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透视主义认识论和多义性的语言观论文
摘要:尼采否定“同一性”,肯定“差异性”哲学。他的差异观表现在他的认识论、语言观方面。在认识论方面,他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一元主义认识论,主张多元主义的认识论。在语言观方面,他主张语言的多义性。
关键词:尼采;透视主义认识论;语言的多义性
尼采登上哲学舞台之际,正是传统同一性哲学大行其道之时。在尼采看来,传统形而上学家迷恋于理性、主体、客体、实体、本质、基础、根据、原理等虚构之物,醉心于“同一性”思维方式,追求同一,厌弃差异。尼采逆其道而行之。他拒斥同一,他倡言差异。他的差异观表现在他的世界观、认识论、语言观、方法论诸方面。本文从他的认识论和语言观两个方面对他的差异思想进行了解读。
一、透视主义认识论
在尼采看来,传统形而上学在认识论上坚持绝对主义观点,认为存在着所谓“自在的认识”,认识的结果是绝对的、一元的。立足于人类中心论,尼采用他独特的认识理论———透视主义向传统的认识理论提出了挑战。
尼采认为不存在“自在的认识”。他强调认识不可能摆脱人类中心论的限制,根本不可能有超越于人类特性的“自在的认识”,一切认识都必然打上了人类种族的烙印,甚至认识者个人的烙印。他在谈到“认识”时说:“要严格按照人类中心说和生物学的观点来规定这个概念。”[1](P505)我们是在保存生命的限度内进行认识的。我们并不是感觉、知觉一切对象。我们仅仅感知那些对于我们的生存必不可少的对象。只有当意识有用之时,意识才存在。我们的知性能力也是生存条件的产物,如果我们以另一种方式也能生存,我们就不会有现今的知性能力。范畴仅仅在它们有助于我们生命的意义上才是真理。总之,精神、理性、认识、思维、灵魂、意志等等,一切都不过是人用以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工具。
透视主义(perspektivismus)是尼采立足于人类中心论,从反形而上学认识论立场出发提出的一种认识理论。在一个题为“原则的革新”的札记中,尼采列出了他革新哲学的五点计划,其中之一是:用情绪冲动的透视学取代认识论。“情绪冲动的透视学”也就是“透视主义”。
“透视”本是绘画术语,有透视、远景、视角等含义。尼采用透视来说明认识的本质。一方面表示认识取决于认识者的生存条件、生存实践需要,正如透视画面取决于画家的位置、视角等;另一方面在于强调认识的相对性,这种相对性既表现在范围上认识是有界限的,就像透视画面是有地平线的一样,也表现在性质上认识如同视画面一样是错觉,而不是对现实的镜子式的直接反映。尼采有时又把这称为“光学”,因为“光学”是反对力学的、机械论的、认识论的,正如透视主义是反对平面式的反映论的。
尼采认为,透视主义是人类中心论的合科逻辑的结论。既然我们是从人出发来认识世界,依据我们的“自我”来理解一切存在,那么,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只能是一种“透视的幻觉”,万物必定以我们为中心形成一种“表面上的统一”,在我们视界所造成的地平线上“融为一体。”尼采的透视主义蕴函的意义是:首先,透视的主体是多元的。
传统认识论预设一个确然的主体。而从透视主义的认识论来看,认识不可能脱离人的生活,它就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没有“纯粹的、无意识的、无痛苦、无时间的认识主体”,“纯粹主体”无非是概念的虚构。主体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纯粹的思维能力。真正的认识主体决非是冷静的、理性的、中立的,真正的认识主体是由许多情绪冲动组成的多元体,是内心种种激情的角逐。
真正的认识主体是各个欲望之彼消此长的流动过程。“任何欲望都是一种统治欲,每种欲望都有自己的观点,而每种欲望都想把这种观点作为标准强加于其他一切欲望之上”。
尼采认为,透视的评价即“权力意志”,这说明透视的主体是权力意志。生命本能、权力意志、情绪冲动乃是透视的原动力。人的权力意志各不相同,多种多样。每个人也是多重意志的复合体,对世界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所有这些力都充当了透视的主体。尼采的结论是:“主体有多个”。
其次,认识即透视、解释,透视、解释是多元的。
尼采说:“只要认识这个词还有意义的而言,世界就是可以认识的。但世界是可以解释的,它自身之后没有意义,而它有无数的意义———这就是‘透视主义’”[1](P684)这说明尼采认为认识即解释。没有客观实证的认识,一切认识都是解释。
