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声乐教学思维模式与转换论文

2020-06-26实用文

高等院校声乐教学思维模式与转换论文

摘要:《我是歌手》,现已改名为《歌手》,是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音乐竞技节目,现已做到第五季。每到《我是歌手》(现为《歌手》)的播放季,歌手们的表现都会成为微博和新闻的热门话题,创下同类节目的播放和网络点击记录,每期节目中歌手的歌曲都会雄踞音乐排行榜。这些数据表明,这样的唱法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演唱形式。而中国的高等声乐艺术教育仍然停留在三四十年代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区分的教育模式下,以这三种唱法模式的声乐比赛--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却一再遇冷,收视率直线下降,现已在央视节目中下架。这说明传统的民美唱法概念区分和教育下的歌唱方式已不再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如何改变高等院校声乐教育模式?必须先从思维模式上转换,将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才能让中国声乐艺术生命长青。

关键词:《我是歌手》;高等院校;声乐教育;中国声乐;歌唱技术

  《我是歌手》,现已改名为《歌手》,是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音乐竞技节目,加上前身《我是歌手》,现已做到第五季。每到《我是歌手》(现为《歌手》)的播放季,歌手们的表现都会成为微博和新闻的热门话题,创下同类节目的播放和网络点击记录,每期节目中歌手的歌曲都会雄踞音乐排行榜。这些数据表明,这样的唱法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演唱形式。在节目中,那些音色自然,能自如运用声音变化,有自己特点、驾驭多种音乐风格的歌手更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相比之下,原来央视的、以民美唱法为主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却一再遇冷,收视率直线下降,现已在央视节目中下架。这说明传统的民美唱法概念区分和教育下的歌唱方式已不再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虽说不至于到淘汰的地步,但起码也下降成为了“小众群”。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进程,观众的品位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所谓“三种唱法”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有“美声唱法民族化,民族唱法通俗化,通俗唱法民美化”的讲法出现。例如:金钟奖上,美声唱法的选手除了演唱必选的外国作品外,选用的中国作品越来越有民族化的特征;而民族唱法也出现了常思思这样类型感觉唱法横跨“民族、美声”的优秀歌手;通俗唱法歌手的歌曲中也有很多类似《天边外》《九儿》等歌剧风格和民族风格浓郁的作品。那种以音色区分唱法的观念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演唱方式、方法的“多元化”方向既是我国民族声乐发展方向,也是必然趋势。长期以来,关于声乐唱法的概括只有“美声、民族、通俗”三种,但这样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概括我国现在的各种演唱形式。2011年金铁霖教授在第五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上提出了“中国声乐”的概念,用来概括我国现阶段声乐艺术发展的整体形态和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说:不论是民族、美声、通俗、原生态,还是民美、美民、民通、美通唱法,甚至戏曲、曲艺、音乐剧唱法,只要演唱的是中国作品,受到老百姓喜欢的,都应该称之为“中国声乐”,笔者对这个观点也是深感认同。歌手演唱必须走群众路线,向老百姓靠拢,让他们能听懂,他们才会喜欢,才能是人民的艺术,艺术生命才能够长青。现在的“中国声乐教育”主要依赖高等音乐院校教育体系。

