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发展研究论文
一、我国体育场馆发展现实基础及环境
(一)场馆建设规模呈急速增长态势
自1985年全国体育场地建设以来,我国体育基础设施综合功能进入较快发展时期。与1995年第4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相比,2003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的普查数据显示,与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相比,全国体育场地占地面积共增加了11.8亿平方米,增长110.28%,场地面积共增加了5.5亿平方米,增长70.51,我国现有850 080个各类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有18 481个,从投资规模、场馆数量、占地面积、人均场地面积等数据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3]。以2012年底全国大陆总人口135404万人(不含港澳台地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2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0.871平方米,1 914.5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为141.39元。从表1可以看出,近30年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各项指标有较大的增长,场地规模不断扩大、建设资金投入步伐加快、人均场地面积、每万人拥有场地数和人均场地投资额等指标均有了很大的提高。表1可见,公共体育场馆主要由政府投资兴建的场馆规模大、功能多、综合服务能力强,如何使政府的财政投入产生公共效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供给,对各类公益性体育设施具有独特的导向示范作用。 供给与需求紧密相连,有什么样的资源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观。作为政府改善城市体育基础设施环境,为居民体育消费的不断增长提供物质基础及服务保障,体育消费需求在2008-2013年5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快速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在运动娱乐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已从280元增加到450元平均增长20.2%。2008年全国居民用于体育用品的支出位于消费支出的第5位,居于住房、教育、购车、电器之后[4]。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体育参与方式呈多元化、多样化和非组织化,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占体育参与者27.3%,大多数体育参与者是在非组织条件下自发进行的。这与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消费方式有关,表明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是一个多因素过程,其中决定因素之一是场馆资源供给环境与服务功能有关。随着我国城市化社会变革,2012年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率达到51.3%[5],城市化生活节奏使人们日常从事体育活动环境空间扩大,体育健身场馆综合服务功能也得到扩展。目前我国的体育人口已达到人口总数的37%,比2008年提高了3%,体育人口(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低于3次)的增长变化以及体育健身项目日趋城市化。
二、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特征与发展趋势
(一)公益性资源需求急速增长
体育资源是公共体育场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资源是通过各种体育产品满足公民体育需求的重要公共产品,其本质是公益性的。体育资源在体育场馆文化展示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作为训练、竞赛和体育活动场所公共体育场馆,在群众体育开展的项目既要符合大众健身特征,又要兼顾公益性资源需求,经营主要依托产业资源探索市场运营和产业开发的多种经营之路。体育场馆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国民体制健康测试、全民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培训,成为满足大众多层次、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服务导向,更多地承担了展示体育文化公益性形象。如公共体育服务在健身技术指导、项目推广和组织管理方面表现出群众性、公益性和社会性发展趋势。2008-2010年大众体育健身场所以年均30﹪增长率,健身消费选择公益性体育场馆的比例明显高于盈利性体育场馆[6]17-21。2008-2013年,全国城镇参与体育活动场所呈现出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市场需求面广、参与群体众多以及数量庞大的另一个连锁问题是体育活动需要大量场馆。从根本上解决公益性体育资源需求日益增长和公益性体育场馆不足的问题,这无疑对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形式和内容的过程中,面临公益性需求的挑战。如提供高水平竞技表演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健身消费者技术讲座或现场指导,学生体质监测、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体育资源公益性的重要作用。
(二)运营机制不断完善
结构整合、功能分化建立政府和经营主体相互关系,是公共体育场馆市场运行机制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体育资源重新整合,在服务于社会的同时,引导公益性项目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多地承担了政府公共服务的形象,对于公共产品公益性社会影响广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运营机制就是发挥市场运行机制基本要素,把公共产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政府兴建体育场馆的公益性定位。国家体育总局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体育场地数量比较丰富,比较各区域体育场地规模可以发现,经营主体受限于运营机制偏离市场因素,与资源的公益属性不符,是当前不同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共性。由于多数场馆在建设设计较多考虑比赛功能和经济功能,大型体育场馆设施档次高、投入大、经营管理费用居高不下,以盈利性为目的追求经济效益的项目设置表现出,经营功能大于服务功能,限制了场馆的多功能利用率。尤其是场馆人力资源配置缺乏公益性意识,场馆非营利项目比例小,场地运营空间不足,资源开发利用潜能未能发挥资产的市场价值。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这种具有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公共产品消费需求效应开始发挥公益性影响作用。
(三)项目设置始终以健身项目为主
运动项目是体育场馆的基本形式,从公益性项目设置内容来看,在面向社会开放上体育健身项目始终占据较大比重(见图2)。体育类经营项目几乎覆盖了目前开展的所有经营项目,包括球类和游泳等健身项目,均为体育健身项目设置具有代表性的元老级项目。经营效益最大的项目依次为,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包括健身需求大的武术和五人制足球等体育休闲健身项目。其中,器械健身、健美操、太极拳、太极扇、保龄球和网球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便逐渐成为覆盖率较高的全民健身项目。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虽然是传统群众性比赛项目的时间相对比较早,但在北京奥运会后这些基础性和观赏性体育竞赛项目,作为体育场馆项目设置呈现健身化趋势。在对公共体育场馆运营项目增长情况分析后看到,经营主体受限于成本效益因素的影响,以盈利性为目的追求经济效益的项目设置表现出。收费价格高于运营成本,经营功能大于服务功能,与公共产品资源的公益属性不符,非盈利项目成短板。依据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资源配置、经营环境、项目设置、收费价格、收入分配(利润)、产品与劳务等运营成本,人们的体育行为对公益性经营的公共体育场馆在开放时间、设施功能、产品供给、营销手段、收费价格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反映不同体育消费方式和意向,一方面,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经营主体多元化和经济运行市场化,政府集中统一分配体育资源的体制已被打破,促进社会资源重新整合;其次,场馆经营外部环境的不断发生变迁的过程中收费价格与公益性项目设置的矛盾日益凸显,加之社会结构和利益结构分化,人们体育消费层次需求也在改变消费结构,而且城乡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消费观念更热衷于公益性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