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论文

2020-07-04实用文

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论文

  论文摘要: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应重视在儿童性别同一性形成前提下从两性差别的角度来培养双性化人格。

  论文关键词:双性化教育因性施教双性化人格

  十余年前,在我国社会变革,经济腾飞刚刚起步的时候,我国教育心理学界就有人提出:“未来的男性和女性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不会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人会越来越多”。十年后的今天,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迅速变迁的背景下,人格双性化已成为青少年性别社会化发展的趋势。伴随着儿童人格双性化的进展,人们却发出了“现在的小孩是怎么了?男孩太软弱、女孩像假小子”的慨叹。甚至有人呼吁,要把男子汉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轨道。[1]西方一些国家开始试行男女分班学习,国内也出现了一些针对单一性别的男子学校和女子学校。以上种种现象开始引起研究者们的思考:与传统的性别观相比,现在的性别观发生了哪些变化?双性化人格教育是否必要?如果必要,双性化教育还有哪些应该完善的地方?文章就以上几个问题展开了探讨,提出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并对二者的结合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双性化人格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指的是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其英文单词“androgyny”来源于希腊语男人“an-dros”和女人“gyne”。双性化人格不是性错位,也不是同性一体的同位语。从心理学角度讲,双性化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双性化的个体往往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兴趣、爱好、能力、需要、性格等心理特征,尤其是在气质方面具有男性和女性的优点与长处。[2]

  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发现,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对儿童实施双性化人格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双性化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1.美国的心理学家贝姆的研究发现[3],双性化的个体没有严格的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能灵活的对各种场景做出反应,且独立性强,自信心高。2.李少梅1998年对319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4],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者最优,其次为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最差为未分化者。3.马锦华在2001年的研究显示了双性化人格模式的个体在自信心、安全感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类型……[5]其次,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来看,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也是人格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6]。性别角色模式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联系的。在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年代,人们认为传统的性别模式应是男主外,女主内,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的两极,其人格特征像生理特征一样不可调和。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机器大工业代替了繁重的手工操作,许多妇女开始从家庭中走出来从事工作,于是,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应独立、应与男性同工同酬。随着科学技术、生产方式机械化、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过去许多只有男性才从事的工作女性也开始涉及,反之亦然。这就要求男女两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双性的一些特质。因此,双性化教育作为性别角色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

二、“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

  1.“因性施教”的必要性

  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势在必行,这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可是,在实施双性化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却遇到了困难。近年来的大量资料显示虽然在理论上,双性化教育的倡导由来已久,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颁布相应的政策强调双性化,但是研究者们谈论更多的是双性化的概念、优点和影响因素,至于如何实施,人们却谈之甚少。李晔在对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的调查中发现“父母和老师们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期望男孩、女孩能自由发展,鼓励他们去参加异性的活动,去尝试更多的生活经验。”

  可是,“围绕性别角色教育以及如何实施等问题,家长、老师的认识却比较模糊,甚至存在某些观念上的错误。[3]”如有人认为双性化教育就是把男孩当女孩养;还有人认为应该进行双性化教育,但在进行过程中却不自觉的受性别刻板效应的'影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到具体的一些活动都对男女的性别有所暗示。有调查发现,男女主人公的分配比例在儿童的教科书上悬殊太大,高达7:1,这对儿童性别角色的认同也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人们才会慨叹:“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者对于双性化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忽视了双性化教育应以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为前提条件。所以,实行双性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因性施教”。

  2.“因性施教”与“双性化教育”相结合

  “因性施教”主要指教育要针对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标准,主动去塑造和发展每一个个体健康的性别心理特征,并完善和个提高不同个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7]“因性施教”主要针对两性心理差异提出,而双性化教育则为了缩小两性人格差异,两者并不矛盾。相反,在承认两性性别差异前提条件下去实施双性化教育才是理想的性别教育模式。因为我们无法否认男女两性确实存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异。比如,在情感表达方面,女性多较男性含蓄、细腻些,男性则比较粗心;在性格方面,女性较男性耐心、细致,而男性则比较粗犷、豪放;在认知方面,男性与女性智力发展差异并不大,但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小学之前,女孩智能发展速度高于男孩,言语表达和形象思维较男孩好,男孩进入初中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表现为理解力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最后与女生趋于平衡。而且,男女两性大脑优势半球发展不平衡,女生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较好,而男生的空间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较强。事实上,正是因为两性生理、心理上存在差异,才使得世界多姿多彩,充满活力。如果忽略了“因性施教”去谈“双性化教育”,就可能出现性别认同偏差或性别认同一体化,这当然不是性别教育最终想看到的结果。所以,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

上一篇:文言文教学设计范文下一篇:老师应倾听孩子的心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