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读书交流活动总结三篇
一次精彩纷呈的活动结束了,这次活动让你有什么启发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活动总结了。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总结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交流活动总结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书交流活动总结 篇1
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说出其若干条重要性的话题,但是,在现实中却往往出现难以操作的情况。老师可以布置学生读,学生也会答应,事实上是否做到,或者是否用心去完成,就是不便考证了,况且如果用考试的方法,势必造成阅读名著滑向应试的窠臼,也不是阅读的本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和同学们开展了一个读书交流活动。
结合苏教版七年级(上)课本“推荐名著阅读”的要求,我在两星期前就告诉学生,我们将举行一个“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让大家及早准备,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认真读书,搜集有关资料,做好读书笔记,写写心得体会,具体篇目是本册重点推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也预先告之学生,课本上提供了七个方面的参考,我删减掉其中的“观看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视节目,然后六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分成必做和选做两方面。
必做的是:1、背诵《生命的意义》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段名言,并做成卡片,加一个标题,注明作者、出处。放在文具盒里,作为座右铭。这一项在交流会前已经作好,由于书上已有现成的选段,学生摘录基本没有问题,大多数同学制作的卡片非常精美,只有极少数学生只是简单地用一张纸条抄写了一下。我初步筛选后做了个简单的评奖,建议他们不仅放在文具盒里,还可以贴在床头或者做成书签。2、就书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读后感。这是一个重头戏,但我考虑读后感之类的文章太多,会让学生索然无味,因此本打算多一些学生有机会朗读自己的作品的,只能请五位同学来展示,结果有许多同学认真准备了,却没有来得及与大家共同欣赏,以至于活动结束了,还有几位同学表示了遗憾。我只得请他们原谅,并保证另外抽时间“补课”,他们才开心地离开了。而且,在交流读后感时,同学们所能阐述的无非是关于理想、人生方面的认识,有的难免流于空洞,我以为学生会不以为然,可是他们竟都很认真地听,并报以真诚的掌声,这倒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选做的是:1、推荐一位同学(也可以自荐)在班上作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单的读书报告,其他同学补充。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对文本、作者、时代背景等方面有比较深的体验,只有一两位学生做了,而且似乎对“读书报告”不甚理解,因此还是就文本谈文本的读后感的套路。2、从报纸、杂志、书籍或网上收集资料,参照附录的资料,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一篇短小的书评。好几位同学都只做了这个要求的前半部分,即从网上收集资料,然后照本宣科地读了一下,却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评述,因而有违初衷。由这一点我也想到,我们许多老师常常仅满足于布置学生去收集资料,而这些资料得来后却往往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没有让学生借助资料促进阅读的内化,真正领悟并有所得,从而达到“亲近名著,与大师对话”的境界,学生只是做了个电脑复制的操作工而已,有技术,无思想,所做的事情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3、朗诵精彩语段。这一点学生只要读了原著,都可以信手拈来。只是在读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尤其突出的是,把外国人的姓名读得支离破碎,听起来很不入耳,实际上反映出学生读书不是很专心,甚至是蜻蜓点水式的,未及咀嚼就生吞活剥进去了。我觉得文章中的人物未必每个都记住,但主人公是无论如何要脱口而出的。还有的同学读书没有感情,精彩语段也被读得苍白无力,显然给我们一个警示,读书能力要着力培养。4、你周围如果有保尔那样经受种种考验。克服重重困难,顽强地生活、学习、工作的人,建议你去采访他,把他的事迹写成文章;可以向报纸杂志投稿。学生大概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找到生活中的原型,只有一个学生写到了有“中国保尔”之称的张海迪。
为了使读书交流活动不显得枯燥乏味,我特意请了学生做主持人,并协助她把活动分成几大版块。但是现场的气氛还是有点冷,可能是缺少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活动的形式还比较单调,如果穿插一些互动或者文艺类的节目,寓读书交流于愉快之中,效果也许会更好。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学生其实还是比较喜欢读书,也是乐于进行交流的,关键在于老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老师的“引路人”的`作用至关重要。叶圣陶先生认为,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要给予“版本指导、序目指导、参考书籍指导、阅读方法指导、问题指导”,可谓切中肯綮。课外阅读当然不能回到私塾式的老路上去,不能要学生成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尤其是那些单调、枯燥的“天地玄黄喊一年”式的死读、傻读,就应该毫不犹豫地予以摈弃。我们要站在现代教育科学的高度,重新审视课外阅读的意义、内容、方法,不断完善它,吸收其科学性的精髓,使课外阅读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精神生活的金钥匙。
