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的引用
信息技术的出现,点燃了教育心理新的希望。这些技术包括,电视技术、计算机指导、智能系统、多媒体、因特网等。但是,信息技术的滥用,也导致其效用的下降,尤其是不加选择性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如,教育视频的引入,不会对教学互动产生多少影响。这样一种类型的节目,适合于所有教学实践的理念,显然不会造成预期的改变。许多关于多媒体效用的研究支持这种结论。只有一小部分革命性的技术,可以改变整个教室的文化和气氛。在教育过程中,以为引入新的技术,会发生改变是无效的。如,在因特网的利用上,学生们上网没有一定的目的性,无疑将充满了不确定性。只有当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某种教学理念时,提供一种合理的目的,上述这种情况才会被避免。最近的教育心理的发展,结合建构的思想,为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这种新的教育和哲学的思想,是一种全新的转变。这意味着众多的学者开始去结合心理的、个人间的、组织间的关系,产生一种新的、可操作的、有效的建构主义倾向。在可设计的环境下,实现教育心理和技术的新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对心理学的挑战
毫无疑问,信息技术扩大了学习和教学的视野,但同时,信息技术也在激发和挑战着教育心理的理念。以历史的角度看。信息技术独立地影响着经济、管理、教育等其他一些计划性的领域。但是,教育与其他领域不同,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必须适应于教育哲学观念和实践。显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超过了教育心理理念的步伐,信息技术早已触及儿童和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教育技术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成就。教育的理念,也没有改变学生沉浸在网络中和长时间进行虚拟聊天的不良习惯。信息技术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媒体的设计和探索,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现有的教育心理的理念和结构,很少能够科学的解决这些现实的需要。新的技术为教育理念,开启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需要教育心理做出扩展和调整。信息技术的引入,使人和技术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扩大,新的知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这样的互动工具来获得。但是,面对面的交流仍然存在着现实必要性。没有任何的介质,可以替代一个积极的、有目的性的指导者的存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的支持,如,提供练习任务、智能的反馈、规则性的指导等。这种关系使得学生的体验更加积极、丰富和新颖。这种效果反映在、团队合作、元认知活动、动机的促进、高的思维水平等各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求在信息技术帮助下的快速的改变。另一种是,追求的是持久性的改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是否必须使用信息技术,才能达到特定的教育效果?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个体没有专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信息还能达到持久性的效果吗?第三个问题,相对来说更为普遍,在信息技术参与下,认知技巧的迁移性有多大?人机交流的效果差异更为普遍。这种差别表现在,以观察为变量,学生与计算机的关系。实验发现,信息技术的预期性持久性效果,并没有显示出来。在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互动中,学生在被观察的情况下,学习印象更为深刻,学习活动更为主动。那么,是否有些潜在的学习结果没有得到合适的测量?或者这些新颖的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下产生的效果并无差异?在建构的、社会分享的、信息技术密集的环境中,应该设立什么样的教育成就目标?
三、启示
尽管信息技术的引入,曾经被期望能够对教学效果产生迅速和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对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使用,希望和现实的差距逐渐显现出来。如,元认知技巧的教授适合于所有学习者的多媒体项目。有目的的学习和关注的学习,被提倡应用于各种信息技术的场景中,如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兴趣。在新颖的、建构的、信息技术密集的环境当中,特别需要自我管理和有意识的学习。因为在建构的环境当中,学习中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了学习者身上。在传统的学习中,学生的能力是学习结果最佳的预测因素。但是,在建构的环境当中,学生学习的意识状态才是最有力的预测因素。自主性、意志的努力、有意识的投入、元认知自我监控,在新技术应用场景中,是至关重要的。新的建构环境中,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独立学习。但是,有两个现实的需要,不得不引起注意。一,学生们知道面对面的、真实的交流。实践发现,在讲述具体事物的课堂上,面对面的交流要好于虚拟的交流方式。一些虚拟的、远程的交流学习,也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加以必要补充。第二,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们能够更好的自我监控和自我约束。学生们似乎需要有限制的、有指导性的、常规的学习环境,需要同伴或是教师提供不定时的支持。