世界文本的意义寓于解释之中,依解释的不同而变动。实证主义者认为存在事实,而尼采认为没有事实,只有解释。他说“什么可以单独成立‘认识’?‘阐述’,植入意义———不是‘说明’(大多是指一种陈旧的、不可理解的、甚至是单纯文字的陈述)。”[1](P213)基于对认识的这种看法,尼采认为,不存在自在的真、善、美,不存在对真、善、美的中立的、客观的、绝对的评价范畴,即真假、善恶、美丑。尼采用权力意志理论对传统哲学的真、善、美进行了重新解释。他认为,求真理的意志是权力意志的一种形式。真理的标准在于权力感的提高;尼采从根本上扭转了道德估价的基础,道德的善恶被生命力的强弱所取代,追求德性为权力意志所取代;至于美学,尼采认为,凡是对我们有用、有益、提高生命力的东西,就给我们以美感、即权力感增长的感觉。相反,丑则意味着类型的退化、力量的衰竭、葸志的衰退。
尼采在其著作中,经常用语言学术语“文本”和“解释”来说明人的认识现象。在他看来,不管是外部世界还是我们的内心世界,真正的“文本”都是不可触及的,或者说,它们对我们来说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解释之中。
正是基于此,尼采否认存在所谓的“自在之物”、“自然的合规律性”等传统形而上学赖以成立的基本东西。至于我们的内心世界,尼采说:“世界上既没有‘精神’,也没有理性、思维、意识、灵魂、意志。”[1](P505)一切都只有相对于解释才是有意义的。
由于认识即解释,解释的多元性,或透视的多元性就是逻辑的必然。
尼采认为,透视的多元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我们必须假定在人类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认知的生灵。“什么地方也许还可能有不同于单纯人性的解释。”[1](P205)尽管我们或许永远无法确证有哪些这样的生灵存在,它们又具有何种认知方式。但是,至少在理论上我们无法拒绝它们存在的可能性。从每种知性类型出发都必有一种世界观,人类只是无数可能的透视中心之一。我们的感性和知性形式只是一定种类动物的一种纯粹特异反应,与之并存的还有许多别的特异反应。
如果万物的尺度不是人,对世界的透视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对于植物来说,事物如此这般;对于我们来说,事物如此这般。……在植物眼里,整个世界就是一株植物;在我们眼里它是人。”[2](P57)尼采断言:在更高类型的生灵那里,认识也将有新的形式,只是目前尚不必要。他以这种方式回击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自负,人类无权把自己的任何一种认识宣布为绝对和终极真理。
另一方面,就人类而言,由于人是各种冲动的复合体,人身上的每个情绪冲动都是一个透视中心,透视必然是多元的。也就是说,既使仅仅对人来说,对世界的解释也会是无限多样的。
尼采认为,传统形而上学家由于自身意志的软弱,对“世界的无限可解释性”充满了恐慎,不敢正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所具有解释性质。他们—58—依靠其特有的范畴,如“主体与客体”、“因与果”、“目的与手段”、“本质与现象”等,执着于“真”与“非真”、客观事实,企图一劳永逸地抓住绝对真理。也就是说,他们只承认“一元”的解释。
尼采从权力充沛者的角度出发,主张解释应是多元的。前面谈到认识即解释,而不是对“事实”的“说明”,这本身就蕴涵了解释的多元性。
不同力的中心有不同的视界,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就会有不同的透视。所以,世界在人的视野中不是蕴涵着一种意义,而是无数种意义。既然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解释才能确定,那么,对同一个文本就应有各种不同的`解读。尼采说:同一个文本允许无数解释,不存在一种“正确的解释”。解释决不是一劳永逸的,原先被解释过的东西,决不能被看作终极真理,随着力的提升,视角的转变,又会重新成为解释的对象。人的每一提高都导致对较狭隘的解释的克服。
由透视、解释、认识的多元性必然得出“真理”、“世界”多元性的结论。尼采说:“有各式各样的眼睛。连斯芬克司都有眼睛———因此就有各式各样的‘真理’。因此,也就没有什么真理。”[1](P610)作为透视现象,尼采认为“实质”、“本质”也是多元的。传统形而上学认为变动不居的现象背后有一个“真正的世界”,即“世界X”。
“世界X”是指超越了一切透视眼光的世界。根据尼采的理解,这样的世界根本不存在。尼采说,如果撇开透视岂有一个世界剩得下!撇开了透视,也就撇开了相对性。废除一切透视关系,企图把握“全”,只能是痴人说梦,这是对认识本质的严重误解。现实中只存在“X个世界",即有许多个透视世界,但哪一个都不是“真正的世界”。
总之,尼采的透视主义认识论表明,不存在一元的认识主体,透视的主体是多元的;不存在客观世界,不存在对世界的一种解释,对世界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无限的;不存在唯一的真理,真理是多元的。可见,尼采的透视主义拒斥传统形而上学一元主义认识论,主张多元主义认识论。它从认识论层面体现了尼采的差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