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背景文化艺术特质研究论文

2020-06-26实用文

庙会背景文化艺术特质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江苏地方庙会文化艺术的生存背景空间是江苏文化。江苏文化以其地理气候空间、经济条件及社会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质,以其区域特色的不同而体现为四大文化区,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并因之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江苏庙会文化艺术。

[关键词]庙会文化艺术 文化空间 江苏文化区域 文化特质 审美特征

  庙会是以先祖神灵祭祀及宗教信仰为核心的、以庙堂为基础活动平台的、融合经济贸易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间社会集体风俗活动。庙会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缩影,是社会文化方方面面呈现的一个特殊平台。庙会文化既是宗教的社会显现和宗教救赎的形式衍化,又是世俗社会介入宗教的心灵曝晒图式。随着唐代庙会转化为庙市,庙会文化已日益演化为民众日常的狂欢与商业贸易的途径产物。因此,庙会文化既有自身的特殊性,又有社会文化的普遍性。本文尝试从江苏文化演进的角度展开研究,分析江苏各区域文化的滥觞、形成与发展,分析这一文化所构成的美学特征,并指出这一文化艺术演变轨迹作为一条主要线索同样穿行在庙会这一舞台之上,以便将来为在庙会这一特殊平台上展现出来的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学艺术进行比较分析,对庙会文化的开发利用策略展开探索。

一、江苏文化的空间构成

  文化的发展有赖于三大空间为基础——地理气候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结构。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民族稳定的文化。①江苏文化乃至庙会文化亦即三者发展的结果。江苏的地理环境构成特色鲜明。有漫长的海岸线,淮河、长江、太湖与洪泽湖分布其中。北接齐鲁,南连浙沪,东面大海,西依内陆。交通发达,水陆并具。陆地部分南北460公里,东西320公里,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人口7920万(2012年底),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72人,为全国之冠。江苏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占85%,平均海拔较低,山脉高度多在200米左右,大部分平原都是远古时期河流海岸的泥沙淤积而成,山脉也是海滨的岛屿由泥沙淤积海面而成。②淮河横穿江苏而过,形成南北气候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冬季零度等温线,也是年降水量750mm分界线。南为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多雨,为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北为南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降水变化大。淮河南北气候地理的差异带来了经济文化的差异,因此,北面历史上属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南面属于长江环太湖区域的江南文化。这即构成了江苏文化的“二元性”。淮河南北在上古时代分属《禹贡》九州中的徐、扬二州。《禹贡》曰:“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入,蒙、羽其艺……”“淮、海惟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吕氏春秋有始》云:“泗上为徐,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苏北得鲁风,苏南为吴越之韵。③这既是江苏南北二元文化的早期主流特征,也一直构成了庙会文化艺术南北差异的特征。江苏历史上经济条件南北差异显著。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大陆东部的中原区域一直以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为主,近代以前的江苏经济也是如此。而江苏从史前到文明的产生期间,南北文明发展不平衡。由于中原文明的影响,苏北要优于苏南。从夏代之前,徐州的“大彭国”建立,到西周的徐国,乃至汉朝的崛起,苏北经济大多优于苏南。庙会文化也是如此。苏南在吴越时期一度兴旺,然后在汉末大乱尤其是西晋永嘉之乱后,苏南经济从此远超苏北。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决堤,苏北从此成为黄泛区,一直持续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严重地摧残了苏北的经济与文化。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苏北的经济文化乃至庙会文化,远远地落后于苏南(淮河以南)。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构成了江苏文化的社会结构,深刻影响庙会文化及艺术。由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在中国长期保留并影响至今,并由此带来了伦理道德观念,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分支,渗透到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去,直接催生了庙会文化乃至推动了艺术的演进。汉以前先祖神灵祭祀的庙会文化即这种社会结构的直接显现。汉以后增加的宗教信仰成为庙会文化的主流,迅速与中国传统文化合流,以“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观念架构出宗教与社会连通的桥梁,这一切皆是中国特有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使然。在江苏,史前时期形成了以血缘结合为群体的氏族社会,夏商周时发展为宗族奴隶制,由此建立“家邦”式国家,贯穿在苏北的徐国及苏南的吴国、越国及其后的楚国的历史中。汉代时儒家思想兴起,家国同构的伦理道德逐步巩固此种社会结构,佛教、道教的兴起实际上对此种社会结构也起到了巩固的作用。汉末及永嘉大乱后,江南氏族势力迅猛膨胀,进一步坐实了这种结构。宋以后,地主阶级日臻强大,这种由家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由宗族而社会国家的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逐渐成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维系社会稳定而催生中国庙会文化艺术特色的社会基石。南北差异的地理环境及经济条件,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结构,构成了江苏特有的文化空间,也使得庙会文化艺术风格独特而鲜明。