四、总结
教育心理和信息技术在建构的概念下,已经达到了一个广泛的结合,这种结合对教育效果产生了放大作用。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智能化的设计,虚拟环境的交流,将不可能实现。但是,在教学上,信息技术的效用决定于教育理念的深度。教育心理和信息技术,是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新的手段,也提出了新的问题。教育心理必须进一步发展,以提供可靠的概念理论支撑。一方面,信息技术开启了多种可能性,如学生可以不限地域的自由交流并互相交换心得体验;另一方面,学生的分心和对信息的滥用,会使信息技术的价值大大贬值。这需要信息技术和教育心理在新的环境之下,更紧密与科学的结合。
篇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教育中的缺失
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境,即是当右脑已有感受或反应时,而左脑尚未产生相应反应的一种现实的心理状态。当今的学校教育,几乎全都忽视非言语知识教育这个方面,因此,也就忽视了对右脑思维功能(如直觉思维)的开发。而托马斯·R认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成功,多半还是依靠他的直觉方面曾经得到过多大程度的意外。”这个“意外”就是当今的教育是不会自觉地去发展这一方面的。不幸的是,认定我们的教育体系是有错误的,比为它做点什么要容易的多。现实的问题是,在能获得实际的结果之前,整个教育界的基本思维必须有所改变。一位习惯于言语思维的教师,全然不可能按直觉思维来给孩子们授课。而所有的受教育对象,便必定日复一日地在教师的方法和态度中体察到那个现实的模式。言语地思维了几十年之后,基本的思维模式是不容易改变的,而且也简直不太可能再成为直觉的了。一个明显的需要,就是只能针对一些视觉的和空间的任务来给孩子们提问题。然而,在这些基本的非言语技巧得到发展以后,一些学校却从根本上停顿了朝着这个方向进一步发展的全部自觉努力。结果是学生的言语能力不断提高,但是灵活的思维变得更加逻辑化和刻板化,其创造力和直觉也逐渐削弱了。智商测验甚至也反映出了这个模式:低年龄水平的测试内容还包括一些非言语问题,高年龄水平差不多完全是言语化的问题了,这正好应对了“用言语概念所进行的推论是智力的最高表现”这一缺陷思想。在没有达到每位教师都学会理解他们学生们头脑中真正的双重性之前,就不会出现教育体系的改革。按照这个认识,那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仅仅是自然而然地去把课程引导到保持言语的头脑与非言语的头脑两个方面的注意力。但维持这个竞争平衡是很难处理的。一旦非言语的头脑被忽视了,非言语头脑便少去注意,少去学习,而且渐行渐远。一开始还是微小的劣势,逐渐就在信心和能力上都发展成为较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便造成非言语头脑的注意与参与,全都一天比一天更困难。要扭转这个趋势,教师们就必须去体察每个学生的非言语方面。当然,这是极其困难的,除非教师自己的右脑发挥作用。教师们必须学会感受他们的非言语的意识,并且重视直觉和非言语思维。他们必须避免在讲课中唯独依赖话语或公式。手势和画图,都是与学生的非言语方面进行交流的有力方式。
二、内心训练运动的启示
教育如果能够转移它的努力方向,而致力于使言语的思维和直觉的思维之间取得平衡的发展,那么,它给我们提供的东西就将比技术进步给我们提供的东西要多得多:我们将由此而得到一个这样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上,人们不仅能够体验到生命的智能方面的力量,也能体验到生命的情感方面的意义。蒂姆·戈尔韦于1974年写了《内心训练网球比赛》一书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其观点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都包括一个言语的“自我1”和一个独立的、无意识的“自我2”,参与比赛的实际上是后者。戈尔韦的观点虽然针对的是体育运动员,但是它可以拓展到有人存在的各行业,尤其是教育领域。内心训练比赛的基础是使“自我1”靠边站,而让“自我2”参加比赛;其所教的技巧即是,把言语指令用在那些用得着它的地方,避免用言语来说明那些实际的行动。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适用于教给学员对那些所要求的运动作非言语的领悟。戈尔韦关于两个分离的自我的杰出见解,并不是从脑研究发展而来的,而是从对他的学网球的学生们和他自己的直接观察中发展而来。这里可以引述一下他的话:“……大多数比赛者在球场上始终都和自己说话。‘跳起来接球;盯住他的反手球;把眼睛盯在球上;注意弯膝’。他们不断地对自己下着这样的命令,有些人就好像是在聆听浮现在他们头脑里的那堂关键课的磁带录音。