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18世纪英国中产阶级文化的实效性社会论文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商人阶层、乡绅以及约曼农阶层和专业人士阶层为代表的中层阶级成为18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主力军,他们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使英国传统的、等级结构分明的社会结构得以改变,而且推动了英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直接促成了19世纪更加成熟的中产阶级的形成。
一、18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来源
(一)贵族的没落与中产阶级的产生
英国中产阶级早在伊丽莎白时期就己产生,那时候的英国等级制度森严,上层阶级享受着财富和荣誉,而中下层阶级则感受到了财富的不公,而王室和教会也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更是卖官弩爵,最终造成了国家等级制度混乱。但随着资本主义在英国迅速发展,商品经济冲击着英国市场,一些中下层阶级借着商品经济的这一冲力,打破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大力发展工商业,政府受到了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贵族不能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政府不得不削弱贵族的势力,转而拉拢占经济比例较大的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新贵,王权与中产阶级的主动结合加快了英国中产阶级上升的速度。随着英国旧贵族地位的衰落,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新贵和国家政权机构出现了相互利用的关系,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这种关系体现了其实际地位和作用回。
英国中产阶级的产生是英国社会各阶层不断分化与整合的结果,人们追逐财富的欲望使得社会结构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中。而位于贵族之下、下层民众之上的中产阶级由一开始只是效仿贵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且强大的阶层,可以说是由于社会的推进,也可以说是其自身的不断发展的结果。
(二)宗教改革下的新兴阶级
作为多种宗教成分并存的英国来说,宗教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一方而,随着理性主义在英国的传播,使得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另一方而,国王与教会的权力之争也越演越烈。16世纪,随着国王权力的加强,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在国内推行了一场由上至下的宗教改革;天主教地位逐渐衰弱,而新教地位得以上升。作为宗教的研究者,马克斯·韦伯曾经说过“宗教改革并不意味着解除教会对日常生活的控制,相反却只是用一种新型的控制取代先前的控制。这就意味着要废比一种从前非常松弛的控制,而这种控制在实际生活中己经难以察觉,甚至仅仅流于形式了。取而代之的是,倡导一种难以忍受的,但却又得严格执行的控制方式,并且这种控制己渗透进入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各个领域。”固也就是说,宗教改革也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服务的,并符合当时人们的需求而产生的,与所谓的善恶、道德无关,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手段。
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以资本主义精神为代表的新教主义在英国得到广泛传播,而中产阶级作为它的具体实现者,在创造财富的商业活动中,自力更生,积极地发挥自身的才能,在工作领域中不断投入劳动和利润,积累一定的成本,最终成为真正的“资本家”,操控着经济中最活跃的一部分。
二、18世纪英国中产阶级文化的渊源及内容
文化作为社会中约束人们的一种综合力量,属于意识形态,更是一种价值取向。有人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是“指各种关系与组织中的象征与规范,这些象征与规范包含着宗教信仰、相互感情、亲情纽带以及参加组织的众人所承受并受其约束的是非标准。这种象征性价值赋予文化网络一种受人尊敬的权威,它反过来又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它与物质利益既相互区别又相联系—从而促使人们在文化网络中追求领导地位。"18世纪的英国中产阶级文化,从其自身的发展历程看,应该是多元化的,但又在不断演变中形成独具一格的文化体系。
(一)对贵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文化是任何社会结构中必需的一种内在凝聚力,把英国社会各阶层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把英国上层阶级和中层阶级联系在一起的文化称之为绅士文化。其来源主要有两大部分:一为贵族精神,二为英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文化价值观念。就贵族精神而言,从贵族在英国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自身就有着优良的骑士精神和高贵的品质,他们的行为习惯也被社会其他阶层作为一种日常行为标准,但由于商业化的兴起,贵族的这种地位却逐渐被社会其他阶层所取代,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中产阶级,在与贵族的接触中,他们学习贵族的生活方式,与贵族进行思想交流,无形中贵族的一些优秀品质就被中产阶级吸收了。另一来源则为英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文化价值观念。中产阶级是当时英国社会一股正在崛起的中坚力量,他们内部存在着各种贫富差距,个体之间也在不断竞争中,但又有一个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即富有创造力、进取精神和很强的合作精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实效。到了工业革命前后,中产阶级借助己有的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在文化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优势。Cs7当贵族在经济和政治上失去优势后,其精神也被融合到以中产阶级文化为代表的绅士文化中,并成为社会的一种潮流,开始被更多的人效仿。
(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在英国,以中产阶级文化为代表的新教,在自身发展中就以禁欲主义和资本主义精神为内涵,并结合当时商业化的社会环境,提出了一系列适应社会发展新理论。 首先,新教主义的核心为“天职”观,即人人都可以成为上帝的选民,并且人生下来就必须参加劳动和从事职业劳动,为争做上帝的选民而准备。在上帝的选民要求中,既反对人们对物质的享受,又积极提倡人们要尽可能的创造财富,并认为积累财富的勤俭在道德上是不可指责的,拥有更多的财富就会对社会做贡献,上帝就会青睐于他。然而这样的要求并不是相矛盾的,它要求人们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合理运用时间,依靠自身的努力创造财富,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其次,新教在宣扬禁欲主义的同时,又非常注重一种商业化精神,即资本主义精神。特别是到了工业革命时期,一些中产阶级更是成为了这种精神的实践者。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而。
第一,非常热忱于对财富的追求。认为整个世界应该处在一个自然法制下,对财富的欲望正符合这一自然法,所以不应该感觉到自责,反之还应想尽一切办法创造财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出现了以资本的多少决定社会地位高低的现象,社会等级划分更加明显,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精神使得商业化模式侵袭着人们的思想。第二,合理谋利思想。可以说合理谋利思想就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它是指人们在理性的驱使下,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市场需要人们相互合作,形成利益集团共同承担风险和进行市场扩大化。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更多的人选择加入新教,进入一个可以得到社会认可的地方。有了这种思想的熏陶,合理谋利思想就开始在社会中不断传播,特别在工业革命中起到了很大指导作用。第三,一种求实、不断进取、积极拼搏的竞争精神。我们可以从社会商品化的角度来看,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英国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一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让人们明白了强者才能立足的道理。其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只有使自身能力不断加强和尽可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模式,才能应对困难,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英国中产阶级正是受到了这种精神的启发,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迅速发展起来,在工业革命时期不断进行资本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