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艺文博园规划设计中藏文化的保护传承论文

2020-07-28实用文

藏艺文博园规划设计中藏文化的保护传承论文

引言

  西藏,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形态得以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富足而厚重。藏文化蕴含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其传统的文化形态独一无二,是人类文明园地中一束瑰丽的奇葩。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藏文化形成了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势,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尤其在西藏地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藏文化作为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本”,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一改原有宗教寺庙遗产观光的单一产品形态,向更为丰富的以博物馆、文化产业园为载体的文化产业化和体验化迈进。在此背景下,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吞米岭·藏艺文博园,将承担起引领拉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其规划定位为“以集中展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大型文化旅游产业综合体。

  本文以吞米岭·藏艺文博园 ( 以下简称“藏艺文博园”) 概念设计①为例,探讨如何在规划设计中展示、保护、传承与发展藏文化,以及如何将藏文化元素转化为设计语言在藏艺文博园中进行表达,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1 对藏文化的浅释

  西藏地处高原,其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保持了良好的独立性及民族性,呈现出一种相对纯粹的表现形式,成为世界多元文化资源中的瑰宝。西藏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有世界文化遗产吐蕃建筑,历史悠久的藏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美轮美奂的壁画、唐卡和金铜造像,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民间歌舞,以及大量至今仍在人们口头流传的史诗、歌谣和谚语等。这些文化是西藏人民的财富,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土壤。

  追溯藏文化的本源,可归结为宗教力量的渗透与感召,这样的概括可能不够全面,但大体准确。宗教信仰已经渗入到西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构建聚落格局、营造建筑形式和组织建筑空间等建设实践活动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2 对藏文化的表达-吞米岭·藏艺文博园概念设计

2.1 项目概述

  藏艺文博园场址紧邻原 138 国道,距达孜县城约 5 km,距拉萨市中心约25 km.由园区到市区及县城的车程均在 30 分钟之内,属于城镇居民城郊出游较为适宜的范围。园区处于拉萨河谷地带,场地平整,背山面河,南面接桑珠林村,后部为缓坡和山体,有水渠流过,周边已经开发了多家“林卡”度假村。

  从旅游区位条件看,园区正处于“拉萨-林芝”的旅游热点线路上,是拉萨三大旅游廊道之一的“茶马古道”东廊道和拉萨河生态旅游景观带上的重要节点。

  园区主题的释义为“纪念性的藏地艺术全景图卷”,即通过主题场景全景展示西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源自先贤的生活智慧,为世人开启一扇深入体验藏地艺术的大门。

2.2 规划内容

  规划以藏文化全景展示和深度体验为主题,打造文化旅游项目,着力于搭建一个藏文化企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创业平台,不仅可以为拉萨本土居民与外来游客提供优质的文化休闲体验空间,还可以保护与传承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该定位,规划从宏观的场地布局、中观的空间形制、微观的建筑风貌肌理到最终项目的设置均彰显与表述了藏文化的意蕴,并通过将藏文化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相融合的设计语言实现了文化内涵的外显转化,让人们能够深刻感受与体验藏文化。藏文化反映了藏族地区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且往往隐含在一种内在的秩序和规制中,而这种秩序与规制通常又物化表现在藏族地区传统的聚落布局、寺庙建设、建筑形制与居住模式中,或是通过藏族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景来展示。藏艺文博园整体空间与业态的塑造,尝试从物化的藏族地区聚落、寺院和民居建筑等形态以及场景化的藏族居民生活模式中借鉴经验与寻求方法。

  基于对藏文化的解读,规划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索:①宏观层面的场地整体布局,强调生态文化的适应性-借鉴与整合藏文化的自然生态文化观和“林卡”理念;②中观层面的空间形制建构,关注精神内核的解释-挖掘与融汇藏文化的核心,即藏传佛教“坛城”的内涵;③微观层面的建筑风貌、肌理塑造,强调民族特色的体现-传承与再现藏族地区传统建筑的风貌和肌理;④文本内容的业态编排,关注非物质文化层面的演绎-再现与展示具有原真性的藏文化。