接着,在球发出去之后,另一种思想又闪现在他们心里,并且可能用下面这些话来表白‘:你这头笨牛,你奶奶都能打得比你好!’有一天,我挺奇怪这是谁在对谁说话,谁在唠唠叨叨的骂人,谁在挨骂呢?他们大多数人都说‘:这是我在对自己说话。’但是,究竟谁是这个‘我’,以及谁是那个“我”呢?很明显,这个‘我’和‘自我’完全是分离的,否则就不会谈话,所以人们可以说,在每一个比赛者的内心里都有两个‘自我’。一个看来就是那个发出指令的‘我’;而另一个则似乎是那个完成动作的‘自我’。这样‘,我’便会转过来对动作做出评价。为明确起见,我们不妨就称之为‘说话者’自我1和‘行动者’自我2。”戈尔韦在谈到他的发现时指出,非言语的示范教学对纠正学生的坏习惯,比用言语讲述更为有效。比较成功的教学的关键,就是全神贯注于教非言语的“自我2”,并且增强言语的自我与非言语的自我之间的相互关连。如果“自我1”总是对“自我2”嚷嚷和挑剔,那就会使成绩蒙受损失。正像不断骂孩子的愚蠢的父母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无能一样“,自我1”也能以不良的姿态毁坏“自我2”的行动敏捷的操作。理想的关系更像是富于期待和慈爱的父母,他们允许孩子从他自己的行动和错误中去学习。所以,内心训练运动的关键性概念就是允许“自我2”在没有言语干扰的情况下打球。
三、深入认识人类思维
尽管戈尔韦没有提及“自我1”和“自我2”的身体定位,但很明显,它们实际是人脑的左、右两半球。我们在说到左、右脑时,也就是指的大脑皮层——高层发展的,只有高等的哺乳动物才有的那部分脑。我们脑的两半,乃是以显著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的。专于语言的左脑,不仅仅是用话语来思维,而且颇擅长于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的逻辑程序,而这也正是语言的基础。由于右脑是用表象来思维,因而在识别和操作复杂的视觉模式方面,则具有绝妙的优势。一个正常的人,在完成像积木拼图测验这样的非言语的任务时,明显地是用他的右脑来做的;而当他面对如写出一个句子这样的言语任务时,则是由左脑控制的。测量人们在完成各种任务时各半个大脑的电流活动,已对这一点作出了证实。也就是,在进行积木拼图测验时,右脑更为活跃;而在写句子时,左脑则更为活跃。说话和逻辑,乃是进行思维的有力工具。在以它们作为有用工具的任务中,无疑左脑超过右脑。但右脑有它自己的事情,并且这些事情难以转换成话语或用逻辑步骤来理解——有些事物只能“对它产生一种感受”——正如“不可言传、只可意会”。右脑的另一专长是识别伪装的或破缺的图形。如果裂脑患者用左手触摸一个图形的一些碎片,他就能毫无困难地把那些碎片连缀成完整的图形。然而,如果用另一只手来做这件事,那就只能把一些具有最明显联系的碎片连结起来。由于这种识别变形事物的能力是创造力的极其重要的部分,因而右脑也就具有新的重要地位。因为右脑是以完整的表象来“平行地”发挥作用,故而它的识别方式看起来是根本不同的。例如,右脑一眼就识别出一群人中的一个面孔,而左脑的方法则是逐一地对每一张面孔的特点进行比较。假定这个人“高而黑,大嘴,且留有胡须”,左脑就要根据这个描述,对比着每个特点来检查每一张脸。这种方法不仅太慢,而且如果完全变化了,比如,倘若胡须剃掉了呢?由于“一张图胜似千言万语”,因此,右脑的方法便不但比较迅速,并且无疑地很少受到因细节上的不足或产生变化的欺骗。
四、教育从哪里出发
一个用表象来思维的教师,发现不把表象图解出来,或者至少是用手势来说明那些表象,那就对任何事物都很难作出解释。在高等学校或学院的水平上,有这样一个关于电磁场学习的例子。尽管有可能完全用话语或是公式来给学生作出解释,但最清晰和更有用的,还是莫过于以对“磁力线”的“感受”来进行交流更方便。这个直觉的概念,可以用一块磁铁和一些铁屑作现场演示。这是一个如此有效的概念,米凯尔·法拉第正是用了它,才有可能直觉地发现了有关磁学的大部分原理。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发展这种“直觉感”,并且也懂得那些用来描述这同类事物的方程式,那他就具有了实际的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承认学生是在用他的直觉去亲自“发现”那些方程式,那就能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左、右脑协同作用的实际练习。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一种秩序,它导致一些同样的方程式会在看起来似乎无关的地方重复出现。例如,可在水中观察到的同样的一种流,在热、点、气,甚至在磁力线中也会发生。所有这些都能够用方程式表示,也都能够清晰地描绘在心里。真正的教育是看在所有那些事实和公式都被忘掉以后,还能留下些什么。天才的行为,都要求直觉和逻辑的真正通力合作。实际上,我们的客体意识和主体意识两者,乃是整个的思想、知识,以及左、右脑两个方面的感受的总和。如果一个成人的大脑中切除了一个大脑半球,意识的某些特征,在主体的意义上和在客体的意义上,都将有所丧失。无论哪一个大脑半球,都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单独地思维、感受和回忆。如果我们不是太沉迷于方程式,那么在科学中,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通的,并且都可在直觉的水平上推断出其意义来。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具有一种“科学的美感”,而它在那些方程式中是捕捉不到的。这种感觉非常象画家、雕刻家或是音乐家的审美感。实际上,这两种感觉也就是同样的一种感觉。这也就是为什么无论我们是通过一台望远镜,还是通过一架电子扫描显微镜去看自然界,自然界同样都是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