读书交流活动总结 篇2
作为老师,培养优秀的学生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有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虽然有家长的不配合,更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可是我们都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尽管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引导、教育、反复训练巩固,滴水穿石是习惯行成的关键。但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注重阅读方法指导,重视阅读兴趣培养,就一定会让孩子们逐步养成阅读习惯。
一要重视阅读兴趣培养。
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情趣、动机、兴趣等也都直接起着调节作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激发兴趣开始。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是离不开课内的指导的,我开展了评比与展示阅读笔记;展评手抄报;讲评优秀作文;讲故事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因为自己丰富的知识,出色的表现,带来了他人的赞许,由此就可能产生主动阅读的动力。
二是注重阅读方法指导。
只有掌握了阅读方法,才能实现自能阅读的目标。我认为读书的方法主要来自课内,来自老师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老师能注重利用教材中的“金钥匙”,因为它几乎包含了小学阶段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揣摩、总结,在阅读课外书时自觉地运用,也就是“得法于课内,得道于课外”。首先,要求学生读书时要注意力集中,边读边想,遇到生字生词能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寻求答案。其次,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勤动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书中圈圈点点,摘录好词句及精彩的片断。还要向学生介绍读书的顺序,拿到一本书应该先看什么,后看什么,那些精读,那些略读等等。
三是榜样促进习惯的养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教授说得好:“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这个点灯人最重要的是把孩子带入儿童文学的情境中去,让他们沉浸其中,陶醉其中,这样学生就成为了阅读习惯的奴隶,时刻听从它的指挥。因此,我常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让孩子手里都有一本相同的书。这书我提前阅读后,以讲故事方式带他们一起阅读,并不断在过程中设置悬念,以引领他们继续深入阅读,在情节最紧张时故意停顿下来,让学生的想象自由发挥后再阅读。学生在这样精彩循环的往复中,欲罢不能。在课堂上,我还有意识地让一些阅读好的学生像老师一样带领学生阅读,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许多学生都跃跃欲试。继而,我又由朗读示范,讲自己的读书故事到学生朗读示范,学生讲自己的读书故事等。将学生的阅读兴趣继续提高,并将阅读需要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永久地保留下来。在这一榜样示范中,我还穿插了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辅助阅读,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同时引导怎样爱书、护书,注意阅读卫生等。
四是让习惯在活动中巩固。
良好的习惯养成有其反复性,学生阅读习惯形成也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根据这一心理特点,需加强外在刺激,及时强化等方法,使学生的阅读倾向自动化。
(1)童话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著名童话,了解认识童话作家,感受童话作品的体裁特点,并组织学生试着编写童话故事,选择童话作品排演童话剧。
(2)经典诗文阅读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传统的诗、词、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组织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创演古诗情境剧,古诗文朗诵等。
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阅读习惯在不断强化中持续着。
五是评比激励中让习惯扎下根。
(1)在阅读活动中,我及时表扬那些敢于质疑,并积极围绕疑问探究的学生,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勤于思考,主动探究。
(2)定期将学生的阅读积累本在班上展示。评出阅读积累做得好的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与积累相结合,阅读要动笔墨的良好习惯。
(3)每一次学生习作,我都要求学生用规定的符号画出自己习作中用上的课外阅读积累的好词佳句,并进行评比奖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累的兴趣,形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4)每周评选两名阅读之星,以此激励那些阅读习惯好,阅读持之以恒的学生,同时也对正在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进行促进。
丰富多彩的评比、展示、激励活动,让已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向更高效的阅读推进,让正在形成阅读习惯的学生从成功的体验中获得阅读快乐,从而形成稳定的良好阅读习惯。