二、江苏区域文化的特质

  现当代的学术界认为中华文化由四大板块组成,即北方草原高原文化板块、黄河文化板块、长江文化板块、东南海洋文化板块。四大板块多元共生,彼此影响,形成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尤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为主。北宋以前,黄河文化持续强劲;北宋以后,长江文化逐渐占据主导。明代时长江文化覆盖全国,元和清为北方草原高原文化,民国为东南海洋文化。长江文化板块是江苏文化的根基,但江苏文化又是南北兼具的。黄河文化的儒家文化也一直是江苏文化的血脉。④江苏的史前文化,大约在4000至7000年前左右,出现四大文化圈。

  第一,今徐、连一线的淮北文化圈。

  第二,今淮、盐一线的沿淮文化圈。

  第三,太湖平原文化圈。

  第四,宁镇一线沿江文化圈。

  夏商时期,江苏境内出现三大文化圈,即长江以北的岳石文化圈、太湖平原的马桥文化圈、宁镇地区的点将台——湖熟文化圈。西周至春秋早期,苏北出现徐文化,苏南出现吴文化,其后至战国时期,江苏全境先后由吴文化、吴越文化及楚文化覆盖,构成整个先秦时期江苏文化脉络。⑤徐州人刘邦创建大汉帝国,整个汉代,江苏成为全国的文化先导地区,形成一大文化高潮。汉末大乱后,黄河文化遭受重创,江南文化辉煌,于是形成了东吴、东晋南朝文化高潮,是为江苏文化的第二次高潮。隋唐时江苏持续发展,北宋时长江文化走势强劲,终于在明代形成覆盖全国的第三次文化高潮。民国时期,西学东渐,东南海洋文化强劲,又形成了以南京为中心的中西融合的民国文化的第四次高潮。此亦即庙会文化的四次高潮。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江苏文化独有的七大特质。

  1.悠悠水性文化情怀。江苏境内河网纵横,水资源得天独厚。长江、淮河、黄河、运河、泗水、秦淮河等众多大江大河贯穿其中,太湖、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等湖泊密集分布,海岸线长达950公里,丰富的水资源使水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形成了人们和顺、温柔、清雅、包容、婉约、秀润、灵动、阴柔、内敛的水性文化特质。

  2.南秀北雄的文化地图。苏南的吴越文化灵动、秀润,苏北的楚汉文化雄浑、厚重,在各自的一方水土中,浸润着人们的生活和心灵。

  3.包容贯通的博大气质。江苏地兼南北,北方的中原文化和南方的长江文化、海洋文化相互融通,造就了江苏人包容贯通的博大气质。历史上,徐、汉、吴越、楚文化在江苏融汇,释、道、儒三家思想交相辉映;近现代,基督教文化也融合进来,江苏人一贯以包容贯通的文化胸怀接纳外来文化,并在民国达到顶点。在走出去传播本土文化上,江苏文化也可圈可点,如鉴真东渡扶桑传佛法、郑和下西洋等。

  4.“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自明以来,江苏文化就形成了一种关心时事、利世济民的风格。从明末的“东林学派”“泰州学派”到顾炎武的“朴学”,再到清代的“常州学派”“扬州学派”,反对空洞僵化的旧式文人学风,讲求“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一直贯穿其中,也推动了“海派文化”的诞生。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既而走向学而优则工、学而优则商、学而优则文的道路。如清末状元苏州的陆润庠、南通的`张謇勇于“下海”创实业,开近代社会潮流之先河。

  5.知行合一的生活观。走出书斋,将学问与器用相联系,倡导“知行合一”,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生活观,是自宋明以来,江苏的文化走向标尺。江苏的工艺美术与园林工艺因而跃居全国之冠,也为庙会增加了丰富而又高品质的文化艺术成果。

  6.礼让、谦和、稳健、温柔的涵养气度。苏南深受吴越文化影响,自吴国始祖泰伯、仲雍以来皆有谦和礼让之风,苏北徐国徐偃王“仁义治国”,后世多有遗风,千百年来的文化浸润形成了知识分子和民众礼让、谦和、稳健、温柔、敦厚的风气,崇礼修文、善良平和,遇事不走极端,不尚暴力,崇尚阴柔之美。

  7.崇文重教的悠长文脉。自吴越以来,苏南乃至整个江苏崇文重教便蔚然成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山水文化著称的江苏,文脉悠久,天下第一,诸如杰出的文、理、工、医、艺术人才,常居全国第一。明清以来状元、探花、榜眼数量居全国之首,苏州、扬州、南京、徐州、无锡等城市皆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常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使江苏一直享有富足美好、文脉昌盛的文化美誉。⑥

上一篇:古镇民居装饰文化艺术研究的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形体文化艺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