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中窥人》读后感

2020-07-16实用文

《杯中窥人》读后感范文8篇

  【篇一:《杯中窥人》读后感】

  成长的烦恼一直伴随着我们,从儿童稚嫩到少年懵懂,青涩的青春年华逝去不必哀叹,因为我们的脚步不曾停歇,还要不断地走上前去,宽慰自己,也宽慰大人。

  当一口气读完韩寒的《杯中窥人》后,不禁拍案叫绝。在文中,韩寒将一个人出生到经历社会的过程,形象地比做一块布沉入杯中的过程。这一精彩的比喻,实在令人折服,但是在我看来,一个人接触周围人群的过程,更像是一块溪边的石头被流水冲刷的过程。

  我认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我看周围的一切都是单纯的、表面的,眼中的世界是完美的。这一错误的理解,给我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伤害。

  那时候的我,就像一块充满棱角的石头:我爱笑、爱哭,性格外向、活泼;我愿意与一切人交往,我可以不顾身份,与大人争个面红耳赤……

  那时,或许是周围的人认为“童言无忌”,没有过分地留意我的行为,但是后来大人们不止一次警告我“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也不止一次地嘲笑我“整天说个不停就像个长舌妇”。这一切的一切,就好像一股洪流,拼命地冲刷着石头上的棱角,拼命抹杀着我独特的个性,直到有一天……

  我发现,一向好动的我,竟然能面对天花板发一个下午的呆!我才真正发觉我变了。大人们也许会说,这是长大了。可是,又是谁定下的规矩,爱说爱笑就是孩子气呢?难道沉闷就是成为大人的标志吗?

  如今的我还不能想太多的东西,因为毕竟我还只有十三岁,我正在努力保存身上仅剩的几个角。我个人也不想与大人们挑起太多的争辩,因为我怕,怕有更大的洪流向我袭来,可我却又实在是不想被磨成光溜溜的卵石,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

  【篇二:《杯中窥人》读后感】

  今天抽空读了一下韩寒17岁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那篇成名作《杯中窥人》,有些感想不吐不快。

  一个是这篇文章本身,在文字上相当老到,行文晦涩而卖弄,是长期玩弄文字到生厌那种码字方式。在思想上,刁钻而跳跃,却又自成篇幅,是一种饱有阅历甚至有些愤世疾俗的行为风格。如果这篇文章确实是一个高中生写的,我看这个人起码从小就得饱经各种世故,又得要对文字有天生的敏感,博览群书不说,还必得博览了众多非主流书刊。这对一个高中生来说是件极为诡异的事,因为同时读这些书和获得这些事情经历本身就是极为困难的,是十几年的岁月难以承载的。如果这篇文字确实是一个高中生所做,我只能用“妖怪”来形容:看不到一丝少年人的纯洁朝气,倒象看透世态炎凉之后的呓语。

  这种感觉在《三重门》的第一章得到印证。我相信《杯中窥人》和《三重门》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不论是文风,句式,习惯用法都极为吻合。同时,因为《三重门》有更大的篇幅可以展现作者的风格和思想,也让人更加深了对这种文字的怀疑和厌恶。就拿第一章来说,很容易看出作者是一个对文字(而非文学)很有摆弄乐趣,却颇有怀才不遇经历的人,比如对“马德保”心理的描写,“梦想出一本书”,然后“自费出书,印了两百本,到处送人”。有文字经验的人会理解这种酸文人的心理描写多么准确。另外对女人的描写,“书就好比女人,一个人拿到一本新书,翻阅时自会有见到一个处女一样怜香惜玉的好感,因为至少这本书里的内容他是第一个读到的;反之,旧书在手,就像娶个再婚女人,春色半老红颜半损,翻了也没兴趣”,这种评价如果说是出自一个17岁少年之手,我绝不会认为这个少年是天才,而是变态。至于其后对《红楼》《水浒》《左传》《史记》,“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等卖弄性的引述议论,更尽显一个穷酸文人的诡异心理——平时没有机会表现,好不容易可以写些文字,拼命攒凑表演。等我读到最后一句“林父想骂人时林母往往不在身边,只好忍住、久而久之,林父骂人的本能退化——这话错了。对男人而言,骂人并不是一种本能,骂女人才是本能”,已经让人有种呕吐感,我实在理解不了什么样的高一学生能有如此下作的思路和文字。

  读完这几段东西,我觉得韩寒的真假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我现在真心希望这些不是韩写的。那是一种充满中年人恶习的写作风格,通篇充斥着一种戾气,一种油滑,一种阴暗。用方舟子的话说,“猥琐”。这种文字风格和韩寒青春俊朗的外形是格格不入的,和他对赛车和女人那种阳光型的追求也是格格不入的。如果让这些文字的作者,不管是谁,去骂方舟子,那绝不会是韩少“卧室答春绿”的傻瓜式讽刺,而是一种乖戾的,蔫损的,下作的阴骂。

  如果这些真是韩寒写的,我想希望他达到什么高度的人怕是要失望了。凭片语可识其性情,落一字而现其风度,他的文字中没有为自己预留空间的迹象。

  【篇三:韩寒杯中窥人读后感作文】

  成长的烦恼一直伴随着我们,从儿童稚嫩到少年懵懂,青涩的青春年华逝去不必哀叹,因为我们的脚步不曾停歇,还要不断地走上前去,宽慰自己,也宽慰大人。

  当一口气读完韩寒的《杯中窥人》后,不禁拍案叫绝。在文中,韩寒将一个人出生到经历社会的过程,形象地比做一块布沉入杯中的过程。这一精彩的比喻,实在令人折服,但是在我看来,一个人接触周围人群的过程,更像是一块溪边的石头被流水冲刷的过程。

  我认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我看周围的一切都是单纯的、表面的,眼中的世界是完美的。这一错误的理解,给我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伤害。

  那时候的我,就像一块充满棱角的石头:我爱笑、爱哭,性格外向、活泼;我愿意与一切人交往,我可以不顾身份,与大人争个面红耳赤……

  那时,或许是周围的人认为“童言无忌”,没有过分地留意我的行为,但是后来大人们不止一次警告我“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也不止一次地嘲笑我“整天说个不停就像个长舌妇”。这一切的一切,就好像一股洪流,拼命地冲刷着石头上的棱角,拼命抹杀着我独特的个性,直到有一天……

  我发现,一向好动的我,竟然能面对天花板发一个下午的呆!我才真正发觉我变了。大人们也许会说,这是长大了。可是,又是谁定下的规矩,爱说爱笑就是孩子气呢?难道沉闷就是成为大人的标志吗?

  如今的我还不能想太多的东西,因为毕竟我还只有十三岁,我正在努力保存身上仅剩的几个角。我个人也不想与大人们挑起太多的争辩,因为我怕,怕有更大的洪流向我袭来,可我却又实在是不想被磨成光溜溜的卵石,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

上一篇:理想与现实随笔下一篇:《杯中窥人》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