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建构论文

2020-07-04实用文

财经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建构论文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大量知识和能力的获取必须通过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才能有效获得。本文通过分析财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开设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杜威活动课程观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与搭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1+2+3+4”模式。

关键词]财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活动课程观

  创新创业课程是高校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是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而其中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构建特色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路上扶上马、送一程”成为当前学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已有资料显示,美国有1800多所大学和学院提供不同类型的创业教育课程,其中斯坦福大学更是已形成了独特的创业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实现了创业教育的跨学科、跨专业转型。在英国,商学院中创业教育课程占其总数的60%以上,日本在已实施创业教育的高校中,开设了多达928门的创业课程,包括知识类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创业教育课程两大类。2002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试点。时至今日,国家层面也制定了创新驱动战略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主旋律。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场,有好多学者针对其如何搭建的问题做了不同阐述,几乎所有学者都认同的一点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包括实践类课程模块。创新创业教育相对于理论教育、学术教育来说确实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或称“缄默知识”),隐性知识是企业创新的源泉。这些隐性知识的获取方式总是与特定的情境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烈的文化特征,很难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进行明确表述或逻辑说明,无法通过逻辑推理获得,也无法通过正规的形式传递,只能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通过“做中学”,也就是要通过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才能有效获得。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育又与一般的实践教育不同,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强调的是以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开展实践,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中要求包含更多地创新要素,另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除了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更多是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杜威的活动课程观

  约翰杜威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课程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主动性、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杜威课程观的研究主体虽然并非是大学生,但他在活动课程观中强调的“活动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的观点,及其所做的相关论述也非常适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设计。他的课程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在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论述中,杜威强调要从现实生活中进行教育,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把主动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设计的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体现活动课程的本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的设计都是紧密联系生活,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原始动力的。2.在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的论述中,杜威强调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究的结果,他认为应该在活动中设计问题,让学生去探究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或没有深度接触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和重组知识、创造新知的能力,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到达一个新的境界,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才能获得发展,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强调的就是以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开展实践,更多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3.学生、知识和社会相统一的课程观。杜威认为从学生现在的经验发展到被我们称为科学的有组织的真理体系所表征的经验是一个持续改造的过程。所以在课程设计时,既要与学生的活动和已有经验相联系,还要和当代科学发展所提供的知识相联系。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的设计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既依赖于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活动和已有经验相联系,还要和当代科学发展所提供的知识相联系。4.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形态观。杜威提出了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主张将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和感兴趣的问题,组合成单元,用活动作业的方式留给学生,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一观点又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设置的指导原则和宗旨是一致的。

三、财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开设的现状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查阅网上公开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一部分财经类院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的情况和课程开展效果进行了梳理,总体状况总结如下:1.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属于薄弱环节,有的还未真正融入学校课程体系。我国高校整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大家都还处在积极探索本国模式的阶段,财经院校亦是如此。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孤立,尤其是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核心环节的创新创业实践培育体系,有的学校虽已明确提出,也确实新增了一些必修课和选修课,但距离统一、结构合理、具有推广和借鉴价值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目标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属于学校课程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有的学校甚至还未明确提出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教育体系的想法。2.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进一步厘清。对应到学校,本文认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自主的获取、重组知识、创造新知的综合能力,应用知识,有效配置资源来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所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既要强调学生在专业领域、本职工作中的创新,又要引导学生能感知创业,收获创业的知识和理论,熟悉创业流程,培养他们发现商业机会的能力与思考方式,二者都要兼顾,鼓励学生随时随地能以综合的思维、创新的意识去审视和思考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和过程,无论现象和过程是发生在学习中、工作中还是在创业中。3.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加强质量。考察目前相关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的设置情况,所有的院校都包含了创新创业的专题讲座和相应的项目大赛,重视创业项目的孵化,包含了相应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活动,另外有的财经院校把一些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植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有的院校结合专业特色渗透进学科课程,只有少数院校新增了实习、实训等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创新创业实践类的教学模块,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设置水平参差不齐,内容杂乱,没有体系,这些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收效甚微,多数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得不到好的训练,创业理念不能付诸实践,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4.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的导师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据有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创业课程授课教师的满意度不到三成,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创新创业课程对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术水平、社会阅历、实践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判断和把握以及授课方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导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创客,但实际情况是目前这些学校的创新创业导师主要来源于校内的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很少,名师更是匮乏。正在执教的导师理论基础可能很深厚,但都缺乏创业实践和创业经历,而实战的经验是最宝贵和不可替代的,这个原因导致校内的教师在指导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开展方面有点力不从心。虽然有创新创业的专题讲座,能把校外有经验的专家和成功人士引进课堂,可以做一部分弥补,但终究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主体力量应该在校园内,所以创业导师队伍的建设应该加强。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七大基本流派论文下一篇:网络广告创意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