  2.2.1 基于藏族地区自然生态文化观与“林卡”理念的场地布局

  特殊的高原环境造就了藏文化中特有的自然生态文化观。藏族居民信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并对自然充满敬畏,这无论是在藏传宗教仪轨,还是在藏族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体现。例如,传统的藏族地区聚落、寺院通常是遵从自然环境、顺应山势的,整个聚落形态与环境和谐共生、浑然天成。正是基于对高原环境的崇敬,藏族居民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林卡”文化。“林”在藏语中是绿洲的意思;“卡”指用土石围成墙,有专门保护之意;“林卡”指人们刻意栽种、培植和保护的林苑,与汉语中“园林”一词的含义相近。

  基于藏文化中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思想,规划以现状独特的高原地形特征和用地情况为依据,根据不同的坡度、高程等要素,将园区分为东南缓坡区、东侧山体区、中部平地区及北侧国道区四个不同类别的板块。园区东南部有大面积的山谷缓坡和原生态村落,现有水系从中穿越而过,乡野环境特色突出,宜布设低密度的生态度假设施,并结合原生态村落的传统民俗文化展示,营建生态农庄度假区、民俗文化体验区或“林卡”式度假区。园区东侧山体险峻、高耸,可借此进行生态景观组织。该区域适宜进行低密度开发,拟打造庄园式艺术家聚落及企业家会所区。园区中部为大面积的平坦区域,是整个园区的核心区域,适宜布设较大体量的纪念性建筑或主体建筑。园区北侧是面向游客的前台空间,宜结合停车场的布置,设计景观展示带和入口广场印象区。规划融合各板块的开发特征进行功能布局 ( 图 2),借鉴和融合藏族地区传统的“林卡”理念,充分考虑园区与山体、水渠和村落相衔接的特征,通过植物绿化、景观小品设计、水系恢复和水景塑造等方式,形成一个舒适宜人的“林卡”环境空间。

  2.2.2 基于藏传佛教“坛城”模式的空间形制

  藏传佛教中最完善和系统的宇宙图式是“曼荼罗”.“曼荼罗”梵语为“Mandafa”,藏语称为“尖郭”,汉语译为“坛城”,具有“轮圆具足”之意。

  “坛城”由外到内以圆形和正方形的几何形式层层相套构成,是佛教徒心中有正法所在的理想国度。在空间意义上,“坛城”强调表现中心与边界,着重于“凝聚”和“屏蔽”.其以中心为主导向外辐射,以边界为约束向心凝聚,由此构成“内聚外屏”的神圣场所。“坛城”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文化符号,在藏族地区传统聚落或寺院的总体布局形制中极为常见。例如,藏族地区的寺院大都采用“回”字形的平面布局形式与“转经廊道”的设计,在寺院的殿堂建筑内也多采用“回”字形的平面布局形式。

  规划借鉴这种空间模式,在相对完整的街区内建立标志性建筑,以建筑统领街区的方式实现“坛城”由中心至外围的布局形制,通过环路的组织构建“坛城”模式的区域空间体系 ( 图 3,图 4)。

  核心圈层是藏文化精粹的展示区域,规划在此建设唐卡博物馆,将其打造为园区的核心文化游赏项目。唐卡博物馆应结合中心广场进行设计,在规模形制上突出中心性和标志性。规划围绕唐卡博物馆,建设吞米剧院与纪念馆、西藏主题博物馆群等建筑组群,以及藏式手工作坊商业街区和藏佛学研究中心等,集中展示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突出藏文化的博览主题,并承担藏文化修学的重要功能。规划依据功能配置,从核心向外围圈层推进,布设密度相对较低的建筑组群,如藏地主题度假区、林卡公社、民俗文化体验区及藏艺产业孵化区等,分别承担购物休闲、生态度假、民俗体验和文化创意等功能。由核心向外围圈层推进的空间过程,是由藏文化精神内核向世俗文化递进的演绎过程,也是游人对藏文化的体验由艺术博览到民俗生活的感知过程。在园区的空间布局上,规划以景观空间串联建筑、街区和村落等,形成多层次空间的互动与融合。