  高等音乐教育体系是从二十年代“学堂乐歌”引进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开始的,高等院校“美声唱法”专业一直沿用这个模式至今,以学习演唱西洋古典歌剧、艺术歌曲为主;1949年后,在周总理的大力倡导下,高等院校的声乐教育逐渐加入传统戏曲、曲艺、民歌的元素,结合原来的西方声乐教学方法和模式,形成了现在的“民族声乐教育”体系,以学习演唱中国原创艺术歌曲、原生态民歌、戏曲为主;1995年后,随着西方、港台流行音乐的引入和盛行,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先后成立“流行音乐专业”。“三足鼎立”的局面一直维持到现在。进入高等音乐院校学习的学生,一进学校大门就会以三种唱法被分类,“美声”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演唱西洋古典歌剧和艺术歌曲,甚至还有的老师不允许学生演唱中国作品或者是较多地演唱中国作品。“民族”专业的学生学习范围略为宽泛,除了中国民歌、戏曲、民族歌剧外,还有一些原创的中国艺术歌曲,很多都属于描红式教学,特别在民歌和戏曲方面,少有结合时代特色和个人特点进行创新演唱的。当然,这不是说就要摒弃“模仿”式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模仿”也是很重要的环节,但是“模仿”过后应该鼓励学生“创新、再创造”。很显然,我们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这个环节比较薄弱,“通俗”专业这个方面会比“民美”专业的学生要好一些。“通俗”专业的学生学习演唱80年代以来的,主要是现在流行的欧美、港台流行歌曲和音乐剧选曲。为什么说原来的以音色划分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呢?我们已经进入电声音乐的时代,无论在哪里演唱都会有扩音设备,而传统的“美声”“民族”演唱方式是以前的演出地点和条件所决定的:西洋歌剧是在歌剧院演出,传统民歌、戏曲是在山野田间和戏园演出,主要是因为当时都没有电声扩音设备,所以有一些声音或音色观众听不清。但现在,电声扩音设备的普及,原有概念中有些不能用的声音或列为禁忌的方法在现代的音乐表达中都可以使用。以前总有人说:通俗唱法就是什么方法都没有,什么方法都不用,就直接用自己的喉咙喊。其实不然,现代创作的歌曲作品难度都越来越大,对演唱者声音、气息、表演的把控能力也越来越高,一点也不逊色于原有的“民美唱法”的作品。而且,笔者相信在现在大多数作曲者创作时,脑子并没有所谓的三种唱法之分,有的应该只是音色之分。现代创作的作品中除了会使用到传统的“民美唱法”中的技巧外,还必须掌握麦克风的使用技巧。毕竟,有了电子扩音设备,以往观众听不见的声音,也就是传统美声唱法中摒弃的声音,现在通过麦克风都能听见了,这样更丰富了我们的音色,增加了表现力。所以,现在的所谓“通俗唱法”一点也不见得比传统的“民美唱法”更容易,反而是更丰富、更自然了,同时也让歌手在演唱时感觉更轻松自如了。作为一个音乐人,一个声乐教育工作者更加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适应时代的洪流,改变传统观念,大胆创新、改革,在文化大繁荣的发展中让声乐教育事业更接地气,这才是所有音乐教育者需要做的,也是迫切要做的。声乐教学本身是一个繁复、巨大而又精细、具体的工程,一味遵循守旧,进行描红式的教学,那样肯定会被观众和社会所淘汰。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也不能一味只求新求变,完全摒弃传统声乐教学方法,那又会有些以偏概全、有失偏颇,所以教学中应该兼顾传统和现代,两者兼顾,缺一不可。大家都知道,歌唱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方法基础上,我们传统所讲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打开喉咙、气息放下、声音高位置、喉头稳定。但现代的声乐作品中要求歌手要有更丰富多彩的音色,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掌握基本发声方法的基础上,在自身探索更多的音色。例如,调整喉头的位置、共鸣打开的大小、声音位置的调整、头腔胸腔声音单独运用和结合运用等等会产生什么声音和音色变化,并且如何将这些声音和音色合理地运用到作品中。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探索自己,发现新音色后,多进行巩固,多在不同音色转换上进行练习,就像做一件手工艺术品,先准备好各种材质,再将各种材质按照设计大致组合,然后打磨各个材质的连接处,尽量做到无缝连接,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精美的艺术品。拿新一季《歌手》第一期的来做个例子:哈萨克斯坦国宝级歌手迪玛希在第一期竞演时演唱的《一个忧伤者的求救》,这首歌是有号称“魁北克金嗓子”之称的歌手BrunoPelletier所演唱,是一首法语歌曲,音域宽达三个八度加一个纯四度,其中主歌第一句的音程就已经达到两个八度,如此剧烈上行的旋律需要演唱者具有极强的发声位置切换、声音的控制能力和强大的气息支撑,所以这首歌号称“最难唱的歌曲”之一。迪玛希非常完美地演绎了这首歌,作为一个男高音,也可以说是一位假声男高音,不仅有漂亮有爆发力的真声区高音,还有华丽饱满的假声高音音色和花腔,并且还可以在持续高音上完成强弱变化甚至是装饰音,更加难得的是他的低音也非常的扎实丰满,完全没有换声点的痕迹。绝对可以说,迪玛希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能型”歌手。这里面虽然有天赋的因素存在,但更重要的是他多年坚持不懈的探索和练习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那么,我们在教学上也应该注意加强对不同音区、音色、强度的探索及使用,这样能大幅度提高声音的音乐表现力。人声就是一种乐器,这个乐器是我们自己的身体,需要用自己的`头脑去调控,发声观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去建立这个概念,并且完善它。当然,无论哪种发声方法都必须在自己身体上使用得比较均衡,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演唱起来才会非常的舒服、和谐。方法解决了,那么就需要在怎样表达作品上下功夫。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及途径论文下一篇:创业教育模式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