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论文

2020-06-27实用文

对会计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论文

一、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现状

  (一)教育行为与教育目标不一致

  教育目标是拟通过一定时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活动,运用软、硬件设施让接受该种教育的人具备某些能力的规划。教育行为是指为实现该目标而施行的一系列活动。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专业教育目标与教育行为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目标与教育行为仍然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本科教育的教育行为与教育目标不一致。

  综观我国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简介和专业目标,几乎所有的高校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身心健康,富有创造性,对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有较强适应性的会计通才”有共识,但观其教育行为,无论是硬件设施的投入还是软件工程的打造(如:实验室建设、师资力量投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能够良好地践行此会计教育目标者寥寥。

  (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1.学校大气候对专业课程导向不合理

  绝大部分高校片面强调英语和计算机能力以及各种资格证的做法,造成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不利于潜移默化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加之社会对英语和计算机以及各种资格证的片面追求,严重冲击了学校的教学。热衷资格证的做法导致学校师生忽视了会计教育的本来目的。缺乏完备知识体系和学科群基础的熟练“技工”,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是以宽厚的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德才兼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基础,并非只居其一便可。

  2.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大学会计教育课程体系一般由“两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核心)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等六类构成。虽然近20年来,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课程体系一直在改革,但改革的重点始终是放在专业主干课程方面,对其他类别的课程则关注不多。即便是对专业主干课的改革,基本上也还是在开课门数的多少上做文章,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我国会计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做法是:增加新课程,改造老课程,结果是课程越改越多,原先遗留的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又增加了专业主干课程比重过大、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出现会计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而相关学科课程比重较小,有的甚至是空白;会计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而会计实践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会计理论课程中则是会计基础课程所占比重较大,会计前沿边缘学科理论所占比重较小,同时国内会计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国际会计理论课程所占比重。

  3.会计专业教材结构不合理

  教材和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实务更新的步伐,不利于学生及时接受新的会计知识信息。加之各学科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三者的重复关系为例。据对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本科会计专业的教材比较,结果表明: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交叉的内容包括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日常业务预算、差异的计算、经济批量;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重复的内容有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资金时间价值、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经济批量、销售预测、利润预测、预算、资本成本的计量、经营杠杆。从总体上看,3门课程的重复几乎覆盖了管理会计的所有内容,管理会计是交叉重复的核心。此外,经济法和税法也有类似问题存在。虽然教材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但在课程设置上却是各科目间各自为政,忽视彼此的联系,在课时数量的安排上完全按独立的课程来排课,严重侵占了课时数量,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此外,我国本科会计教育无论是教材安排还是课程设置,都严重地忽视道德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如果说为人处世是学生们从小一路学着过来的,那么职业道德教育是否也应该在学生们选择自己的专业的那一刻起就让他们认真对待呢?遗憾的是职业道德教育几乎不纳入我国高校的教育体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仅仅是老师偶尔提及或自己零星了解到的违法犯罪的否命题。那不是职业道德,而是法律的底线。道德的底线是应该高于法律的,合格的会计人员不应只是行走在法律边缘的边缘人。

  (三)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落后

  1.教学方法落后

  我国的会计教育目前基本上仍然是“满堂灌”的知识传输型。在目标上只注重“应知”、“应会”,即只要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有效的能力训练则开展得较少。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托。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讲,学生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地记,以致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上课走神、打瞌睡甚至逃课等现象时有发生。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除存在上述情形外,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做得也很不够。会计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得最多的就是以幻灯片的形式来表现课本内容。虽然其中不乏有经过精心锤炼的教学样本,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将书本内容扫描进电脑里,“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并不能改变其照本宣科的实质。相反地,由于速度的掌握随心所欲,学生在这些快速切换的镜头前,连“似懂非懂”都顾不上就‘囫囵吞枣”了,教学效果普遍反映不理想。

  2评估系统落后

  对学生的考核方面,学校的一切教育面向考试,学生的唯一目的似乎也就是应付考试,而考试的内容却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以致出现学生学到的有关会计方面的知识大量地在经济生活中无处应用,也不会应用。学校考核方式的'放不开,教师对考核方式的墨守成规以及学生、教师、学校对考试成绩的共同关注,让学生能力的培养屡屡陷入被动局面。

  对教师的考核方面,从我国会计教育(包括其他教育领域)的实践来看,一直对教师的有效教学没有明确要求,而对教师的科研则有明确要求。教师的考核、晋升、晋级、待遇等无不与科研呈正相关关系。从当前各大学正在进行的人事制度的改革上也可明显地看出,基本上是科研“一票否决制”,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待遇并没有直接关系。时至今日,学校到底是培养高质量的学生还是培养学术大师,这看起来是统一的,但实际上己经出现了矛盾。

上一篇:化工企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下一篇:对小学德育课教学的改革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