  规划设置环路,作为“转经廊道”的衍生,通过街巷系统连接内环路与外环路。园区路网结构清晰,交通可达性较好,规划将各功能单元向中心集聚,整合为有机统一的'整体,以实现人车分流和高峰时段人流的疏散 ( 图 5)。以路网系统串联的广场空间是各功能单元交流的界面;核心区外环路作为边界,有着“圆满轮回”的宗教寓意。外环路通过“转经廊道”串联具有佛教寓意的景观节点,如龙潭、须弥山和静修林等,同时规划还设置刻经墙,将外环路打造成景观之路。

  2.2.3 基于藏族特色的建筑风貌与肌理

  藏式传统建筑在空间布局、选址、体量、高度、色彩和装饰等方面有着约定俗成的做法,并遵循着“三界”空间的构成层次。一般来说,宫殿、庄园和寺院的建筑体量较大,尤其是寺院建筑的高度最高,其建筑色彩多采用红色、黄色(因教派与地区的不同而稍有差异);民居的建筑体量则相对矮小,建筑色彩以白色、黑色为主。在屋顶装饰上,高级别的建筑可使用金顶、宝瓶和经幢装饰等;民居则多采用简单的五色经幡装饰等。在藏文化中对色彩的运用也相当考究,如红色代表“勇敢”和“政权”;黄色代表“繁荣”;白色代表“和平”:黑色代表“严肃”和“严厉”;金色喻意着“阳光”和“佛光”,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此外,藏式建筑多以内向型院落构成基本的单元,这是对藏文化中“内聚外屏”空间观念的物化表现。通常情况下,在越靠近城镇或中心的地区,以“内院式”布局形式为主,即由建筑围合出院落;而在城镇边缘或远离中心的地区,则以“外院式”布局形式为主,即由院墙围合出院落。

  风貌设计与肌理组织是主题性文化旅游园区重点考虑的方面,因此规划极力营造与突显浓烈的藏文化特色。园区主题性与纪念性建筑等借鉴宫殿、寺院或庄园建筑的建设模式,如唐卡博物馆、吞米纪念馆等采用吐蕃时期典型的宫殿建筑风格并稍作演绎 ( 图 6);生态农庄、艺术家聚落等则借鉴传统民居的设计手法,在保留传统藏族地区民居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大胆运用藏式元素,突出其建筑特色。在建筑实体控制性要素方面,建筑的等级越高,其形式与装饰越复杂、色彩越艳丽。在需要满足旅游体验、影视拍摄等特殊需求的区域,如传统商业街区、影视基地等,新建建筑可按照传统建筑形式进行复制;一般建筑如林卡公社、创意会所等,则可适当以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对传统形式加以提炼与演绎。

  在园区建筑空间组织上,规划沿用了藏族地区传统院落的布局形式,核心区平坦区域的主体建筑群,如博物馆组群等采用“内院式”建筑组群的布局形式;核心区外围圈层区域,如林卡公社、创意会所和艺术家聚落等则采用“外院式”建筑组群的布局形式。此外,在藏艺文博园南侧坡谷地段的生态农庄、艺术家聚落等设计中,还充分借鉴与运用了藏族地区点群式的山地建筑群体布局模式,注重与整体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2.2.4 基于原真性藏文化展示的业态编排

  业态项目的编排对于文化性旅游园区的藏文化展示具有重要意义。近期,藏艺文博园拟依托主题博物馆群、传统作坊聚落和特色商业街区的建设,营造藏族居民传统生活场景,原真性地展示藏族居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远期,藏艺文博园拟通过产业平台的搭建,推动西藏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与创新,并以现代创意文化产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规划在藏艺文博园中设置了文化展示、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三大类业态项目,每大类又可细分为多个项目(表1)。

  各个业态项目的活动属性不同,如博物馆、纪念馆等代表“追忆活动”,商贸中心、商业街等代表“消费休闲活动”,影视基地、艺术家聚落等则代表“创造性活动”.园区业态项目的布局结合了藏文化体验中由“闹”到“静”、由“世俗”到“神圣”层层递进的主题思想,形成了由核心区辐射与带动外围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

上一篇:CORS技术确权集体土地的论文下一篇: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