整合理论建构 积极心理学家将积极心理品质定义为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而反映出来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也叫性格优点( Character Strengths) Peterson 和 Seligman 从美德与积极品质的关系出发,将积极心理品质定义为个体获得美德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13].性格品质既具有稳定性也具有可塑性。性格品质不仅具有跨时间和跨空间的'一致性,同时个体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干预塑造自己独特的性格品质,而从个体生命的全程来看,可塑性对个体的社会适应所产生的作用远远大于稳定性的作用[14].

  据此,本研究是在整合前人多种研究取向和已有研究的理论成果基础上,以个体社会适应性的积极心理品质为视角,以个体社会适应的心理历程为线索,以个体社会适应的行为方式为观测点,将社会适应性界定为: 个体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以及对自我的调节与控制,寻求自我与环境的平衡以及自我发展的行为能力[15].采用自行编制《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方式问卷》作为测量工具,试图了解和分析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特点,深入探明体育运动的哪些因素能够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发展,以期对改进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水平,为发挥体育教学在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和发展作用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

2 研究方法。

  2. 1 研究参与者 采用配额抽样方式,从北京体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选取 450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经过整理获得有效问卷 416 份,有效率为 91% .被试样本中男生 165 人,女生 251 人; 其年级分布是: 一年级 66人,二年级 126 人,三年级 124 人,四年级 100 人; 其中体育大学生 141 人,非体育大学生 275 人。本研究中的体育大学生是指在大学校园中学习并擅长某项体育运动且达到国家规定的运动等级标准的大学生。

  2. 2 测量工具 采用自行编制的《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行为方式问卷》,共 38 道题目,包括开放自信、客观现实、自尊自主、压力应对、情境调控、豁达宽容6 个维度。采用 Likert 5 点自评量表,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依次记 5 ~1 分,分值越高代表其社会适应性越强。本次测量总体问卷及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克 隆 巴 赫 α 系 数 分 别 为 0. 968、0. 892、0. 893、0. 878、0. 809、0. 834、0. 742.验证性因素分析,6 个因子构建的模型 ( X2/ df = 4. 307,GFI = 0. 836,CFI =0. 842,I FI = 0. 842,RMSEA = 0. 06 ) ,模型结构拟合尚可[15].

3 结果与分析。

  3. 1 体育大学生与非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比较。

  对体育大学生和非体育大学生 2 个群体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及各个维度均值进行差异检验,发现: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总均值显着高于非体育大学生,且 6 个维度即自信与开放、客观现实、自尊与自主、压力应对、情境调控和豁达宽容均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体育大学生高于非体育大学生( 表1 ) .

  3. 2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特征。

  3. 2. 1 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性别比较 进一步对体育大学生群体社会适应性的性别差异进行比较中发现: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 表 2) .

  3. 2. 2 不同运动级别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差异比较 在对不同运动成绩等级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比较中发现: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在运动成绩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 表 3) .

  从表2 表3 的统计结果中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发现,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并不存在性别和运动等级上的差异,这与人们的经验假设有所不同。

  3. 2. 3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年级差异比较 采用多元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在自尊自主和压力应对这2 个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 表4) .

  后续检验结果还发现,年级差异全部来自 4 年级与其他年级。在自尊自主和压力应对这2 个维度上,4年级学生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年级( 表 5,图 1) .

  3. 2. 4 不同类型运动项目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比较 在此次抽样调查中的 141 名体育大学生中,以田麦久先生项群理论为依据[16],考虑了被试运动专项的不同特点,其运动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竞技体操、大众体操、田径、以及定向越野等 8 个项目。

  由于有些项目样本数量少,或者不同样本间数量差别比例过大,因此最后选取了篮球、竞技体操和田径这 3个具有鲜明项群差异的被试样本来进行分析和比较。

  通过逐一比较每一类项目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和各维度均值可知: 篮球项目大学生的自尊自主均值最高,其次是开放自信; 竞技体操项目大学生的开放自信均值最高,其次是自尊自主; 田径项目大学生的开放自信均值最高,其次是情绪调控;鉴于田径项目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各个维度均值都大于其他 2 类项目体育大学生,由此可以确定,开放自信、自尊自主是这 3 个项目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共性特征。( 表 6)

  进一步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运动项目专长的大学体育生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以及在开放自信、客观现实和情境调控这3 个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经后续检验结果发现,运动项目上的差异全部来自田径项目大学生与篮球和竞技体操大学生的差异,且田径项目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以及开放自信、客观现实和情境调控均值都大于另外2 个项目的大学生。( 表7,表8,图2)

上一篇:新旧准则差异分析论文下一篇:中职英语说课课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